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资本充足率监管下银行信贷风险分析

2014-10-27成明霞

北方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银行信贷

摘要:近年来,有关专家对美国金融危机的分析,总结出金融监管的过度放松和落后是导致全球金融危机的主要原因。因此,加强资本充足率监管对未来银行业的健康发展具有指导性作用,同时对我国银行业资本充足监管的相关研究更具有实用价值。

关键词:资本充足率;监管风险;银行信贷

中图分类号:F83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181-01

目前,有关资本充足率问题,逐渐得到了银行管理者及学术界专家的特别重视。随着资本充足率监管在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实施,有关资本充足率方面的内容严重制约了银行的信贷行为。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效应分析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简述

所谓的资本充足率监管,也称资本充足条件,资本充足率是指银行自身资本和加权风险资产的比率,它反映了商业银行在存款人和债权人的资产遭到损失后,能以自有资本承担损失的程度。根据定义的相关描述,想要提升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可以有两种途径,首先,可以采取各种可行方式来增加资本,主要办法有增发新股、配股、减少分红或发债,大多数银行选择发债,由于其他办法成本代价高且见效慢。另外,可以想方设法减少各类风险资产,大多数银行通常会通过压缩风险高、期望收益小的风险资产来进行。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研究概况

首先,国外专家学者通过世界各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建立有关模型及其相应的修改,可以分析总结出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的变化既有内因又受外部条件的影响,从而验证了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资本充足率和风险水平都会产生影响,同时认为资本充足率的提高可以减少银行的风险。另外,我国有关专家也认为对银行实施资本充足性监管可以有效降低银行破产概率,实施资本充足监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银行信贷风险,但由于我国对资本充足监管的长期有效性明显不足,导致其影响是短期、不连续的。

(三)资本充足率监管的效应分析

近年来,国内外学术界对有关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性的讨论逐渐升温,伴随着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的实践,经济学家对银行资本监管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证分析。想要判断资本充足性监管的有效性可以通过以下两个方向分析:观察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与不良贷款率间是否呈负相关,可以理解为要加强对资本充足性管制旨在要杜绝银行盲目投资高风险金融资产,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率之间呈反向关系,从而反映资本充足性管制的有效性。若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有效,银行的风险会有所降低,银行财务清偿成本现值相对下降,进而从总体上提高银行的价值。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与银行信贷风险的探析

(一)资本充足率监管对信贷扩张的影响

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取决于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水平以及资本监管严厉程度等因素。资本充足率相对较高的银行,其面临的资本监管的压力会较小,进而相对应的信贷也可以保持适度扩张速度,然而对于资本充足率水平相对较低的银行,其受到监管的压力会较大,其信贷扩张速度会大大降低。资本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方面如下:首先,在货币政策不变的情况下,当银行面临资本充足率监管约束时,信贷供求两方面的因素都会造成信贷紧缩,即引起直接的信贷紧缩效应。其次,对企业的贷款是银行信贷投放的主体,对银行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及其重要。当企业的经济景气时,企业资产净值的增加会降低企业在银行的融资成本,从而增加银行贷款意愿,导致银行信贷扩张,相反可知,可以导致银行的信贷紧缩。只有在银行不受资本充足率约束时,企业投资需求的上升才会导致信贷扩张进而刺激经济增长。

(二)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信贷风险的影响

首先,随着资本的增加,银行开始时降低自己承担风险的程度,当资本监管要求上升时,银行开始进入风险更大的领域,银行在提高资本充足水平的同时,资产风险也会相应提高。其次,有关资本充足率的监管强制迫使银行在危机发生时以自有资本承担相应损失,资本约束越严格,信贷越稳健,风险越低,即可以通过提高商业银行的资本要求,进而有效促使银行在资产选择中采取谨慎的投资行为,达到降低银行风险水平的目的。然后,其他专家学者认为资本监管要求与银行风险之间的关系不确定,认为风险和资本之间有显著的平衡影响,银行的选择具有多样性,同时还可以有上述两种影响,即资本水平与风险呈显著正相关和负相关。

(三)相关模型的建立

从银行实际运行机制来看,银行通过考虑资本与风险之间的变动关系,进而确定其资本水平和风险行为的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因此,在模型的设计过程中,应当充分反应二者这一内在的协同关系,在这里采用联立方程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在上述各式中:i表示第i家银行;j表示第j年;CAP为资本充足率

SIZE表示银行的规模;ROA表示银行的资产收益率

RISK表示银行的不良贷款率,STOCK表示银行是否上市

将可观察到的银行资本与风险水平的变化分为银行可自主调整的变化及外生因素所导致的变化,建立资本与风险行为的联立方程模型。假设银行不能同时调整资本水平与风险水平,根据局部调整模型,可以得到银行资本与风险的自主调整与目标水平减去前一期所能观察到的水平的差额呈比例关系。本文把资本充足率作为解释变量、用不良贷款率作为联立方程模型风险方程中的解释变量、采用总资产收益率作为银行盈利水平的代理变量、选用银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值作为银行规模的代理变量、我们使用银行现金及存放中央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来衡量流动性以及选用银行报表所公布的拨备覆盖率作为银行资产质量的代理变量。

(四)模型实证估计结果

针对三阶段最小二乘法的估计结果比二阶最小二乘法有效性,可以实现对联立方程中的所有参数同时进行估计,因此本文采用三阶最小二乘法对上述联立方程进行分析估计,估计结果如下几个方面。首先,银行风险承担行为与资本充足率监管的严厉程度存在负相关关系,其次,大股东制衡度与银行风险水平行为及其政府持股比例与银行资产风险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最后,针对面临资本压力的银行,其风险变动对资本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当系数为正数时,可以表明存在资本压力的银行风险变动与资本变动之间存在同向关系。

总之,在我国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关于资本充足率的监管相对于银行的经营效率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针对其产生的积极作用,银行必须要加强有关资本充足率方面的监管。

参考文献:

[1] 张梦乔.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监管[J].财税金融,2013,413(1):68.

[2] 李赟宏,李云雁.资本充足率监管对银行信贷扩张的影响[J].金融论坛,2010,177(9):10-11.

[3] 贺文峰.中国银行业资本监管与风险激励效应实证检验[J].2013,4:61-63.

[责任编辑:高 瑞]

猜你喜欢

银行信贷
新形势下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问题的研究
银行信贷的风险管理研究
中小企业融资问题研究
我国商业银行商业地产信贷风险及其防范研究
银行的信贷风险财务分析
新常态经济下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控制研究
基于风险防控的银行信贷审查审批建设思考
房地产周期与银行信贷关系的实证研究
银行信贷规模、结构、效率与产业结构互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