APP下载

笑傲职场

2014-11-11浥轻尘

软件和集成电路 2014年8期
关键词:佛学心理咨询职场

人生难得,需要看开,不论是在职场还是别处,都能笑傲江湖。

书 名:《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

出 版 社: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作 者:喻凡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对上班一族来说,办公室就是江湖—一处既能风生水起、又常暗流涌动的江湖。

人在江湖行走,难免有身不由己的时候,办公室里人多事杂,少不了要面对各种意想不到但可能早已潜伏左右的尴尬难题—比如,当同事针锋相对时该怎么应对?几个领导的意见不一致时究竟该听谁的话?同事总在背后说自己闲话如何处理?领导的黑锅压到了自己身上怎么办?当遇到这些职场烦恼时,我们无法视而不见、避而不谈,相反,要想在职场打拼出一片天地,首先就得学着应对这些影响到前程的问题。

喻凡《生活是最好的修行:办公室里的修行课》就是一本旨在帮助职场人远离办公室压力和烦恼的心理“辅导书”。市面上这类以职场心理为话题的图书并不少见,但大多都热衷谈论“职场潜规则”,把职场变成了赤裸裸的战场,并乐此不疲地为读者提供各种博弈手段。与之相比本书少了几分“勾心斗角”的气势,多了几分“明心见性”的品质。

如果要给本书一个明确界定的话,它首先是一本用宗教的理论和道理来解释职场的语录解读。作者喻凡不仅是资深心理咨询师,还有着十余年的佛学研究背景,并一直将佛学经典中的理论思想应用在日常的心理咨询工作中。因此对佛学的熟稔使他在这本书的灵魂构筑中能够游刃有余、深入浅出。

此书虽与佛学有关,但并不是一本纯粹的佛学说理书。书中没有出世的大道理,也没有高深莫测的偈语,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交融了两种不同风格的故事:一种是真切鲜活的职场案例,另一种则是饱含禅意的宗教故事。

作者将自己在心理咨询工作中遇到的典型案例进行了系统梳理,精心摘选出45个最有分量的职场话题。每个案例都是一个话题,由案例引出一则内涵相符的佛门公案,最后是从佛学的角度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方案。

举个例子。在该书第三章第一篇,作者谈到了“不敢接近领导”的话题。话题开始,作者描述了这么一则案例:职场新人林翔有一个心理障碍,就是害怕遇到领导,见到领导他就紧张,别的同事都能跟领导相处得很自然,而他却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结果入职快一年了他的大领导都叫不上他的名字,他觉得自己特别没有存在感并为此苦恼不已。针对这个案例,作者为我们讲述了一则同样是关于“害怕”的禅宗公案:老和尚问小和尚“人最怕什么”?“孤独、误解、绝望……”小和尚的答案一次次被老和尚否定。最终老和尚解释道:“人最害怕的是自己,一切执念都是由己而生,一切恐惧都由执念而起。无我,无执,无恐惧。”林翔害怕的其实也是自己,他害怕自己在领导面前出错,害怕出错可能引出的负面结果。如果他能明白,“不要觉得人人都在看你,其实人人关注的都是自己,人们会很快忘记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他也许就能放下对自己的执着,也就能放下对领导的恐惧。

宗教的故事总是有直指人心的启发作用,因为人们难免钻牛角尖儿、对人对事很难放下,我们便生出许多无名烦恼。只要抓住了“心”,便解开了万千烦恼的症结,也就能走出生活的种种迷茫和困境,这也正是作者热衷于用这些看似遥远的理论来疏解心理问题的原因。

对于初入职场的新人,这本书显得尤为得力,它既能告诉新人如何面对并解决现实和理想的差距,也能教会新人如何与同事、领导相处。至于工作上常见的烦恼,作者也都有所涉猎并一一化解。当然,这本书并没有关于如何设防、如何机巧、如何全身而退的职场博弈论,这本书能给的只是内心的平静和人生的启迪。

猜你喜欢

佛学心理咨询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割韭菜”的心理咨询行业亟待规范
职场剧需要去除虚伪与虚荣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心理咨询:架一座心灵的彩虹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苦厄的修行
佛学认知下的音乐表演理论探究
心理咨询广播节目如何保持生命力
疯狂的职场/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