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外科技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思维培养的调研和途径研究

2014-10-29陈静

教育界·下旬 2014年9期
关键词:科技活动学术性创新思维

陈静

【摘 要】课外科技活动对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及访谈法,对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学生课外科技活动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了大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现状,阐述了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的作用,并就大学生如何广泛参与到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自身创新思维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科技活动 学术性 创新思维

随着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创新型人才队伍的建设,高校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主要阵地,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创新能力的有效载体。目前,国外很多大学,包括MIT等知名大学一直将学生自主创新、独立的设计发明、广泛参与课外科技活动作为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与抓手。更有甚者,将学生参与课外科技活动或者发明创造发展作为一种创新文化。国内,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已成为各类高校发展最快、潜力最大的一项学生活动,有些本科院校已经将本科生科研所表现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系统中。因此,深入研究如何激发大学生广泛参与科技活动,使其形成长效机制,培养其创新思维,对于建设创新型国家,培养高素质的大学生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一、调查方法、对象和内容

(一)调查的方法

本次调查以问卷为主,采用的是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特制定的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89份,回收率为97.8%。统计数据采用SPSS软件分析。同时,调查还辅以个别访谈、小型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形式,拓展了调研的深度和广度。

(二)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随机抽样选取了我院本科四个年级的500名同学进行调研。调查对象的男女性别比例接近1∶1,高、低年级学生比例基本持平;数据来源基本能代表总体情况,其可靠性显而易见。

(三)调查的内容

调查内容主要是针对大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了解和参加科技活动同学的调查分析结果两方面展开论述,并就调查问卷的结果提出了相应的结论和建议。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大学生对科技创新活动的了解

经过问卷调查,了解到我院学生对科技活动了解比较深入,同时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较高,参与情况较好。大部分学生了解“启明星”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挑战杯、智能车、电子设计大赛、数学建模等科技活动,但调查结果也显示有部分学生不了解此类科技活动。

导致部分学生不了解科技活动的因素来看,多于三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的专业知识不够,没有能力参加科技活动;接近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新意,不能全身心地参与到科技活动中去;有一部分人认为自己没有能力参加科技活动(没有时间、精力、很好的合作者、很好的课题);还有部分学生认为指导老师很难找、实验室很少对学生开放等;剩余的学生认为科技活动对自身发展不是很重要,没有参加活动的必要性。同时我们还对科技活动与课堂学习之间的联系对学生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学生认为科技活动是课堂学习的补充和延伸;当然也有极少一部分学生认为科技活动影响课堂学习、学习与参与科技活动在时间上有冲突。

那么如何鼓励学生参与到科技创新活动中来呢?将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学校可以将科技活动纳入培养大学生的教育计划;大约四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在大学校园里建立大学生科技活动社团和兴趣小组对同学们参加科技活动是很有帮助的;多于六分之一的学生认为增加学生的个性化教育(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是很有必要的;剩余一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加强学生科技创新活动骨干队伍、指导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的建设能够促进我校科技活动的开展。

(二)参加科技活动同学的调查分析结果

通过上表的对比可以发现,参加科技活动中高年级的学生约四分之一认为参加科技活动对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有促进作用;与此同时,也近似有四分之一的同学认为参加科技活动是检验自己是否将知识学会的渠道,能够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但是,在低年级学生看来,只有将近五分之一的人认为参加科技活动对创新思维能力有提高,主要是因为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一点,而是认为参加课外科技活动就是为了学以致用。因此,在大学生眼里,参加科技活动是培养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的有机结合,我们应该让其形成长效机制,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有创新思维的大学生。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结果表明,大学生对课外科技活动的了解比较深入,但大学生群体实践能力发展水平不平衡。进一步分析表明,这与课内、课外的实践教学活动的培养模式有着内在联系。

参加课外科技活动推动了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与实践能力。课外科技活动是大学生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在课外从事学习、实践、创造的活动,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思维的有效载体。

既然如此,怎样才能让更多的学生意识到课外科技活动推动大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呢?

(一)转变思想观念,高度重视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

转变思想观念,积极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科技迅速发展对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的客观要求,是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具体措施,也是大学生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素质要求。进一步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开展,有利于提高第二课堂活动的科技含量,形成良好的育人氛围,促进校风、学风建设;有利于激励学生勤奋学习、勇于创新、立志成才,培养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推动素质教育;有利于激发学生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出好成果,促进优秀人才的不断成长。学校要从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人才的高度,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领导,努力营造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浓厚氛围,不断提高我校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水平。

(二)加大工作力度,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

加大工作力度,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具有较强的灵活性、亲和力和主体性,以及延续性差、研究基础薄弱等特点。要坚持进行普遍性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精神和科技意识,形成优良的学术风气和科学道德,引导大学生认真开展科学研究和学术活动,在实践中构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体系。endprint

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要把科技教育作为校内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的重要内容,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都要注重学风建设和科技意识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科研兴趣。

2.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要根据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所学学科依赖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引导,广泛开展学科竞赛,以竞赛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开展经常性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领域。

3.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究,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水平。要继续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作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基金项目的管理,动员更多的学生利用基金开展科学研究。

4.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和交流体系,激发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竞争和交流的舞台,使学生在竞争和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研究热情。要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以 “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启明星”大学生本科立项、青年创新人才联合会年会为主体的“二赛一项一年会”系列竞赛和交流体系。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实际,要在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活动条件、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落实。

1.保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学校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对研究基础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促其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大学生科学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给予经费资助;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

2.努力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在场地、器材、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方面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一批由学生自我管理、可供学生独立使用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平台。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服务。

3.完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保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承担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任务。学校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作为学生年度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大力表彰奖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其保送研究生等。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领导,学院应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研组织为依托,以发现、培养、促进学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和人才健康成长为目标的运行机制,推动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德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同电力教育,2011,19(012).

[2]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3756/122

9496.html

[3]任小龙,陈晏辉,李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4]张跃聪.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endprint

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要把科技教育作为校内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的重要内容,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都要注重学风建设和科技意识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科研兴趣。

2.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要根据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所学学科依赖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引导,广泛开展学科竞赛,以竞赛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开展经常性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领域。

3.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究,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水平。要继续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作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基金项目的管理,动员更多的学生利用基金开展科学研究。

4.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和交流体系,激发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竞争和交流的舞台,使学生在竞争和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研究热情。要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以 “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启明星”大学生本科立项、青年创新人才联合会年会为主体的“二赛一项一年会”系列竞赛和交流体系。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实际,要在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活动条件、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落实。

1.保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学校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对研究基础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促其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大学生科学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给予经费资助;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

2.努力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在场地、器材、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方面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一批由学生自我管理、可供学生独立使用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平台。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服务。

3.完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保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承担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任务。学校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作为学生年度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大力表彰奖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其保送研究生等。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领导,学院应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研组织为依托,以发现、培养、促进学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和人才健康成长为目标的运行机制,推动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德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同电力教育,2011,19(012).

[2]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3756/122

9496.html

[3]任小龙,陈晏辉,李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4]张跃聪.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endprint

1.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大力营造学术氛围。共青团、学生会及学生社团要结合各自的工作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教育活动。要把科技教育作为校内举办各类讲座、报告会的重要内容,学生中开展各种活动都要注重学风建设和科技意识的培养,激发大学生的创新意识、科学精神和科研兴趣。

2.结合所学知识,开展学科竞赛活动。要根据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对所学学科依赖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学习课程知识的引导,广泛开展学科竞赛,以竞赛带动学生自主学习。同时要根据学科和课程特点,开展经常性的学科竞赛,引导学生了解和掌握本学科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在强化学科基础知识的同时,帮助学生确立研究领域。

3.组织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研究,提高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水平。要继续发挥大学生科技创新基金的作用,完善各项配套措施,加强基金项目的管理,动员更多的学生利用基金开展科学研究。

4.建立健全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竞赛和交流体系,激发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竞争和交流的舞台,使学生在竞争和交流中取长补短,激发研究热情。要建立以“挑战杯”为龙头、以 “飞思卡尔”全国大学生智能车竞赛、“启明星”大学生本科立项、青年创新人才联合会年会为主体的“二赛一项一年会”系列竞赛和交流体系。

(三)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采取有力措施,推动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针对我院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实际,要在加大经费投入、提供活动条件、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下功夫,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落实。

1.保证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的经费投入。学校要每年安排专项经费用于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鼓励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科技教育活动,支持大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对研究基础好、具有一定学术价值和经济价值的项目,要给予重点支持,促其早出成果,出好成果;对大学生科学研究成果申请专利、公开发表论文等给予经费资助;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成果获奖的学生给予奖励。

2.努力为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学校要在场地、器材、教室、实验室、图书资料等方面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必要的条件,创造良好的环境。要逐步创造条件,建设一批由学生自我管理、可供学生独立使用的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基地,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提供平台。要积极争取社会支持,利用社会资源为大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服务。

3.完善政策,充分调动教师指导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动员和组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是保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顺利实施并取得成效的关键。教师要认真履行教书育人的职责,主动承担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任务。学校对指导学生开展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取得成绩的教师,予以表彰奖励。

4.建立激励机制,引导广大学生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要进一步转变教育思想、教育观念,调整对学生的评价体系,把大学生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及其所取得的实际成效作为学生年度评奖评优的重要依据。对积极参加课外学术科技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的学生,要大力表彰奖励,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为其保送研究生等。

(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顺利开展

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组织领导,学院应成立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领导小组,结合实际,制定推进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措施和办法,建立以政策为导向,以活动为载体,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研组织为依托,以发现、培养、促进学生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和人才健康成长为目标的运行机制,推动我院学生课外学术科技活动的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朱德荣,常云朋.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课外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同电力教育,2011,19(012).

[2]http://www.people.com.cn/GB/paper39/13756/122

9496.html

[3]任小龙,陈晏辉,李波.大学生课外科技活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05(12).

[4]张跃聪.课外科技活动中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探索[J].高教论坛,2009(4).endprint

猜你喜欢

科技活动学术性创新思维
《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强化学术性和现实性并举
基于相关性分析的网页学术性算法研究
我国科技活动对中小企业发展促进因素及对策建议
黔东农村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的现状
黔东农村地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开展状况与调查研究
《军事历史》应以学术性为主
学术性要更加深化 知识性要更加丰富——《军事历史》1988年第1期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