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铁路货车模具生产中CAM技术的运用分析

2014-11-10贾国利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8期
关键词:铁路货车运用分析

贾国利

摘 要:当前,传统的模具加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对模具加工落后的现状进行改善,需要对CAM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基于此该文对铁路货车模具生产中CAM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货车 模具生产 CAM技术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043-01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下,工业产品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外观结构也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些产品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模具作为基础,因此如何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模具就成为了机械生产的重点。而C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主要用来对产品的造型设计、产品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加工的加工效率,会逐渐成为未来模具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1 进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必要性

某铁路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铁路货车配件、铁路起重机、铁路货车的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配件比较单一,更新模具的时间比较长,由于模具基本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因此一直使用了几十年。

以往,所有型腔模具和复杂曲面都需要委托外部单位进行加工,对于一些简单的二维平面模具,需要根据工艺条件、产品图、工艺标准、工艺数据等进行加工,要先在毛坯件上进行划线,然后进行铣床、普通镗的加工,所有的工件加工质量需要根据加工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控制。此外,一些模具的NC代码虽然是手工编制的,在数控基床上也多次进行了试验切割,对不达标的工艺要求,也修改了NC代码,虽然将工件加工完成了,但是由于NC代码的编制和修改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局面,这就导致了跨地域委托制造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只有充分掌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这一技术,才可以达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货车速度的逐渐增加,出口车型的制造和生产,模具会越来越复杂,CAM这一技术将会在模具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

2 并行工程中CAM的重要性

2.1 浅述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指的是一种企业管理、组织和运行的制造、生产模式,是使用多学科的团队共同开发产品的一种模式,通过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生产设计的目的,在开发产品初期,需要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等进行考虑,确保产品可以一次性研发成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的根本目的。

2.2 CAM在并行工程中的地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并行工程的最终结果并不是CAM,在使用CAPP工艺对CAD设计的零件模型进行编制产生施工流程后,会在CAM中进行加工轨迹的仿真和生成,产生数控加工代码,进而达到控制机床加工的目的。CAM系统对整个设计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CAM也是CAD效益的最终体现。

2.3 CAM技术的数据输送模式

CAM主要使用软盘传输的模式进行传输,使用RS-232C串口作为传输结构,中央控制站使用DNC的模式进行传输,如图1所示。

3 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加工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设定

加工模型中,在对加工参数进行定义时,需要对加工方式、坐标体系、主轴的最高转速、机床的X、Y、Z向走刀的距离、最高进给速度、主轴最高转速,同时要对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装夹工具和刀具进行定义。

3.2 对加工工步进行定义

以中间型腔举例说明,分四个步骤进行型腔的加工,首先进行侧壁轮廓的加工,侧壁留量为1 mm,在对底面进行粗加工时,使用常规曲面的方式进行加工,留量为1 mm,由于刀具的侧刃的长度不够,所以,先进行轮廓加工侧壁为了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主要使用Merge Furface、Trim对开口环和整个侧壁曲面进行改进,得到了符合规定要求的封闭环和侧壁曲面,由于刀的进、退过于频繁,如果加工时间过长,很容易对刀具造成损坏,通过对刀具进行改进后,一次进退刀就将侧壁轮廓曲面的加工工作完成了,不仅加工时间缩短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

3.3 模拟加工

实体模拟加工和机床试切是一致的,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节省材料,防止出现浪费的情况,经过模拟加工,可以更加真实的将加工过程反映出来,反映出刀具具体的走刀过程、切入过程和切出过程,同时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过切的情况,以及残留的情况。

3.4 刀位文件和后处理文件的生成

经过实体模拟加工后,如果一切正常,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进行后处理文件和刀位文件的生成,送到机床进行实体加工。

4 应用的具体效果

4.1 有效的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

通过对CAM技术的应用,不仅证明的软件对产品制作设计的重要性,而且也保证了生产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这种方法也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为模具的制作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4.2 提高了模具生产速度,保证了装配的精准度

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加工,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该模具的加工,在使用CAM技术后,只花费了三天的实际就完成了计算机实体造型和模具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进行加工划线,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概率降低,降低了钳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工时间明显降低,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施工质量。

5 结语

通过在该公司铁路货车模具的生产过程中,使用CAM技术,使该公司对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使用电脑信息技术进行模具的管理、设计和改造将时传统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立娟,刘东晓.浅谈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

[2] 苗君明,刘铁.模具CAD/CAM/CAE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大理工,2007(1).

[3] 李明亮.CAD/CAM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07(3).endprint

摘 要:当前,传统的模具加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对模具加工落后的现状进行改善,需要对CAM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基于此该文对铁路货车模具生产中CAM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货车 模具生产 CAM技术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043-01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下,工业产品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外观结构也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些产品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模具作为基础,因此如何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模具就成为了机械生产的重点。而C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主要用来对产品的造型设计、产品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加工的加工效率,会逐渐成为未来模具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1 进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必要性

某铁路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铁路货车配件、铁路起重机、铁路货车的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配件比较单一,更新模具的时间比较长,由于模具基本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因此一直使用了几十年。

以往,所有型腔模具和复杂曲面都需要委托外部单位进行加工,对于一些简单的二维平面模具,需要根据工艺条件、产品图、工艺标准、工艺数据等进行加工,要先在毛坯件上进行划线,然后进行铣床、普通镗的加工,所有的工件加工质量需要根据加工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控制。此外,一些模具的NC代码虽然是手工编制的,在数控基床上也多次进行了试验切割,对不达标的工艺要求,也修改了NC代码,虽然将工件加工完成了,但是由于NC代码的编制和修改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局面,这就导致了跨地域委托制造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只有充分掌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这一技术,才可以达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货车速度的逐渐增加,出口车型的制造和生产,模具会越来越复杂,CAM这一技术将会在模具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

2 并行工程中CAM的重要性

2.1 浅述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指的是一种企业管理、组织和运行的制造、生产模式,是使用多学科的团队共同开发产品的一种模式,通过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生产设计的目的,在开发产品初期,需要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等进行考虑,确保产品可以一次性研发成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的根本目的。

2.2 CAM在并行工程中的地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并行工程的最终结果并不是CAM,在使用CAPP工艺对CAD设计的零件模型进行编制产生施工流程后,会在CAM中进行加工轨迹的仿真和生成,产生数控加工代码,进而达到控制机床加工的目的。CAM系统对整个设计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CAM也是CAD效益的最终体现。

2.3 CAM技术的数据输送模式

CAM主要使用软盘传输的模式进行传输,使用RS-232C串口作为传输结构,中央控制站使用DNC的模式进行传输,如图1所示。

3 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加工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设定

加工模型中,在对加工参数进行定义时,需要对加工方式、坐标体系、主轴的最高转速、机床的X、Y、Z向走刀的距离、最高进给速度、主轴最高转速,同时要对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装夹工具和刀具进行定义。

3.2 对加工工步进行定义

以中间型腔举例说明,分四个步骤进行型腔的加工,首先进行侧壁轮廓的加工,侧壁留量为1 mm,在对底面进行粗加工时,使用常规曲面的方式进行加工,留量为1 mm,由于刀具的侧刃的长度不够,所以,先进行轮廓加工侧壁为了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主要使用Merge Furface、Trim对开口环和整个侧壁曲面进行改进,得到了符合规定要求的封闭环和侧壁曲面,由于刀的进、退过于频繁,如果加工时间过长,很容易对刀具造成损坏,通过对刀具进行改进后,一次进退刀就将侧壁轮廓曲面的加工工作完成了,不仅加工时间缩短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

3.3 模拟加工

实体模拟加工和机床试切是一致的,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节省材料,防止出现浪费的情况,经过模拟加工,可以更加真实的将加工过程反映出来,反映出刀具具体的走刀过程、切入过程和切出过程,同时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过切的情况,以及残留的情况。

3.4 刀位文件和后处理文件的生成

经过实体模拟加工后,如果一切正常,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进行后处理文件和刀位文件的生成,送到机床进行实体加工。

4 应用的具体效果

4.1 有效的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

通过对CAM技术的应用,不仅证明的软件对产品制作设计的重要性,而且也保证了生产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这种方法也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为模具的制作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4.2 提高了模具生产速度,保证了装配的精准度

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加工,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该模具的加工,在使用CAM技术后,只花费了三天的实际就完成了计算机实体造型和模具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进行加工划线,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概率降低,降低了钳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工时间明显降低,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施工质量。

5 结语

通过在该公司铁路货车模具的生产过程中,使用CAM技术,使该公司对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使用电脑信息技术进行模具的管理、设计和改造将时传统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立娟,刘东晓.浅谈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

[2] 苗君明,刘铁.模具CAD/CAM/CAE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大理工,2007(1).

[3] 李明亮.CAD/CAM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07(3).endprint

摘 要:当前,传统的模具加工已经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为了对模具加工落后的现状进行改善,需要对CAM技术进行充分的运用。基于此该文对铁路货车模具生产中CAM技术的运用进行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铁路货车 模具生产 CAM技术 运用分析

中图分类号:TG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6(c)-0043-01

在我国机械制造业的快速发展下,工业产品在达到使用要求的同时,外观结构也日趋复杂,产品更新换代的速度也逐渐加快,这些产品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都需要模具作为基础,因此如何生产出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模具就成为了机械生产的重点。而CAM技术作为一种新兴技术,主要用来对产品的造型设计、产品加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决,可以有效的提高模具加工的加工效率,会逐渐成为未来模具生产过程中主要的发展方向。

1 进行计算机辅助制造的必要性

某铁路公司是一个以生产铁路货车配件、铁路起重机、铁路货车的大型企业,在计划经济时期,配件比较单一,更新模具的时间比较长,由于模具基本可以达到生产的要求,因此一直使用了几十年。

以往,所有型腔模具和复杂曲面都需要委托外部单位进行加工,对于一些简单的二维平面模具,需要根据工艺条件、产品图、工艺标准、工艺数据等进行加工,要先在毛坯件上进行划线,然后进行铣床、普通镗的加工,所有的工件加工质量需要根据加工师傅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控制。此外,一些模具的NC代码虽然是手工编制的,在数控基床上也多次进行了试验切割,对不达标的工艺要求,也修改了NC代码,虽然将工件加工完成了,但是由于NC代码的编制和修改是一个费时、费力的工作,已经跟不上现代化的科技发展。在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情况下,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小批量、多种类的生产局面,这就导致了跨地域委托制造的生产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化的生产需求,只有充分掌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技术)这一技术,才可以达到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此外,随着货车速度的逐渐增加,出口车型的制造和生产,模具会越来越复杂,CAM这一技术将会在模具生产中得到广泛运用。

2 并行工程中CAM的重要性

2.1 浅述并行工程

并行工程指的是一种企业管理、组织和运行的制造、生产模式,是使用多学科的团队共同开发产品的一种模式,通过将传统的计算机技术、制造技术、自动化技术、系统工程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达到生产设计的目的,在开发产品初期,需要对产品的生命周期等进行考虑,确保产品可以一次性研发成功,达到降低生产成本、缩短开发周期、提升产品质量的根本目的。

2.2 CAM在并行工程中的地位

从图中可以看出,并行工程的最终结果并不是CAM,在使用CAPP工艺对CAD设计的零件模型进行编制产生施工流程后,会在CAM中进行加工轨迹的仿真和生成,产生数控加工代码,进而达到控制机床加工的目的。CAM系统对整个设计过程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同时CAM也是CAD效益的最终体现。

2.3 CAM技术的数据输送模式

CAM主要使用软盘传输的模式进行传输,使用RS-232C串口作为传输结构,中央控制站使用DNC的模式进行传输,如图1所示。

3 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 加工模型的建立和参数的设定

加工模型中,在对加工参数进行定义时,需要对加工方式、坐标体系、主轴的最高转速、机床的X、Y、Z向走刀的距离、最高进给速度、主轴最高转速,同时要对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装夹工具和刀具进行定义。

3.2 对加工工步进行定义

以中间型腔举例说明,分四个步骤进行型腔的加工,首先进行侧壁轮廓的加工,侧壁留量为1 mm,在对底面进行粗加工时,使用常规曲面的方式进行加工,留量为1 mm,由于刀具的侧刃的长度不够,所以,先进行轮廓加工侧壁为了达到预期的加工效果,主要使用Merge Furface、Trim对开口环和整个侧壁曲面进行改进,得到了符合规定要求的封闭环和侧壁曲面,由于刀的进、退过于频繁,如果加工时间过长,很容易对刀具造成损坏,通过对刀具进行改进后,一次进退刀就将侧壁轮廓曲面的加工工作完成了,不仅加工时间缩短了,刀具的使用寿命也增加了。

3.3 模拟加工

实体模拟加工和机床试切是一致的,可以有效的节省时间、节省材料,防止出现浪费的情况,经过模拟加工,可以更加真实的将加工过程反映出来,反映出刀具具体的走刀过程、切入过程和切出过程,同时可以发现是否存在过切的情况,以及残留的情况。

3.4 刀位文件和后处理文件的生成

经过实体模拟加工后,如果一切正常,达到了规定要求,可以进行后处理文件和刀位文件的生成,送到机床进行实体加工。

4 应用的具体效果

4.1 有效的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

通过对CAM技术的应用,不仅证明的软件对产品制作设计的重要性,而且也保证了生产的需求,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同时,这种方法也提高了CAM的应用水平,为模具的制作和设计提供了有利的支持和保障。

4.2 提高了模具生产速度,保证了装配的精准度

如果使用常规的方法进行加工,需要花费几个月的时间进行该模具的加工,在使用CAM技术后,只花费了三天的实际就完成了计算机实体造型和模具的加工,整个加工过程不需要进行加工划线,系统误差和人为误差的概率降低,降低了钳工的劳动强度和工作量,提高了工作效率,加工时间明显降低,保证了后续装配的施工质量。

5 结语

通过在该公司铁路货车模具的生产过程中,使用CAM技术,使该公司对现代化的科技技术有了新的认识,达到了企业未来发展的基本要求。同时使用电脑信息技术进行模具的管理、设计和改造将时传统生产模式发展的必然趋势。

参考文献

[1] 张立娟,刘东晓.浅谈CAM技术在模具工业中的应用[J].中国水运(学术版),2007(1).

[2] 苗君明,刘铁.模具CAD/CAM/CAE的现状与发展趋势[J].电大理工,2007(1).

[3] 李明亮.CAD/CAM技术在模具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趋势[J].大众科技,2007(3).endprint

猜你喜欢

铁路货车运用分析
探究式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论教师语言艺术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
提高铁路货车检修质量的建议
浅析生活情境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