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提升策略探讨

2014-10-27陈淑华

北方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提升素质会计人员事业单位

陈淑华

摘要:在当今的知识经济环境下,理财观念逐步加强,事业单位等机构对于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要求也在逐步提升,需要会计人员具备高质量、高效益的财务管理能力,因此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从业人员素质与专业技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从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业务素质现状入手,旨在探析如何提升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

关键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提升素质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137-01

一、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意义

会计人员的基本素质在会计工作具体运行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事业单位中,基础性的会计工作比较多,事业单位的财务收支也已经从传统的简单收支工作扩展到社会宣传、社会培训、综合演练等诸多方面。随着会计基础工作内容的复杂化,会计工作具体事务难度也随之提升,传统的工作方式和工作效率就很难满足现阶段的工作要求。另外,财务管理的职能细化要求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不断提高,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化操作更高。一些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个人素质不高,会计基础工作管理混乱,这些归根到底是会计人员的管理能力和管理意识差。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会计人员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业务素质,才能真正的提高会计基础工作的质量。

二、当前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业务素质的现状

随着事业单位部门的不断细化,涉及到每个部门的财务工作任务量就会增多,需要的会计从业人员也在不断增多。事业单位对于会计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没有企业单位要求的那么高,也就是说从事事业单位会计行业的人员门槛比较低,这就造就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和技能水平有限。整体上看,我国的会计人才还比较匮乏,从事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的整体素质也不均衡。从2013年5月份的初级会计职称统计显示,较上年同比增长10.3%,其中初级资格是112.8万人,中级资格60.1万人,大专学历是79,6万人,本科学历事54.7万人,本科以上是35.6万人.从近几年的会计从业资格人员的统计中可以看出本科以上学历人员累积占有不到12%,可见我国高学历的会计人员相当匮乏,在会计工作的实践中,财务管理不规范,工作效率低下等现象普遍存在。

在我国从事会计工作的人数本身并不多,随着国际经济一体化,包括外企在内的企业数目在不断增加,要求财会的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会计业务能力要求也越来越高,拥有高级会计资格证书的会计人员更是非常紧缺,自然也是非常受企事业单位的青睐的,有的会计从业人员可能要身兼数职。而当前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低学历层次多,高学历层次少;非经济类的会计多,专业财会的会计少;半路出家学习会计的多,受过专业培训的少;非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多,会计专业技术职称的少;会计业务水平一般的多,复合型会计人才少。特别是在基层事业单位中,由于单位规模小、人员少、经济事务琐碎、薪资待遇也不高,要求从事基层事业单位的会计人员的知识学历和专业水平就比较低,业务能力要求也会降低,可能对于一些会计人员来说还要身兼数职,甚至会计工作只是作为一种兼职。对于大部分的财经院校的会计专业毕业生一般选择薪资福利更好的企业单位。因此,只能从非财经类的在职人员中选择担任。

会计职称晋升比较难,必须经过全国的统考,参加相应的会计技术职称考试也较难。另外职务提拔难,特别是在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出成果相当难,社会影响面小,从行政、人事的晋升任用上,选拔会计人员的机会比较少。另外,会计在岗人员进取心不强,学习重要技能的氛围不强,加之事业单位日常的会计事务繁多,会计只要做好本职工作就满足了,同行业的竞争观念不强。

由于从事会计行业人员的整体学历不高,受教育的水平有限,存在着思想道德素质方面的一些问题,比如责任心不强、工作热情低、原则性不强、法律意识淡薄,对于某些在岗会计人员,职业道德素养缺乏,职责工作不认真,工作贪图简单,钻政策的空子造成会计核算工作不规范和违法操作,这些现象仍旧存在,严重的影响到会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三、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素质的建议

(一)加强理论业务学习,不断提高综合素质

随着事业单位职能的不断细化,对财务方面的管理要求提高,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会计理论知识和娴熟的会计实务技能,同时要熟练掌握与懂得有关的财政税收法律等知识,以及关注新政策的实行引起的财务细节上的变更。目前,大多数基层事业单位会计人员本身专业知识面就比较狭窄,专业外的知识了解也不够充分,自身的业务素养比较欠缺。因此,会计从业人员除了积极参与上级部门组织安排的教育培训之外,还要树立自主学习新知识的强烈意识,在工作之余不断地学习新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在工作中要认真踏实,规范严谨,财务管理和预算管理要做到清晰透明,科学真实。

(二)加强会计人员道德教育,树立正确的职业道德观

近些年,财会人员伙同企业高层或其他金融机构,通过虚报、隐瞒、造假等手段偷税漏税的案例频频报道,会计失真现象也在基层事业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会计人员的道德水准遭到质疑,因而,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思想道德教育就显得非常重要。“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坚持准则,不做假账”,这是对会计从业人员的基本要求。但是仍然有不少会计人员面对利益的诱惑,无视法律法规和制度,参与制假造假,导致会计工作秩序混乱,会计监督弱化,给国家和单位造成重大损失。作为一名会计从业人员,首先要确保会计工作内容的真实性和有效性,要合理规划单位的日常支出预算,尽量给单位集体节约成本,减少不必要的浪费。会计人员不仅业务能力要过硬,还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廉洁自律,不提供虚假、不真实、不合法或记录不正确的会计信息,要敢于同违法行为作斗争,保护国家单位的合法权益不受损害。

(三)参与管理,注重协调

在事业单位中,会计人员可以间接地参与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参谋,为管理活动贡献自己的力量。基层会计人员应该运用自己掌握的会计信息和会计方法,积极为管理决策领导出谋划策,优化单位内部的管理,提高自身参与管理的价值。会计是单位经济事务的交汇点,是领导和员工的连接处,是各项经济政策的监督者,在单位管理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个好的会计不仅要拥有熟练过硬的业务素质,还要拥有坚强的组织协调能力,正确处理好与本单位各职能科室,领导以及同事之间的关系,善于解决财务公共支出预算等问题,对于各部门的预算要做到公开透明,确保会计工作顺利进行。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和社会形象,积极主动地做好各项服务管理工作,对于员工意见以及工作上的问题,能够及时的向上级领导反馈,督促相关部门及时解决问题,使各项工作更流畅的开展。

提高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素质是适应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针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因素,除了要加强思想重视和制度创新,还要充分提高会计人员的独立性,发挥他们的财务监管作用。建议地方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将会计人员的工资、考核等工作与事业单位管理系统分离开来。作为会计从业人员不仅要掌握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还要兼修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思想品德,只有业务素养和职业道德协调发展,才能算是合格的会计从业人才,才能为全面提升事业单位会计工作做出贡献,实现个人价值。

参考文献:

[1] 熊靖菊.浅析事业单位会计监督的问题与对策[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3(6):76-78.

[2] 王燕成.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J].经营管理者,2011(14):217+219.

[3] 王培云.浅谈事业单位会计人员队伍建设[J].中国总会计师,2013(12):81-82.

[4] 朱一飞.论当前提高会计人员素质的有效措施[J].财经界(学术版),2012(10):162-163.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提升素质会计人员事业单位
财政部:严重失信会计人员将被列入“黑名单”
会计人员信用档案建设酝酿启动
我国将建立会计人员诚信档案
试论如何增强企业会计人员综合素质
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策略
浅论新课程下化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
重视数学思维培养,增强思维的敏捷性
舞蹈素质教育对大学生自信心培养的研究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