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镇江市某公园一期绿色景观设计

2014-11-09

山西建筑 2014年5期
关键词:驳岸净化雨水

张 競

(镇江市公共住房投资建设有限公司,江苏镇江 212013)

公园是城市绿地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展示地区经济文化、生态建设等特色的重要场所。城市公园具有环境功能,可以维持城市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气候等。该公园项目是镇江城市的重要宜居元素,作为绿色公共建筑的重要示范窗口,要突出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维护生态的自然平衡,采用绿色建筑技术,凸显公园的生态“绿肺”功能。项目建成以后,形成具有镇江地域特色,兼具住宿、休闲、民俗文化体验功能的“绿色、低碳、生态”的滨水聚落示范区域。将推广绿色建筑理念,营造生态景观绿化,倡导低碳出行生活融入工程实践当中,发挥本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1 项目简介

该公园一期项目由镇江市西津渡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投资建设,为公共建筑项目。地块位于镇江市润州区西北角,东至港前路,南至长江路,西至龙门港支路,北至龙门港路。项目总体由两部分组成,即某公园一期水系和绿化景观项目,某公园公共建筑项目,且两者有机融为一体,力求将某公园一期项目打造为绿色生态公园。公园一期项目概况见表1。

表1 公园一期项目概况

其中公园一期项目中公共建筑功能分区为,北片规划商铺功能建筑区,沿湖规划宾馆和餐饮功能建筑区,西片规划旅游住宿兼有小商铺的区域。结合项目区位优势,遵循“源于生态、因地制宜、集成示范、整体实施”的设计原则,采用成熟、可行的节能低碳技术措施与先进管理模式,打造二星级绿色建筑示范工程,使之最终成为游乐设施完善、景观环境优美、文化特色鲜明、生态良好、效益显著、综合性强、品位高雅的现代城市公园,兼具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的绿色公共建筑典范。

2 绿色技术应用

镇江市为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四季分明,温暖湿润,热量丰富,雨量充沛的特点,气候条件比较优越,但有时有气象灾害。市区全年无霜期239 d,年摄氏零度以上积温5 631.4℃。市区年辐射总量111.3千卡/cm2,年平均相对湿度76%。地区内灾害天气少。某公园现为镇江润州区西北片一块稻田湿地、自然湿地加部分拆迁废弃场地的地段,其内无污染性的重工业,同时离工业园区较远,现有生态条件优越。公园首期项目着重对生态水系、绿色景观进行规划设计,充分利用现状水网、农田与自然村落肌理,进行水系梳理、绿化配置、建筑整治,采取生态净水方式,运用透水铺装材料,推广绿色建筑理念,营造生态景观绿化,倡导低碳出行生活的公园休闲场所。

2.1 生态水系

水系方案构想:

1)补充水源:估每年3万t,收集区域全部雨水,降雨、蒸发平衡需补充1万t,渗漏补充2万t。水源来自跃进河,水泵提升。2)水位高差:周围地下水一般标高0.5 m~1.5 m,地面标高3 m,建议水面标高3.0 m ~3.5 m,开发场地标高4.2 m ~4.5 m。场地亲水高差0.7 m~1.2 m。室内地面与水面高差大于1.0 m。3)水质处理:水质处理目标,优于Ⅳ类水;水体透明度,生态处理区域大于40 cm,水街亲水区域大于1 m,游船小湖大于0.8 m,控制藻类生长。4)水质处理工艺:生态处理+人工强化。生态处理:种植水草、挺水植物、鱼虫等生物链,湿地,人工挂膜。人工强化:曝气,水动力强制循环,气浮处藻等等。

在山体自然雨水的汇聚跌水源头和湖区入湖处分别设置生态净化区。在山体汇集跌水源头设置雨水前置塘,种植有耐水冲和净化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作为入溪流的第一层保护,水塘到跌水前,设置雨水井,起到沉砂,截污等作用,对入溪流的水进行第二层保护(见图1)。

景观水循环与湖体生态净化系统:山体的汇聚跌水源头可以交替使用的人工土植被快速渗滤床和人工平流湿地,主要处理对象是溪水和循环净化湖水,作为雨水入水库的第三层保护。因溪水水处理站出水仍含有少量污染物,尤其是N,P,对湖体生态存在潜在的威胁。设计的土壤/植物净化系统是依靠具有强净化能力的人工混合土壤、植物根系和土壤中丰富的生物种群对汇集溪水做进一步深度处理,使其达到优良水质。在对湖水循环的同时,对湖内的污染物进一步吸收净化。净化区呈自然坡地,生长繁密的植物,构成一幅自然景观,注重与水景观的有机结合,达到一举多得的目的。为了增强湖水的循环,缩短置换时间,设置循环水泵,按循环周期7 d计,则湖的循环流量为:湖面面积5万m2,湖深按平均0.8 m计,则湖的容积为4万m3。在湖体中分别设置循环泵坑(其中两处备用),分别往雨水净化区循环供水,同时还兼有往上游高水位供水循环和溢流排洪功能。

图1 水体自然净化系统

在湖中和湖边设置水生植物区,也可根据情况需要在湖内增设植物浮岛,旨在改善湖本身的生态功能,提供一定自净能力,为各种水生植物和鸟类提供必要的栖息场所,使水库更具生机,也达到恢复生态景观的效果(见图2)。

图2 水体生态净化系统

生态堤岸:堤岸设计采用了多种堤岸相结合的方式,包括草皮入水、水生植物阶梯形驳岸、透水驳岸、石头驳岸和跌水驳岸等。其方式的选择应首先考虑的主要因素包括:周边地形、道路、水生植物种植、净化功能和景观要求等(见图3)。

图3 生态堤岸

2.2 绿色景观

整个公园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有起有伏,有山丘、密林、疏林草地、小岛、水生植物床、卵石滩、石草阶、竹林、树阵、雕塑各种景观要素,丰富多彩。特别具有生态意义的是北入口的水生植物床,根据水位的不同,通过不同的标高,配置种植不同的水生植物,每个季节有不同的水位变化,形成变化的景观,同时也具有很好的植物观赏和生态教育意义(见图4)。整个公园的河岸采取自然放坡,有水生植物修饰的片石驳岸、缓坡卵石滩、草阶、水松驳岸、草坡驳岸、石笼驳岸,不同形式的驳岸有利于创造更多的生境,有助于生物的多样性的发展。休闲水街占地面积约8 hm2,以700 m长的水系为主干,河道两侧或一侧为具有镇江地域特色的民居风格建筑。河道两侧为垂直式条石驳岸,沿河岸设有小码头、亲水道路、石拱桥等元素以强化水街的休闲趣味与意境(见图5)。

图4 水生植物床

图5 水街示意图

2.3 其他绿色技术

项目采用雨水收集技术。雨水处理工艺方面,应该将“土壤渗滤、下沉式绿地、广场、道路和停车场等直接渗入雨水”与“直接收集初期弃流后的屋面雨水”结合考虑。雨水或再生水回用系统应确保运行安全稳定,出水达到CJ 25.1-89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和J 11817-2011江苏省雨水利用工程技术规范规定的水质标准;严格避免中水管道与生活饮用水管道混接,并满足中水管道与其他管道敷设间距的要求,系统的管道、设备等必须设置明显标志,避免误饮误用。同时项目还采用节水喷灌技术,在苗圃和景观区域设置智能控制阀,对景区绿化实行日常维护。

3 结语

通过各种绿色设计不断强化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采用一定的绿色技术力量对公园进行规划建设。城市生态公园作为城市基底上的绿色版块,如果能在选址上与城市绿色廊道网络相结合考虑,加强廊道与绿色版块之间的关系及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整体,那么会对整个城市的生态建设起到更为有效的促进作用。

[1]GB/T 50378-200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S].

[2]王 岚.对城市公园景观规划的研究[J].建筑学研究前沿,2012(4):18-20.

[3]孟 削,李 岚,李瑞冬,等.城市公园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米 楠.城市绿化及其发展趋势[J].山西建筑,2013,39(3):211-212.

猜你喜欢

驳岸净化雨水
农事 雨水
如果雨水先唤醒清明
农事 雨水
城市滨水空间生态驳岸审美设计研究
这条鱼供不应求!虾蟹养殖户、垂钓者的最爱,不用投喂,还能净化水质
肌肤净化大扫除START
河流防洪堤驳岸生态化设计研究
陶色净化
浅析驳岸类型与修筑要点
雨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