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籼粳稻温敏型核不育系“蜀鑫11S”系统选育与应用

2014-10-30王文余陈海洲张孝国张筠

安徽农学通报 2014年19期

王文余+陈海洲+张孝国+张筠

摘 要:蜀鑫11S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合作选育的籼粳稻两系不育系,2014年8月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技术鉴定;该不育系败育彻底,起点温度低,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生长清秀,抗病性强,株叶形态好,开花习性极好,柱头外露率高,异交结实好,米质优,尤其是不育起点温度低,有利于安全制种。该不育系可恢性广,易配出品质优、高产、抗性强的杂交组合。该文主要介绍了“蜀鑫11S”的选育过程、亲本来源、特征特性及配组表现等。

关键词:籼粳稻;温敏两系不育系;蜀鑫11S;选育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4)19-19-02

我国是农业大国,杂交水稻育种在国际上处于领先地位。近年来,在袁隆平院士“形态改良与杂种优势相结合”的技术路线指引下,我国杂交水稻育种工作取得了重大突破,相继实现了3期超级稻的目标,但同时超级稻也暴露出一些弱点:如抗高温能力差、耐低温能力弱、抗倒性弱等。因此,近年来籼粳杂交水稻育种的呼声越来越高,籼粳杂交的水稻品种也越来越多,但目前籼粳杂交水稻不育系基本上是以粳稻不育系为主,该不育系存在一些不足,如制种时父母本花时不遇,制种产量困难、分蘖力差、杂交种F1落粒性出现2个极端,要么难脱粒,要么成熟时容易掉粒,损失较大。为此,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合作,经过多年努力选育出籼粳两系不育系,该不育系起点温度低,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生长清秀,抗病性强,株叶形态好,开花习性极好,柱头外露率高,广亲和,异交结实高,米质优;尤其是不育起点温度低,有利于安全制种。

1 亲本来源及选育过程

1.1 亲本来源 蜀鑫6S-7/鑫香65B-3(常杂2号/金陵丝苗//桂香6号R///宜香B)//X粳R77。蜀鑫6S-7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不育系,鑫香65B-3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中籼保持系,X粳R77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籼粳稻恢复系。

1.2 选育过程 2008年,用系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与合肥市友鑫生物技术研究中心用合肥市蜀香种子有限公司选育的两系中籼不育系“蜀鑫6S-7”与该公司选育中籼保持系“鑫香65B-3”进行杂交配组,同年冬季在海南用F1代与X粳R77回交,并在海南、合肥南北穿梭选育,选择分蘖力强,株型紧凑,植株生长清秀,抗病性强,株叶形态好,叶色叶鞘绿色、叶片小而上举卷、谷粒长形,穗大粒多、开花习性极好,柱头外露率高,经测试异交结实好,败育彻底等。经4a6个世代轮回选育于2011年冬季将株系编号为08-11S的不育系稳定株系定名:蜀鑫11S,并与多个恢复系测配亲和率强,同时海南小面积繁种蜀鑫11S,春季并制种秋报云南预试。目前由该不育系配组品种已进入该省预试,区试,续试多个品种。其选育过程如表1所示。

2 特征特性

2.1 主要农艺性状 该不育系株高94.4cm左右,株型适中,剑叶直立、短小、略内卷,叶色淡绿,分蘖力中等,分蘖成穗率高,稃尖和柱头无色,长粒型,性状整齐一致,柱头外露率和异交结实率高,可恢复性好,主茎叶片数15.6~16叶,平均每穗总粒数278粒,粒长8mm,粒宽2.5mm,长宽比3.2,千粒重25g。

2.2 生育期及不育性 合肥地区于2014年5月11日播种,8月6日始穗,播始历期为87d,主茎叶片数16叶,5月21日播种,8月14日始穗,播始历期为85d,主茎叶片数15.6叶,5月31日播种,8月24日始穗,播始历期为85d,主茎叶片数15.8叶;田间不育株率100%,花粉败育类型以碘败为主,花粉败育率99.93%,田间套袋自交不结实率99.78%。

2.3 育性转换 该不育系育性转换主要受温度影响,经连续几年试验表明,该不育起点温度低,不育系起点温度22.5~23℃;在合肥不育期长,不育性稳定,不育期内败育彻底。

2.4 开花习性 该不育系抽穗整齐,花时较长,在晴好天气情况下抽穗开花,花时一般多集中在上午10:30~12:00,柱头无色,在不喷“920”的情况下,柱头外露率56%以上,包茎度34.5%左右;该不育系对“九二0”较敏感;异交习性好,异交结实率高达80%以上,只要花期相遇制种容易获得高产。

2.5 米质 经农业部稻米质量及制品监督检测中心2012年品质测定:稻米品质符合3食用稻品质标准。

2.6 抗病性 经安徽省金寨抗性点抗病性自然诱发鉴定结果:抗稻瘟病和白叶枯病,中抗纹枯病和稻曲病。

3 蜀鑫11S配组表现

自2011年开始,先后分别用蜀鑫11S与R13、R12、R29、R545-7、鑫恢26、鑫恢188等自育恢复系进行测交试验,表现出该不育系广亲和性、可恢复性强、异交结实率高等特点。从该不育系配组的新品系田间种植表现来看,蜀鑫11S表现出良好的配组优势,其中用蜀鑫11S与鑫恢26配组的新品系2012年参加公司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折合产量9.54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15.6%,增产极显著,2013年参加云南省水稻新品种预试,折合平均产量11.2t/hm2,比对照II优838增产12.9%,2014年进入云南省区试;同时该不育系配组的其它新组合也于2014年进入云南、河南、安徽等省新品种比较试验,还有一批该不育系配组的其它新组合下年分别进行其它各省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

4 制种与繁殖技术

4.1 制种技术 根据父母本的生育期合理安排播期,确保父母本的花期相遇是蜀鑫11S系列组合制种得高产的关键,秧龄不宜过长,20d左右为宜,父母本的用种按1∶4,父本抽穗比母本早为宜;氮磷钾配合使用,氮肥不宜过大,以免使剑叶过大、植株过高影响制种产量;田间抽穗80%左右喷施“九二0”,正常情况下,“九二0”用量为80~100g/hm2,根据父母本的植株高度适量补喷“九二0”,使父本高于母本。

4.2 繁种技术 蜀鑫11S繁种主要是利用海南冬春低温和昼夜温差变化大的自然条件进行反季节繁种,使蜀鑫11S的育性转换敏感期处于7d内,温度低于24℃的低温条件;海南冬季繁殖蜀鑫11S技术要点:(1)根据该不育系的生育期,确定合理的播种期、育性转换敏感期、抽穗扬花期,一般在11月10日左右播种,育性转换敏感期在2月下旬左右,抽穗扬花期在3月上旬左右;(2)选择自然隔离条件好,灌溉方便的连片田块;(3)因地制宜,科学管理,安排合理的种植密度,注意病虫害的防治。

参考文献

[1]袁隆平.杂交水稻超高产育种[J].杂交水稻,1997,12(6).

[2]邓启云.广适性水稻光温敏不育系Y58S的选育[J].杂交水稻,2005,20(2).

[3]蒙秀锋,黎金玲,黎海佩,等.水稻两用温敏核不育系孟S的选育与应用[J].广西农业科学,2010,41(9).

[4]邓启云,欧爱辉,符习勤,等.实用光温敏核不育水稻育性稳定性鉴定方法的探究[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1996(03).

[5]王宝和,周长海,白和盛,等.浅谈光温敏核不育系选育策略[J].安徽农业科学,1999(04).

[6]祁正汉.籼粳稻杂种优势利用研究─粳不籼恢偏籼型杂交水稻新组合的选育[J].杂交水稻,1987,02.

[7]吴建梅,林荔辉,吴为人,等.水稻籼粳交亲籼型不育系的杂种优势利用[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41(1).

(责编:张宏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