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清野柳风浓浓古树情

2014-11-05撰文石志藏

浙江林业 2014年8期
关键词:溪头阿里山神木

◆撰文/石志藏

大美野柳

野柳,位于台湾岛的西北部,属基隆市管辖。野柳是伸向大海深处的一个岬角,远远望去,犹如一只海龟蹒跚离岸,昂首拱背游向海洋。

前不久,我随团到野柳游玩。刚到野柳,雾气很重,一会儿,雾霭散尽,野柳就清晰地展现在我面前。

在岸边,我迎风而立。海风充满野性,肆意地掀起我的衣角;海岬充满野性,抖搂出怪石奇崖和神秘的植物,一队队游人在这个“野世界”里尽情享受着自然之美。

在野柳,我面向大海,远处是天幕与海平面呈锐角的相交之美,而近处汹涌的波涛一次次冲击海岸,将一簇簇浪花开在半空中,展示着海洋的雄壮之美……它是动态的美。转过身来,岬角随处可见的风化石、风蚀沟、风蚀崖、风蚀孔穴,还有大海为人类奉献的艺雕——蕈状石、豆腐石、象鼻石、仙女鞋、女王头、蜂窝石、烛状石、溶蚀盘……它是凝固的美。

不知多少个世纪以来,海与岸所做的一次次拥抱、亲吻,使野柳因此成为“地质教室”和“奇石乐园”,我不禁为大海的威力和匠心所惊叹。

野柳,更像一部书,一部海与岛屿合著的奇书。

知识丰富的当地导游介绍说,野柳岬角长1700米,宽250米。2000多万年前,由于台湾仍在海里,所以福建一带冲刷下来的泥沙在海洋中堆积出一层层砂岩。之后,在600万年前的造山运动中,岩层被推挤出海面,于是就形成了台湾岛,野柳便是其中一部分。造山运动挤压时,野柳的两侧推出两道断层,且断层带破碎易受侵蚀,所以两侧凹陷成湾,中间凸出形成海岬。海蚀、风化及地壳运动,造成了野柳现在奇岩怪石的景观。

野柳的迎风面是险峭的断崖,背风面的美人蕉、龙舌兰、海芙蓉等海岸植物旁若无人地遍地生长。

野柳,还是候鸟南迁到达台湾的第一站,也是北返时的一个歇脚点。所以,每年南迁北返之际,是观赏白眉鹀、黄喉鹀、戴胜、寿带鸟、黄眉柳莺、灰鹤、黑鸫等稀有鸟类的绝佳之处。

我抚摸着粗糙、褐色的蕈状石,呼吸着从太平洋吹来的清新、湿润的空气,就像置身于童话世界里的蘑菇林。我凝视着外貌凹凹凸凸,纹理粗细相间的它们,仿佛在读一部奇书。慢慢地,我微闭双眼,在海风裹身、涛声为乐的境地里,想象着这里堆叠的岩石,是如何被时间、被风神雕刻幻化。

我的思绪穿越时空,追溯着那遥远历程里,岩石在一点点刻划中的艰难蚀变,在阳光里,在海浪中,在星空下,野柳终于成为大自然美丽无比的杰作……

溪头瞻“神木”

从日月潭景区的邵族文化村出来,旅游大巴爬越山间公路,辗转来到位于台湾岛中部阿里山的溪头风景区,此时,已经夜幕降临。

路上,热心的台湾导游向我们介绍了生长在阿里山山区一种叫红桧的古树。红桧很名贵,也不易长大成材,故被当地人尊称为“神木”。它是中国台湾的特有树种,生长在海拔1050—2000米的酸性黄壤地带,已濒临绝种。喜爱花卉树木的我,被导游吊起了胃口,希望早点见到“神木”。

当天晚上,我住在森林环抱的凤凰谷,推开窗户,看到的只是黑夜笼罩下的树林,听到的是各种不知名的鸟鸣和潺潺的溪流声,根本无法找到红桧的身影。

躺在床上,我想象着红桧的样子,盼着天亮。由于溪头景区的海拔上千米,年平均温度只有十几度,虽然已是初夏,但山上的夜晚仍然寒冷,幸亏床上有电热毯防潮驱寒,我才在暖暖的被窝中美美地睡了一夜。

翌日,天一亮,我就急急地起床,呼吸着林中无比清新的山野之气,寻觅红桧。但我并不知红桧的长相,纵然它在我眼前,也不识此君。

早餐结束,终于等来了导游。我们沿路向林中一个叫大学池景点的方向行进,我急切地问导游红桧所在。走着,走着,半道上总算见到了一棵合抱粗的红桧。原来,红桧的长相极像杉木,只是红桧长到一定高度,主干就会叉开,所以又称夫妻树。再仔细分辨,我发现两者的树皮也有区别,杉木纹理清晰,而红桧的树皮呈淡红褐色,条片状纵裂。红桧千年才能成材,而且长得很高,成材红桧的高度可达50米。

站在树跟前,我仰望着参天的红桧,用双手摩挲着它那红褐色的粗糙树皮,深情地问候着这位千年老者,进行心灵间的默默对话……

导游说,台湾的红桧曾遭受外敌的掠夺。一个多世纪以前,日寇踏上了台湾岛,祖国的宝岛进入了苦难的岁月。日本侵略者发现阿里山上有大批红桧后,就疯狂地砍伐山上的“神木”,并修建了阿里山铁路,小火车沿着铁路昼夜进出,把它们一棵棵从山上运到海边,再运送到东瀛。日本人占领台湾的50年间,阿里山一带的红桧几乎被砍伐光。在日本,从东京到京都,几乎所有的神社都是用从台湾掠伐去的红桧建成。

关于红桧,还有一些神奇的故事。据说,红桧是有灵性的“神木”,在日本人伐木期间,阿里山笼罩在一片愁云惨雾中:伐木时,侵略者突然被一棵棵倒下的“神木”压死;吃饭时,打开的饭盒中竟渗透着奇怪的血丝;到了夜晚,日本侵略者常常被噩梦惊醒,坐卧不安;后来,运送树木的小火车和铁轨也被“神木”压塌。

如今,侵略者砍伐的树干已经流落异国,而一个个树桩却依然遍布阿里山。这些树桩就像一张张嘴,诉说着当年的血泪史……

在溪头行走,我们陆陆续续又遇见了一些高大的红桧,它们的劫后余生令人发出无限感慨。

红桧因生长于深山中,顶天立地屹立几千年,吸收天地日月之精华,累积了大量芬多精,从而成为植物中含氧量较高的树种之一。红桧色淡而红,材质细而结实,内含许多油脂,略香,韧性强抗地震,耐朽力高不易腐烂,所以红桧成为“神木”,理所当然。

离开前,我靠紧红桧,与之合影。

行将告别溪头森林区时,我仍然一步三回头,为的是多看一眼心中的“神木”。

猜你喜欢

溪头阿里山神木
神木有石峁
对外文化交流之窗
——神木大剧院
神木:脱贫实效诠释党建力量
非公党建 不是“挂牌子、摆桌子”——神木非公企业这样寻求新优势
石延顺
“大陆阿里山”春正浓
阿里山
溪头村变身“世外桃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