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田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作用分析

2014-11-10冯强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田径训练影响

冯强

摘 要:作为未来社会的精英和中坚力量,大学生的综合素质一直是社会关注的一个热点。如何在锻炼学生的身体素质的同时,健全其心理素质成为了当今高等教育的一个热点问题。在我国的高校田径教学中,长期存在的只重视身体素质的锻炼,而忽视田径教学在其他方面的影响,尤其是忽略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一些不良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社会的发展。该文对于田径运动给大学生心理发展带来的影响进行了一定的研究,希望其中的一些方法可以有效的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

关键词:田径训练 大学生心理 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251-01

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人体健康的相关定义,健康是指人从身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是完整健全的,不但身体没有缺陷和疾病,心理健康程度也要达到成熟健全,并且拥有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所以说心理健康同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了心理的正常发育以及人格的妥善培养。关于人类心理健康的评定标准,WHO是这样界定的,人类的心理健康应该包括身体,致力于情绪互相协调,可以内心克制地进行人际交往,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产生幸福感,可以在工作中获得自身价值的实现。在人们进行身体锻炼的过程中,不仅要关注身体和生理机能的训练,还应同时加强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这样可以使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更加有效率。在参加田径运动的过程中,人们的身体强度和耐力可以得到增长,是可以促进人的心理发育的进一步完善,许多心理健康得到保证。通过科学的有计划的田径运动,可以有效地调节人类的身心健康。

1 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生在他的大学生涯中逐步形成自己的人生观和事业观,完成对于世界和人生的初步认识,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在这一时期,由于心理波动较大,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影响长久的,深刻的,严肃的,并有可能在此后影响这个学生的一生。大学生在这个时期处于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对理智与感情,依赖与独立,封闭与开放,现实与理想的矛盾感到困惑,不解,甚至可能迷失自我。在这一时期的心理问题,主要体现在大学生对学习和生活的焦虑,外界大量信息涌入时的不知所措,人际交往过程中物质消费的攀比心理,恋爱给自身带来的困扰以及从众心理等等。

对于一个人的心理是否健康是很难进行标准的设定的,但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该文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讲:首先是正常的智力水平。作为大学生来讲,基本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都应该是正常。其次是较为稳定和健康的情绪。作为已经形成了自身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的大学生,应该可以较为自如地控制自身的情绪波动;再者,大学生应该拥有完善独立的人格,对周边事物以及自身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可以独立地判断社会事件的真实情况,能够完善的安排自我的生活,使自己的行为和心理得到统一和协调。

除此之外,对于大学生来说,心理健康的标准还理所应当的包括健全的人际关系坚强的意志品质。从交际范围看,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应该是广泛而稳定的,其中必然包括有老师,同学的广泛交往,又有室友,知己,哥们儿的深厚情谊,不但可以接受别人的称赞和表扬,同时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批评,并从中改进自己的缺点。无论在任何情况下,生的意志品质都应该是坚决果敢地,坚毅不拔的,积极向上的。为了保证大学生心理的健康发展,可以将田径训练引入大学的体育活动和课程之中,全面的,积极的,持久的对大学生的心理发展进行影响。

2 田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2.1 消除心理障碍

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的交互影响往往会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最近几年,大学生多次出现自杀事件以及因为种种原因给社会造成了不良影响的事件。据教育部资料统计,上海高校2003年自杀22人;湖北高校2003年自杀38人,死亡24人;北京高校 2003年半年中自杀15人。除影响较大的高二学生徐力杀母事件、大学生杀手马加爵事件等外,2003年4月,浙江大学农学系一毕业生因怀疑招录工作的公正性,持刀杀死一名负责招录工作的经办人。

通过田径训练和比赛,可以有效的宣泄大学生的负面情绪,改善心理状态。在田径运动过程中,可以将那些不良情绪都释放和缓解出来。根据大量实践证明,在田径运动过程中,通过转移机制,内啡肽释放机制等治疗大学生心理障碍及心理疾病是非常有效的,因此,在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的方便,田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有的巨大的影响。

2.2 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

因为田径运动有着国际统一的竞赛规则,客观的即时评分工具,几乎排除了一切人为的对竞赛的干扰因素,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田径训练以及比赛过程中,可以享受到平等的竞赛因素,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权利,在这一过程中,大学生很自然的从被动的接受社会规则改为了主动的参与规则的维护,在这一过程中,很容易形成坚持不懈,坚韧不拔,不屈不挠的良好心理素质,锻炼团结意识,团体意识和纪律意识。

2.3 提高适应社会能力

大部分田径运动参与人员较多,项目中更是有多种集体项目,因此,在进行田径训练时,大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矛盾处理能力,交流沟通能力都可以有效地得到锻炼。大学生在田径运动中可以体会到失败的挫折,努力后获得成功的喜悦,身处劣势时坚持不懈的努力最终实现超越所带来的满足感,通过自身实践,证明训练的合理性带来的成就感。因为田径训练的具有上述影响,所以老师在训练大学生田径时,要起到引导作用,要让他们在这种身体的体验中去感知社会,了解生活,并将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引导升华到信念和世界观的层面,通过田径运动陶冶参与人员的心灵,提升参与人员的心理素质。

3 结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在对高校田径教学对于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的作用进行探究,概括性的论述了当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对大学生身心的影响,针对目前我国田径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并在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希望通过笔者的描述,增强田径教学对大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吕慧敏,刘刚,张海龙.大学生健身运动的适宜运动负荷研究的文献综述[J].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4).

[2] 乔柱.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效益影响的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3).

[3] 蔡衍,姒刚彦.湖北省U-17年龄组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前后心境变化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6).

[4] 翟贤和,丁利和.高校田径运动队队员与普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5).

[5] 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3).endprint

猜你喜欢

田径训练影响
没错,痛经有时也会影响怀孕
浅析利用信息化技术优化中学田径训练模式
基于田径发展新特点的中学业余田径训练研究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如何影响他人
APRIL siRNA对SW480裸鼠移植瘤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