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

2014-10-30吴芳芳樊路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9期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

吴芳芳+樊路英

摘 要:古树名木是我国极其珍贵的植物资源,也是优秀的文化遗产,具有较高的经济、观赏和研究价值。该文简述了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生长环境和条件要求,以及古树名木受损原因的分析,并提出了具体的保护和复壮措施。

关键词:古树名木;保护;复壮

中图分类号 S757.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9-77-04

古树名木是在特定的地理条件下形成的生态景观,它是历史的见证,人类文明的象征,是城市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的综合载体。是我国的活文物,比一般的观赏树木价值高,为一般树木所不可比拟的。它们见证了历史,记录了自然界的风风雨雨,刻画了时代的变迁。作为稀有品种的名木,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历史价值。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长环境、条件日趋恶化,各地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差或资金短缺,加上人为破坏、自身树龄较大和保护措施不当等因素,许多古树名木长期处在生长弱势边缘,严重者甚至死亡,所以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和复壮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由于树龄大、树体生长势逐渐衰弱、根生长力减退、死枝数目增多、抗逆性差、极易遭受不良因素的影响,或遭受人为破坏直至死亡,导致古树名木数量急剧减少,这就造成了古树名木在资源与环境都面临重大困境。因此,古树名木的保护及其复壮是目前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

1 古树名木的重要价值

古树名木,一般树龄在百年以上的大树即为古树;而那些树种稀有、名贵或具有历史价值、纪念意义的树木则可称为名木。古树名木不仅具有绿化价值,而且是有生命力的“绿色古董”,它见证着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失而不可复得,从某种意义上讲,古树被毁意味着一段历史的缺失。因此,保护古树名木不单单是出于生态环境的需要,更是对泱泱大国古老文明的保护。同时,古树对研究千百年来的气候、水土、空气等自然变化有着重要的史料价值,是十分珍贵的“绿色文物”,因而在当今社会古树名木的保护就显得尤为重要。

古树名木不仅具有一般树木所具有的生态价值,而且是研究当地自然历史变迁的重要材料,有的则具有重要的旅游价值,是多种价值的复合体。由于形成的时间较长,植树者在有生之年,通常无法等到自己所种植的树变成古树,而名木的产生也有一定的机遇性,所以说无论是古树还是名木都不可能在短期内大量生产,具有特定的时机性,一旦死亡,就无法以其他植物来替补。随着树龄的增加,一些古树很可能因树势衰弱、人为因素而死亡、不复存在;一些老树随着时间推移则会成为新的古树,这是古树名木的动态性。

1.1 古树名木的一般价值

1.1.1 生态价值 东北林业大学植物学教授聂绍荃介绍说:“一棵老榆树的生态价值可比百棵新栽小树。”密植百棵新栽小树的效果也很难与一棵百年榆树的成阴效果相媲美。同时一棵老榆树对灰尘的吸附能力也强于百棵小树。这就充分的说明了一棵古树的价值。由于古树的树冠通常较大,在制造氧气、调节温度和空气湿度、阻滞尘埃、降低噪音等方面有较明显的生态价值。有的古树还具有吸收某些有害物质的功能。

1.1.2 经济价值 古树名木均属国家一级或二级保护树种。它们具有上等的材质,其市场价格比一般用材树种高出几倍甚至几十倍。因此,古树名木与其他林木资源一样,能获得预期的材用收益。涉县普查发现的榉树,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以其材质坚硬,材色鲜艳,弧面上花纹美丽,油漆性能优良,耐水湿,用途广等优点成为市场上长期紧俏的材料,有极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1.1.3 景观价值 除了一般的欣赏奇花异果外,一些古树生长于悬崖峭壁之上,形成一种人工难以造就的自然景观,而且有些树根还奇形怪状,惟妙惟肖,形成了它独特的景观价值。如我县固新古槐由于其年代久远,文化典故较多,2003年5月,国家林业部出版的《中国树木奇观》中,将固新老槐树列入“万木之冠”单元,排八冠之首,使固新老槐树名正言顺、名副其实的真正成为了“天下第一槐”。

1.1.4 文化价值 有的古树被赋予人文情怀,如黄山的迎客松、送客松,这些古树由此具有特殊的文化价值。榕树常被作为长寿的象征,樟代表着吉祥,木棉也被称为英雄树、攀枝花,是英雄和美丽的化身。

1.2 古树名木的特殊价值

1.2.1 历史价值 某些古树名木与特定的历史时间相联系,例如,刘伯承、邓小平同志抗战时期在赤岸村129师司令部栽植的丁香、紫荆则具有特殊的纪念意义。它们是某段历史的见证,也是某个故事的代表,见证了朝代的变迁,实为价值无量。

1.2.2 科研价值 古树可用于当地自然历史的研究,从而了解本地区气候、森林植被与植物区系的变迁,为农业生产区划提供参考。在引种中,外来的古树可作为参照系,或直接作为研究材料。

1.2.3 开发价值 有些旅游场所用当地的一些古树的叶片、果实或种子可以开发成为旅游纪念品,既让游人了解了当地的特色,还说明了人民的心灵手巧。如古菩提的树叶可以加工成书签,小核桃的坚硬外壳加工成小篮子,更多的是把核串成手链,既美观又环保。

1.2.4 旅游价值 凡具有特殊观赏价值、文化价值或历史价值的古树名木均有旅游观光价值。用心去看它久经风霜的外表,用心去想它几百年与自然环境和世事变迁抗衡的坚韧和毅力,不禁动容。

1.3 古树名木同时具有很多价值 古树名木是多种价值的综合体。我县固新的古槐就是其中最典型的例子。被誉为“天下第一槐”的固新古槐据推究,当有2 000a以上的历史,一直是固新人民的鼓舞和骄傲。古槐出类拔萃,出神入化,在民间流传着许多关于它的美丽传说和故事。固新古槐闻其名,知其事者不少;朔其源,树其形者也不少。固新古槐有想不尽说不完的文化。它可供植物、生物学家研究,可供历史学家见证,可供美学家描绘,可供艺术家鉴赏,也可供文学家书写。固新古槐是无价之宝。它不同于深埋地下、深藏密室的谈论之宝;不同于画在纸上写在书上的玄念之宝,也不同于世人口头传说的想象之宝,固新古槐是一件可观可摸,人人共赏的真宝、实宝、活宝!它像一尊顶天立地的英雄,抵御住大自然的风霜雪雨;又像一位历史老人阅尽人间春色。是值得用浓墨重彩书写歌颂的。endprint

2 古树名木正常生长所需的条件

古树名木应该生长在没有被人为破坏,无地上、地下污染,土壤质地、结构、肥力、有机质含量等指标良好,具有持久的供水、排水条件和较好的光照等小气候环境。和普通树木相比较,它在各方面都有一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对水、肥、气、温度、土壤、光的不同要求。

(1)水。植物一切生命活动只有在水的参与下才能进行,名木古树缺水,正常生命活动受阻,甚至停止。

(2)肥。古树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需要从外界吸收多种营养元素。包括空气和水,土壤等都是它所需营养的吸取源,而且营养元素过多或不足都会对古树生长产生不良影响。

(3)气。名木古树生长的土壤保持疏松、通气,有利于根部的呼吸。良好的根部透气环境和条件,是根系吸收水分和无机盐的保证

(4)温度。呼吸作用的强弱受温度的影响最大。一般说来温度在0℃左右时,呼吸作用很弱,随着温度升高,呼吸作用不断加强,温度过高,呼吸作用也会减弱

(5)土壤。土壤疏松有利于根系的呼吸和生长。土壤过硬根系呼吸困难,生长受到影响,不利于古树的生长。

(6)光。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叫光合作用。这个作用最关键的是光。因此光照对古树的生长影响很大,光照不足,影响古树叶片的光合作用,树体内所积累的光合产物很少,造成古树生长营养不良,枝叶稀疏。

3 古树名木的受损原因

近年来由于环境污染,生长环境、条件日趋恶化,各地重视程度不够,保护意识差或资金短缺,加上人为破坏和自身树龄较大等因素,许多古树名木长期处在生长弱势边缘,严重者甚至死亡。除了是树木本身随着树龄增加,树木生理机能逐渐下降,根系吸收水分、养分的能力越来越差,不能满足地上部分的需要,树木生理失去平衡,从而导致部分树枝逐渐枯萎死亡的原因外,还有以下几种因素:

3.1 树池过小,地面铺装过度 在一些村落,古树生长于村中央,人们为了方便活动,在修路过程中将古树围住,仅留下比树干稍粗的树池,造成树木根际周围土壤通气透水功能下降,制约了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气体交换,使古树根系呼吸受阻,新的吸收根难以形成;过于狭小的树池也不便于对古树浇水、施肥,使其根系长期处于相对较差的水、肥、气、热等肥力因素的综合影响之下,最终导致整个根系功能衰退,树木趋于衰亡。

3.2 土壤理化性质恶化 由于古树名木周边,人们的频繁活动、大量践踏导致土壤板结,紧实度高,透气性差,机械阻力增加,不利于树木根系伸展。人们在古树周围倾倒污水垃圾,堆放沙石等引起土壤、水源污染,改变了土壤的理化性和生物学性质,危害古树生长。

3.3 根部营养缺乏 一方面,由于古树根际土壤板结,根系很难向四周和深层坚硬的土壤中扩展,使得营养吸收范围缩减;另一方面,古树在其漫长的生涯中持续不断的吸收和消耗土壤中的各种养分,枯枝落叶被当成垃圾清除的过程中切断了其自然的养分循环。再者,很多古树由于环境限制,适宜根系生长的空间非常有限,土壤中易出现养分亏缺;人们又往往极少为其施肥,在生长期缺少营养补偿的情况下,土壤中某些营养元素的严重匮乏,必然导致古树生理代谢失调,加剧其衰老进程。

3.4 病虫害危害 古树经历的年代久远,容易遭受自然以及人为伤害,造成破皮、形成树洞或者主干中空乃至主枝死亡、树体失衡倾斜;加之日常维护不善,导致树体衰弱,为病虫害入侵提供了条件。已遭到病虫危害的古树若得不到及时有效的防治,必将加快树势衰退的进程,危害其生存。

3.5 自然灾害 强风、暴雨、冰雹、雷击、干旱、地震等自然灾害都有可能造成古树名木的机械损伤,大大削弱其树势。

3.6 空气污染 生产、生活向大气中释放的大量有毒气体和烟尘造成了严重的空气污染。各种有害气体、烟尘、酸雨的侵害加速了古树名木的衰老过程。

3.7 人为损伤 人为因素对古树的损害相当普遍,除了对根际土壤的践踏、污染导致其生长环境的恶化,间接地影响树木生长外;人们由于大量建筑楼房而直接将影响建筑或遮挡窗户光线的树枝砍去,有些人还在树上乱刻、乱雕、乱画;还有市政建设在古树周围埋设各种管线等,致使古树名木生长条件恶化,加速其衰老。在普查过程中,发现有不同程度将古树与房屋建在一起的情况,有的是在墙上、有的是盖在房中,制约了古树的生长。还有出于敬畏的心理,将古树神话,为了对古树的保护,用水泥将树围起来,却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导致多数古树树势衰弱或死亡。

4 古树名木的保护与复壮

保护名木古树对于保护森林资源和自然景观的整体性、延续森林历史和文化的完整性、开展林木的科学研究、促进旅游事业的发展及弘扬民族精神、增强人们绿化意识和环境意识,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保护古树的措施可分为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等。

4.1 保护古树名木的技术措施

4.1.1 清除竞争植物 植物群落中,不同植物之间以及不同的植物群落间要争夺光、水、养分以及地上、地下空间,因此,要清除古树树冠投影下生长的乔、灌木和杂草,以保证古树生长所需的营养空间。同时要合理的修剪古树名木的枯死枝、梢。

4.1.2 改善土壤环境 对板结的地面打孔,或树冠投影下的地面覆盖由植物材料组成的碎木屑,增加土壤的透气、透水、蓄水能力。碎木屑自然降解后持续供给古树养分,并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的生存和活动,情况比较严重的采取换土。

4.1.3 加强古树名木的水肥管理 根据不同树种对水分的不同要求进行浇水或排水。高温干旱季节,根据土壤含水量的测定,在根系缺水时要及时浇透水或进行叶面喷淋。根系分布范围内需有良好的自然排水系统,不得长期积水。无法沟排的需增设盲沟与暗井。生长在坡地的古树可在其下方筑水池,扩大吸水和生长范围;通过对古树周围土壤的分析结果确定施肥种类,根据古树名木的生长需要进行施肥,对于生长较健康的古树,在根际周围以施厩肥为主,对树势较弱的古树,以树干滴注液态肥为主。endprint

4.1.4 开展古树的病虫害防治 古树易受病虫侵害,由于先期害虫(如叶部害虫)等危害,消耗水分和养分,易使树势衰弱。古树一旦衰弱后,蛀干害虫如小蠹虫、天牛等次期害虫乘虚而入,破坏树木的输导系统,容易造成树木死亡。因此,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推广和采用以低毒无公害的生物农药为主,定期检查,适时防治,合理使用农药,注意保护天敌,减少环境污染等措施,开展古树的病虫害防治工作,增强树势。

4.2 保护古树名木的管理措施

4.2.1 加强地方立法,依法保护古树名木 目前,我国古树名木保护还没有一部专门的法律规则,地方各级政府应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制定保护古树名木的地方性条例,实行专业养护部门和单位、个人共同保护管理的措施。

4.2.2 广开渠道,加大对古树名木保护的资金投入 当前,古树名木的保护资金尚未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资金的不足使古树的日常管理、防虫、施肥等措施不能及时实施。古树名木保护是公益性事业,可结合我市开展的古树认养活动,依靠全社会的力量,增强古树保护力度。

4.2.3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全民保护意识 古树名木保护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增强全民的保护意识,改变错误的保护方式,让公民了解古树名木的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调动全社会力量,参与古树名木的保护工作,才能使古树得到有效的保护。

4.3 其他措施 定期用高空打药车喷水淋洗叶面,清洗树冠,保证树木叶片正常的呼吸功能。也可视具体情况对古树设围栏保护、堵洞、修补、支撑、安装避雷装置等。

5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人们对古树名木认识不断提高,古树名木的经济价值、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日益凸显,名木古树的保护与复壮工作逐渐提上日程。尽管之前各地对古树名木保护和复壮做了不少工作,养护管理水平逐步提高,如发现病虫害及时喷药防治,有时给古槐输营养液以增加营养,使不少古树焕发了勃勃生机。但也存在不少问题。由于管理知识不足和管理水平不高,加上部分古树位于违章搭建的房舍中,车辆无法靠近,使防治和保护工作难以进行;由于经费不足,人员少,养护管理比较被动。因此希望相关管理部门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增加养护管理费用,扩大执法队伍,动员民众统一行动,使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走上更加制度化、规范化的(下转82页)(上接79页)轨道。

参考文献

[1]刘海桑.鼓浪屿古树名木[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13.

[2]陈有民主编.园林树木学[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0.

[3]田如男.园林树木栽培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4]成海钟.园林植栽培养护[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5]张养忠,郑红霞主编.园林树木与栽培养护[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6,1

[6]佘远国.园林植物栽培与养护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7. (责编:徐焕斗)endprint

猜你喜欢

古树名木保护
婺源县古树名木调查和保护对策建议
东台市古树名木调查报告
刍议增强林业生态环境保护的有效途
浅谈遗址公园的保护
反渗透长期停用保护方法的探索
庆阳市古树名木资源调查分析
兴宁古树名木的保护措狍及复壮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