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城市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与评价

2014-11-09王晨光

山西建筑 2014年20期
关键词:重装重构景观

王晨光

(琼州学院,海南 三亚 572022)

0 引言

伴随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城市面貌正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占地规模的扩大和城市人口的增加,使城市的发展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生长性”。在城市生长的过程中,大量的工业建筑在完成了时代赋予它的使命之后,其原有的职能逐步衰退,这些既有的工业建筑使城市继续发展面临困难和阻碍。要使城市更好的发展,就不得不积极探讨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设计与评价的问题。

1 城市的发展与既有工业建筑

1.1 城市发展现状与趋势

在改革开放的这36年中我国城市飞速发展,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建设规模不断加大。仅2013年我国就完成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住房新开工630万套,建成470万套[1]。据周干峙院士预测,我国到2020年城市化可达到60%的水平,在生产和生活上也都还比较适宜[2]。而根据《2013中国人类发展报告》预测,到2030年我国城镇化水平将达到70%,城市人口总规模将突破10亿[3]。可见,我国的城市化正保持并将继续保持一个快速发展的势头。

1.2 既有工业建筑的概念

既有工业建筑是城市化过程中的产物,谈“既有工业建筑”就需要先明确什么是“工业建筑”。顾名思义,工业建筑就是供工业化生产中各类活动使用的建筑和构筑物[4]。其不仅包括各类直接服务生产活动的生产厂房;包括提供能源、动力的厂房和设施;也包括除尘、除烟、除湿的各类构筑物;还包括一系列仓储、中转、储存空间和具有特殊功能的水塔、栈桥等构筑物。因城市发展过程中各种各样的历史原因和现实需要,工业建筑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被修建起来。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现实状况的变化,这些工业建筑不再发挥原有的服务工业生产的功能。为了将这些建筑区别于正在用于工业生产的建筑,而将这些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工业建筑称为既有工业建筑。

1.3 既有工业建筑的特点

首先,既有工业建筑具有对历史和文化独特的承载力。既有建筑的产生和淡出都有其历史的必然性,在既有建筑上可以寻找到难以人为再造的历史痕迹,并具有别具一格的艺术性和装饰性。其次,既有工业建筑通常具有特殊的结构或特异的形式。既有工业建筑往往为满足工业生产而修建,其结构与当时的机器设备和科学技术有关,因而在建筑上体现出具有特异性的结构和形式。一些特殊结构的烟囱、冷却塔、水塔、燃烧炉、煤气仓等,可以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和标志性。再次,既有工业建筑具有较大的面积或较强的体量感。既有工业建筑一般规模都比较大,有的狭长深邃,有的宽敞开阔,还有的为适应工业生产的需要而具有较高的举架。既有工业建筑的这些特点是改造设计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利用好这些特点就能改造出较好的作品。

2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需求

既有工业建筑作为工业建筑已经退出了历史的舞台,但其中蕴藏多个方面的潜在价值。这些潜在价值都有转化并进行利用的必要[5],且存在对既有工业建筑进行改造的现实需求,具体而言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2.1 经济效益需求

既有工业建筑在修建之初往往位于城郊或远离城市中心的偏远地段,随着城市的扩张和服务业的迁入,工业建筑所在位置会越来越接近城市中心或变得越来越重要。人和地的矛盾会改变土地和房屋的供求关系,进而推动地价的变化。对既有建筑进行改造有利于对土地和区位资源的合理利用,可以创造出新的就业机会和更高的经济效益。

2.2 环境效益需求

新建筑的修建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资源,而旧建筑的拆除则会产生大量的垃圾[6]。不论是砖瓦建筑还是钢筋混凝土建筑,在这一拆一建的过程中都会产生建筑垃圾而对环境产生不利的影响。且在这一过程中对周围经过若干年才变得郁郁葱葱的树木、草地以及周边的生态环境,都会造成破坏性的恶劣影响。故而,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对既有工业建筑进行改造是合理可行的。

2.3 社会效益需求

既有工业建筑承载着城市的发展与变迁,见证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积淀了几代人的点滴回忆。脱离和抛弃这些进行建筑的拆除重建,不仅是对建筑没有情意,更是对历史的割裂和对文化的摧残。城市化的过程原本就是一个文化积淀的过程,让既有工业建筑既能够保留城市的“记忆”,又能够适应城市未来发展的需要,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 既有建筑改造设计方法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设计的手法丰富多样,具体的改造设计可以按改造程度和改造方式的不同分成以下四种较实用的方法。

3.1 室内重装的改造法

室内重装的改造法主张对既有工业建筑外部立面进行保护,尽可能多的保留建筑本来的面貌,同时尽可能少的触及建筑的结构。用最少的投资,使既有建筑中有历史和文化气息的元素得以保留和再现。室内重装的过程是对既有工业建筑功能的革新和再造,原本用于工业服务的建筑部件或室内设施在经过改造和再设计之后,可以使新装修的室内空间具有与众不同的效果。如图1所示,“沈记菜馆”的主人将既有工厂厂房重装成一个类似江南酒馆的民国风茶餐厅,为消费者提供别具一格的餐饮服务。

图1 运用重装的改造法设计的茶餐厅

3.2 格局重构的改造法

既有建筑较大的空间和较高的举架为格局重构留足了做文章的余地,当简单的“重装”不能满足既有建筑改造需求的时候,就需要考虑对建筑内部的格局进行重构。格局重构的改造法可以分为水平重构、垂直重构和延伸重构三种不同的手法。

水平重构主要是改变既有建筑对高度方向空间的利用,通过增加隔层、错层或楼梯来改变空间布局,增加空间的趣味性提高空间的利用率。垂直重构主要是对平面空间进行重新划分和规划,从实际使用需求出发考虑各部分所需要的空间大小,用墙体、隔断、玻璃、帷幔、植物、家具或者屏风等设施对空间进行重构。与水平重构不同的是,垂直重构并不必然改变建筑的物理结构,通常也可以通过改变人们的心理认同让人感觉空间进行了重构。延伸重构是要突破现有隔层和墙体的限制,在必要的部位或者以“加”的手法使空间获得实质的延伸,或者用“减”的手法去除建筑中多余的部分,使视觉可以获得延伸。如拆除部分砖墙并在原来的位置修建透明玻璃墙,使空间更加通透。通过格局重构的改造,可以改变建筑原来的使用功能,使既有工业建筑重新焕发生命的光彩。

3.3 景观重置的改造法

这里所述的景观不仅包括既有建筑周边的花草树木、溪流湖泊、道路广场和各类设施,还包括既有工业建筑中可用作室内外布景的老旧机器部件、辅助设施和建筑部件等。既有工业建筑的景观重置与拆除再造新的景观并不一样,是通过重新组合既有的景观并适当的增加新的景观来实现对景观的改造。这种景观重置可以包括内部景观外用、外部景观内用、景观位置变换、景观组合重构等具体方法。景观重置的过程中需要对景观进行一定的艺术加工,使原有的物件具有一定的美感,符合人们的审美需要。经过艺术加工的景观可以保留更多的记忆,又可以减少改造的投入,减少资源的浪费。

3.4 建筑重建的改造法

对既有建筑进行重建的改造与室内重装和格局重构相比,是投入较高的一种改造方法,在重建改造中可以分为外立面重建、扩建加建和整体拆除再建等不同的做法。既有建筑的外立面通常是要首先予以保留的,但有时候也需要进行外立面重建改造才能使建筑获得新的生命力。如图2所示的温州创意街区,运用设计大师蒙德里安惯用的表现手法进行了建筑外立面的改造设计,获得了较好的改造效果。在既有建筑已经不适合城市发展的情况下,将既有建筑整体拆除并进行重建有时也不可避免。在重建改造过程中需要更多的利用旧有的材料,尽可能的进行新旧交织的再生设计,这样才能使既有工业建筑符合社会发展的需求。

图2 温州某街区既有工业建筑外立面

4 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评价

有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也就必然要有对其的改造评价[7]。笔者认为这种评价应具有三个层面,即改造前的诊断评价,改造中的方案评价,以及改造后的效果评价。在评价过程中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灰色评价法以及能值分析法等不同的方法来进行。既有工业建筑改造评价之重要,作用之大,意义之深远是毋庸置疑的。可喜的是2014年年初,由建设部及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主编的《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已经公布,现在正在征求有关专家意见[8,9]。从这一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到,该标准拟将既有建筑改造的评价分为了设计评价和运行评价两大方面,并设定规划与建筑、结构与材料、暖通空调、给水排水、电气与自控、施工管理、运行管理等7个方面具有不同权重的指标。预计这一标准很快就会正式发布实施,今后我国的既有建筑改造评价便有标准可依,有章法可循了。

5 结语

为适应城市的更好更快发展,对既有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已经愈来愈引起人们的重视。由于人们在经济、环境、社会三方面的现实需求,分别考虑对不同情况的既有工业建筑,采用室内重装、格局重构、景观重置和建筑重建的方法进行改造设计思考,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相信伴随我国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体系的构建完成,我国既有建筑改造将会迈上更高的台阶。

[1]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3年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任务全面完成[EB/OL].2014-03-29.http://www.mohurd.gov.cn/zxydt/201312/t20131213_216546.html.

[2]周干峙.走自己的城市化之路[J].建筑与文化,2014(2):41.

[3]2030年中国城市人口将超10亿[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4(1):61.

[4]李 聪.工业建筑设计创新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2011.

[5]李金奎.从旧工业建筑改造到高校建筑空间拓展的初探[D].长沙:湖南大学,2011.

[6]周清长.建筑垃圾再生混合骨料混凝土的受力性能及透水性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9.

[7]刘 璐,于 伸,陈巧云.谈既有工业建筑的分析评估及利用[J].山西建筑,2013,39(12):12-14.

[8]国家工程建设标准化信息网.关于对工程建设国家标准《既有建筑改造绿色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的函[EB/OL].2014-03-30.

[9]林海燕,程志军,叶 凌.国家标准《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 修订[J].建设科技,2013(6):64-66.

猜你喜欢

重装重构景观
视频压缩感知采样率自适应的帧间片匹配重构
长城叙事的重构
景观别墅
重装出击:现代坦克战术(4)
重装出击:现代坦克战术(2)
重装出击:现代坦克战术(9)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北方大陆 重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