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给学生真实的化学

2014-11-10齐洋朱韶红

化学教与学 2014年11期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

齐洋+朱韶红

摘要:文章从当前高中化学课堂教学实际需要出发,借助教育学、心理学等理论,结合高中化学教学的部分内容进行创设化学情境,构建活力课堂的实践和总结,对创设化学教学情境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够对高中化学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开展情境式教学积累经验和提供借鉴。

关键词:情境创设;高中;化学课堂教学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11-0056-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11.020

“美国最佳教师”雷夫曾经说过:你决定做任何一件事情前都要想,它对你的学生有没有帮助。经过十几年的教师生涯,我们认为这一点对所有教师都是受用的。那引申到我们的化学教学,究竟什么样的化学教学才是对学生有帮助的,笔者认为应该取决于以下几点:1. 化学教学能不能让学生体验到学习的快乐?2. 化学教学能不能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3. 化学教学能不能把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落到实处?4. 化学教学能不能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那么,如何才能达到以上的要求呢?我们认为,教给学生有真实意义的化学、有背景情境的化学、有趣好玩的化学、有实用价值的化学、有责任感的化学才应当是我们每位化学教师的责任。那么,在高中化学课堂上,如何来创设化学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能让课堂更加真实?

一、情境资源库的建立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好的教学水平,好的想法,但是缺乏有用的、适合的资源也是不能实现一节好课的目标。首先,要做好平时的积累工作。相信很多教师都有这样的经历:要上公开课或者评优课了,想在课堂中创设一些化学情境,能够让课堂更加精彩,学生更加活跃,但是苦于一时间找不到合适的情境,很着急,此时才想到“书到用时方恨少”已经为时已晚了,如果我们在平时就能注意积累,那么用到时就可以随时拿出来了。这就需要我们做一个有心人,随时用心去观察、去捕获有用信息。我们看报纸、看电视的时候或者在实际生活中亲身经历的与化学有关的东西都可以及时地进行记录、搜集,可以是笔记、拍照或者摄像。而且现今的手机功能非常强大,完全可以做到我们所需要的一切。比如,我们看到报纸上一则新闻:某日,一辆装满液氯的火车在公路上倾翻,发生氯气泄漏,消防人员立即赶到对现场人员进行了紧急疏散,让老百姓躲避到高处,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最后对现场进行了喷洒石灰的处理。像这样的新闻就属于我们的搜集范围,我们就可以进行记录或者拍照。

其次,要对平时搜集的资源进行整理、整合。因为平时只是对有用信息进行搜集,而如果到我们要用的时候采取一个一个找,这样一定会很麻烦,浪费大量的时间,所以,就要定期对资源进行整理。我们可以借助于电脑,将平时所搜集的资源按照资源的呈现形式(文字、照片、视频)和对应的知识点进行分门别类,放到各个文件夹当中,这样,我们在需要使用的时候只需要到对应的文件夹去寻找,大大缩短了时间,提高了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最后,还要把情境资源和课堂教学进行衔接。资源就如同原料,在把他变成成品之前,还需要进行预加工。这里的预加工就是把情境资源和课堂教学的知识点进行衔接。我们可以利用平时的空闲挖掘每个情境资源所关联的化学问题。比如上文所提到的那则液氯泄漏的新闻,我们就可以从中挖掘出如下信息:氯气易液化、氯气的密度(与空气比较)、氯气溶于水的性质、氯气与碱的反应等。然后可以利用这些信息进行问题的设置。这样,备课时就可以信手拈来,进行情境的创设了。

二、创设有效情境,构建活力课堂

一道菜,准备好原料后还需下锅,才能制作出好菜。那么如何创设情境,创设什么样的情境才能有效地构建活力课堂呢?活力课堂的标准是什么?笔者以为应包括以下基本要素:教师有激情、学生有兴趣、师生互动勤、学生探究多。要达到这样的要求,我们就必须创设有效的情境,来构建活力课堂。

1. 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想学

知识来源于生活,知识又高于生活,但最后知识又要服务于生活。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要联系实际生产生活,要交给学生有真实意义的化学,有实用价值的化学,引领学生走进社会生活,让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责任的人,所以我们创设的情境要有生活性,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知识的有用,而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脱离实际的,这样的知识学生学起来才更有主动性。比如:在《蛋白质的性质》一节中,可以先让学生回忆讨论平时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的消毒措施:游泳池用硫酸铜消毒、家里用煮沸消毒、医院用紫外线消毒、自来水用高锰酸钾或者氯气消毒、标本浸泡在福尔马林中、打针前用酒精棉球擦一下等等。这些都是学生在平时生活中所了解或接触到的,所以一下子就很自然地把学生引导到蛋白质变性的性质的讲解中去了。

2. 创设趣味情境,让学生乐学

高中的学生虽然在生理上已经基本成熟,但是在心理上很多时候还存在着小孩子脾气,经常会意气用事,只是凭着自己的兴趣做事,学习。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我们也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兴趣,在创设情境的时候,能够多考虑到趣味性,让学生不觉得枯燥,在学习中能感受到快乐,学习的效率自然也要高得多,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好事,我们何乐而不为呢?比如:在《金属钠的性质和应用》这一节,可以先以一个小魔术“滴水点灯”来进行情境导入:事先在酒精灯灯芯中藏一小块金属钠,首先进行一些铺垫和渲染(水火不容),但是接下来告诉学生将是见证奇迹的时刻,用滴管向酒精灯上滴2-3滴水,酒精灯被点燃。这一刻学生们都很兴奋,也一定非常好奇,于是老师带着大家一起来揭秘——金属钠的性质。有了这样的一个开头,学生的情绪被极大地调动起来,带着趣味性、带着神秘感、带着好奇心,这样的一节课就已经成功了一大半了。

3. 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善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有疑才会问,有疑才会思。在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巧设质疑与矛盾的问题来创设教学情境,鼓励学生去自主质疑,从情境中发现问题,大胆提问,仔细思考,合作探索,引导学生从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化为主动探究获取知识。这样学生往往在自主思索、探究中不但获取知识,还能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例如:2010年全国高中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中来自海南的李炜老师的《认识金属钠》这节课,李炜老师就是首先播放9月28日发生在重庆火灾的视频,引入金属钠,学生观看后,顺势提出几个问题:1. 火灾中金属钠的出现为什么会令消防人员感到害怕?2. 钠遇到水会有什么危险呢?3. 钠遇到水为什么会发生爆炸?这3个问题逐步递进,一环扣一环,不但紧紧抓住学生的心,同时也一步一步推进问题的深入,最后就围绕第3个问题进行探究,为什么会爆炸,学生经过理论分析后得出爆炸的原因:(1)反应放热;(2)产生气体,然后再让学生通过实验进行实践探索,最终归纳金属钠的性质。这样一节课突破常规,没有按照一般的元素化合物的讲法,而是通过设置情境,引入问题,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带着疑问去思考,去探究,通过围绕一个问题、一个实验将这节课推向高潮,将学生的自主性体现得淋漓尽致。

上一节课容易,但要上一节能让学生真正得到帮助,既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习得新知,又能在学习过程中得到能力提升的课,构建一个新型的活力课堂,还需要我们每位教师不断学习、不断实践、不断创新、不断总结,这样才能真正体现一个教师的价值——“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参考文献

[1] 李玮. 情境教学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研究与实践[D]. 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13

[2] 刘兴盛. 分类创设化学情境 提高课堂教学效益[J]. 新课程导学,2012,(17):52

[3] 方婷. 化学教学情境创设研究[D]. 辽宁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9

[4] 张小菊,王祖浩. 化学课堂教学情境的评价研究——基于化学“优质课”教学情境的分析[J]. 化学教育,2013,(3):27-32

[5] 蔡淑田,王俊峰. 中学化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探究[J]. 兰州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2):107-109

[6] 汪国富. 化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策略探讨[J]. 数理化学习,2013,(6):73endprint

猜你喜欢

情境创设高中
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误区及对策
情境打动孩子心灵,提高阅读感悟效果
幼儿在体育游戏时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情境创设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