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西大院文化影响下的现代庭院景观营造

2014-11-09

山西建筑 2014年5期
关键词:大院前庭庄园

王 娜

(太原市园林建筑设计研究院,山西太原 030012)

1 山西大院文化简析

新时代以来,江南园林几乎成为了中国园林的“形象代言人”,为国内外所共知,除此之外,同处代表地位的还有以广州为中心的岭南园林,以北京为中心的北方园林。与北京的皇家园林不同,山西大院作为民间宅院的代表,与居民的物质条件和建筑手段,以及人文情况和历史情况联系更为紧密,因此,更具地方特色。从其建造目的和解决问题的角度出发,受到的制约条件相对较少,发展起来显得更灵活和富有创造性。

探究山西大院的建造历史和成就,具有深层次影响的,着重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历史特征、社会生活、设计手法、传统工艺和意识形态等。

1.1 历史特征

现今留存的山西大院,专指明清时期山西境内的一批具有特色的北方深宅大院。这批大院的集中出现,是封建社会后期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是商业经济与封建政权相互支持、相互依赖的结果,特别是明清两代以来山西商宦们财富的积累,为大院群落的集体出现提供了最直接的有力支持。它的发展,从初期的富商民宅开始,受到封建等级制度的严格限制;之后富贵之家捐官之举渐多,有了当时统治政府的庇护,活动限制得到了很大宽解,其中之一的表现便是扩建宅第,布局更为开阔和气派,甚至房屋的装饰和配件也有了很大的突破。

1.2 社会生活

山西大院是民居的代表,民居作为家的载体,是人们社会生活的中心,具有最普遍的物质性和精神性。与封建社会生活相联系,综合体现出尊卑之礼、长幼之序等伦理思想,唐代《黄帝宅经》的序言有曰:“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夫博物明贤,未能悟斯道也。”因此,“阴阳”“人伦”“等级”,都作为了民居社会生活文化特征的关键词。晋商的发展从商人到官僚及官商并存,这个特殊的阶层不是单纯的经商,而是文人、官僚、商人构成特殊的大院文化经营群体,使得“阴阳”“人伦”“等级”特征更加明显。

1.3 设计手法

1)以“礼”为准则的布局。封建伦理道德方面的礼制规范,不但是“修身”“齐家”必须贯彻的,同时也是家宅建设所遵循的准则。因此,“院落制度即是中国建筑最常用的制度……”在山西大院文化中的表现尤其突出,前庭后院的布局,功能明确。前庭的气势恢宏,以满足主人光宗耀祖、炫耀门厅的宿愿,后院的精致玲珑又是主人日常游憩休闲的好去处。

2)中轴线的应用。左右对称、主次分明几乎成了表现封建礼法的代表手法,以此划分出不同等级、不同建筑。同时,院门多开向东南角。

3)虚实空间的营造。通过雕刻漏窗、景门、廊架等的应用,营造虚实空间。其中,木雕、砖雕、石雕三雕堪称出类拔萃,成为山西大院中显赫的营造手法之一。

4)文人意境的表现。虽不似江南园林处处意境画境传神,表达出世之情怀,由山西儒商建造的山西大院,却依然充满了士儒之气,用诗书画作等做文化小品点缀之用,如雕梁画栋中最常用的双狮护门、凤戏牡丹、岁寒三友等,充分体现出主人的情趣追求,以此托物抒情,明志寄情,成为了“画龙点睛”之笔。

2 山珍庄园外环境景观设计

山西大院文化作为北方古代及近代民居景观的代表之作,其特征和设计手法对现代庭院景观的营造具有深远的影响。本设计的进行正是在对大院文化分析的基础之上开展的。

2.1 现状分析

1)场地现状。山珍庄园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新付村境内,在庄园的东侧是村落所在地,与庄园有一路之隔,全园面积2.9 ha,一期建设面积约1.4 ha,园内现有新建办公楼、接待中心、餐饮中心以及后勤中心四个楼体。将一期庭院分为两个部分。

2)业主要求。业主本人恰恰是山西现代商人,对儒学较感兴趣,曾经从事工业、家装等行业,对于山珍庄园的建设,业主希翼本庭院能成为一个亲朋好友相聚,适时举办婚庆典礼等活动的场所,同时还要能满足业主日常办公所需。

2.2 设计理念

设计定位:经过设计者调查,发现山西现存较多的中式酒店,但这些酒店存在商业氛围较浓,怡情趣味不足等问题。同时,山西现存的明清时代的大院,古典风格突出,均不是业主所要求的别具一格。因此,通过对现状建筑,以及业主要求等分析整合之后,将庭院景观环境定位为中式现代风格。同时由于业主儒商的身份,景观的设计将营造更多的画境意境,用以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2.3 总体布局

如本文前面的分析,为突出礼制法规,中式庭院的建造多强调轴线,且多为前庭后院的布局风格。这些都构成了山珍庄园整体布局的基本原则。

被建筑包围而形成的前庭,具有围合感,设计将场地整合,形成开阔的前庭格局,面积2 700多平方米,形成开阔而性质综合的“室外客厅”,可以满足多种活动需求。而后院景观的基调由一条贯穿东西的水景构成,东侧由假山跌水形成水的源头,一路向西贯穿效果不同的四个空间形象。总体而言,这里将成为一个有山有水,绿化景观层次丰富的庄园后花园,见图1。

图1 总体布局平面图

道路分级化处理,一级车行路和二级人行路,车行路为满足消防安全要求,设4 m~6 m。人行路为景观路,注重景观性的营造,设1.5 m~3 m。铺装样式丰富,满足各种景区要求。

2.4 详细设计

1)轴线玉盘。前庭的景观设计以突出轴线为主,从前庭入口向东延伸形成一条轴线,从办公楼出口向南延伸形成另外一条轴线。分别通过两个溢水池来表达这两条轴线,并且在轴线的交点处,设计3.5 m的正方形溢水池,在水池中放置圆形大玉盘,突出业主的尊贵之感,另一方面结合水池,有聚财之寓意(见图2)。

此景区740多平方米,空间敞开,视野开阔,是整个庄园中最大的活动空间,可以方便业主举办大型室外聚会等活动。大气开阔作为主题,细节也是不容忽视的,在“大厅”的一侧,设计景墙小品景观,与植物景观相搭配,做细化处理。而铺装上的地雕设计更加突出了业主的独具匠心(见图3)。

图2 轴线玉盘

图3 细节景墙

2)曲水流觞。在东西轴线的延伸处,形成一块方形空间,通过一个景门与轴线玉盘形成虚隔。空间根据曲水流觞典故形成,但是对水流的线条进行了抽象直线化处理,弱化了古典园林的意向。另一方面,考虑到餐饮中心前较多的人流,为了不影响交通疏导,曲水流觞的水流意向改为使用卵石铺装,方便功能使用的同时兼顾曲水流觞的儒雅之气息。

3)重门掩映及茶话人生。位于前庭南侧的一小块区域,成了营造私密小空间和长形廊道的极好场所。该空间的营造旨在突出细节,景门的趣味化处理,突出了业主的哲学观,半个景门的重叠设置,在视线和光照的双重配合之下,有了奇妙的景观体验,而在路的尽端,一块抬高处理的小场地,成为了主人与朋友茶话人生的最佳户外场所之一,背景竹林的绿意盎然,一侧虚化处理的景门,另外一侧小型的小水池,是对大自然中美妙胜景的最佳浓缩,在此畅谈人生,相伴知己好友,人生之大美。

4)庭院深深。山西大院的显著特点之一是庭院深深。在此,前庭通向后院的一个过渡空间,集合一侧建筑墙体,另外一侧设计景墙,形成了狭长形空间,给人庭院深深的感受,在此深深庭院内,水体的设计打破了空间的压抑。穿过此空间,对面景门是通向另外一个开阔空间的希望之门。

5)牡丹花月夜。根据中国风水学,主入口位于庄园的东侧,从入口进入,看到的第一个建筑是接待中心,也是客人进入庄园内,需要第一个到达的建筑场所。为强化接待中心建筑入口,并弱化进门主干道的生硬感,设计牡丹花月夜空间,场地铺装一侧设计卵石形成的月亮造型及五个花池,花池中种植牡丹、芍药等花卉,立面上现代屏风的设计强化了现代中式庭院的感受,屏风上雕刻梅兰竹菊四君子。一个生动的牡丹花月夜便形象地在客人眼中形成第一感受。

6)水木清华。后院的设计原则为幽静私有,贯彻这一原则,在后院的入口处,景墙分隔建筑前广场,形成一个安静的空间,即水木清华。空间内有水景,一侧有大树庭荫,由建筑外墙和景墙共同形成三侧围合的后院入口。

7)泉水叮咚及小桥流水。沿着水岸向东前行,三个瀑布景墙高低不一,阳光通过树叶缝隙倾斜而下,耳畔传来瀑布水流叮咚作响,形成良好的视觉听觉景观感受。

较为开阔的水面,开阔的草坪空间,开阔的活动空间,有水有桥,共同构成小桥流水景区。

8)寻根溯源。作为业主落叶归根颐养天年的宅院定位,寻根溯源景区,成了全园压重的景区,由水景的源头和槐树寻根共同组成。根据中国风水学,水源在东方位置,特在后院东侧设置景石瀑布;大槐树寻根是世世代代山西人的情节,以槐树寻根形成的景区,可以成为业主的一种情感寄托。

3 结语

本设计的实施,可以说是山西商人对于大院文化情节的真实再现。而对于设计者及山西人而言,其设计过程,是对大院文化的再一次认识,对大院情节的一次集体升华。

本文通过对山西大院文化所包含的社会生活、历史特征以及大院设计手法等方面的总结分析,对山珍庄园项目具有导向性作用;同时,设计者将中国古典园林做法现代化,古典诗意景点抽象化,最终得出整个设计方案。

[1]江荣先,柏冬友.中国民间故宫——王家大院[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2]梁 敏.庭院深深深几许——走进山西大院[J].城乡建设,2006(3):12-13.

[3]刘庭风.山西园林秀(二)——静园[J].Garden园林,2010(8):2-3.

[4]孙丽萍.山西大院文化摭谈[J].沧桑,1999(18):15-16.

猜你喜欢

大院前庭庄园
珍珑·青石子度假庄园
豁痰定眩方治疗痰浊上扰型前庭阵发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慢屋·青麦庄园
远离眩晕一运动助您改善前庭功能
“幸福大院”可以有
草莓庄园
动物庄园
“文革”后的孙犁与“大院”中的《芸斋小说》
山西大院照壁掠影
前庭电刺激在前庭周围性疾病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