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财务管理的误区对企业之影响

2014-10-27张丽萍

北方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财务风险误区财务管理

张丽萍

摘要:企业管理的现代化带来财务管理的备受重视,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使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方法、技术,配备了高端的电子设备,这的确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管理问题依然复杂多变,笔者从管理的几个误区谈起,希望通过分析为提升企业财务管理减少一些问题。

关键词:财务管理;误区;财务风险

中图分类号:F2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134-01

企业管理现代化的今天,财务管理作为企业运转的重要环节备受重视;财务管理甚至成为了部分企业的管理核心。对财务管理的重视使企业引进了先进的财务管理理念、方法、技术,配备了高端的电子设备,这的确为企业财务管理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升。但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依旧令人担忧。这是因为众多企业及其经营者对财务管理的认识上存在误区,生搬硬套、断章取义,致使财务运行状况不佳、风险加大甚至导致企业破产。本文通过对企业财务管理中几个误区的分析,使企业管理者和财务工作者认识到自己在财务管理中的问题,改善管理,控制企业财务风险。

一、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误区

(一)误区一

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部分企业管理者不能正确理解财务管理信息化,片面地认为会计电算化就是财务管理信息化;其实二者存有根本的区别。财务管理信息化是运用现代科技并结合最新管理理念所形成的财务管理方式,主要内涵是:财务管理信息化以现代科技、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基础,以目标管理和预算控制为核心,集合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经营决策于一体的集成型信息系统;会计电算化是指运用计算机技术统计和管理预算、决算和帐目统计等。可以说会计电算化只是财务管理信息化的一个部分。

(二)误区二

“零库存”就是仓库中没有物品存放。“零库存”的目标不是绝对的库存为零,而是在贯彻成本管理,提高物资流动、避免库存成本浪费、提升效益,使库存处于最优化、最经济的状态。对于企业来说,要根据不同的生产经营模式和环境做好物资流动管理,最大程度提高资金流运转效率,控制成本。

(三)误区三

成本就只是生产资料部分。以现代企业管理的成本理念来看,物质资料只是企业生产成本的一部分,管理成本、人力资源,同时还包括产品的制造成本、设计成本、产品的使用成本、维护保养成本和废弃成本、企业战略成本等一系列与产品有关的所有企业资源的耗费,还有更重要的时间成本。

(四)误区四

风险控制就是消灭风险。风险控制的管理理念自引入之日起就被许多的管理者曲解,认为风险控制就是做到没有任何风险发生或者是把风险消灭在萌芽状态。其实不然,风险贯穿于企业生产经营的系统之中,任何环节都有风险的存在,风险控制并不能消灭所有的风险,只是在能力允许的范围内减少风险成为损失的可能性,也就是说风险控制的核心是减少或者消灭损失。这就如同保险,保的不是风险不发生,而是风险发生之后尽量不损失或者弥补损失。

(五)误区五

财务管理就是管理财务账目和资金。这应该是财务管理中最根本的问题,也是困扰财务管理和企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问题。财务管理绝不是简单的资金、账目、成本的管理,它在现代企业管理中应该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作为企业管理的核心也不过分。财务管理应该是统筹企业中全部的资源,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根据生产经营的环境和实际,调配控制生产流程和资源,达到最大化的盈利目标。这是当下环境对企业的要求,更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以上问题是笔者在具体管理中发现的部分问题,这些问题的妥善解决将为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大大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水平,是财务管理真正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和支撑。要解决问题就要辨析问题的根源。

二、问题分析

(一)第一个误区是对财务管理概念的偏差

对现代管理思想理解有误,是人的问题,同样也是企业自身的问题,这表明企业管理人员并没有从深层次学习、了解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理念,没有树立正确的管理思维,断章取义,以偏概全;同时,也是片面追求形式,而忽视实质。技术和思想不配套,使用者没有正确掌握和使用工具的能力。管理工具和方式需要在一定的管理思想指引下才能发挥最大的作用,形成管理学效益。

(二)第二个误区是关于“零库存”的概念

在管理中的运用并不是从现在才开始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们试图通过统一调配生产资料来实现物尽其用,本身也就包含了生产资料以最佳状态流转的要求和目的;反观当今的“零库存”,不难看出个中概念只是把运用范围缩小到了单个企业,把管理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生产经营环境和元素;所不同的是,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更容易把全系统纳入管理,把各因素更合理、科学的调配。其核心是技术的手段的应用和尽量多的信息整合、分析和反馈调整。这要求的是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极高的技术运用能力。

(三)第三个误区是成本管理范围的理解和认识

成本控制本身就是一个发展的概念,最初的成本控制的确是从生产资料和人工成本开始的,随着社会发展,经济社会环境逐步发生变化,企业管理不断创新,为适应企业发展需要,成本管理的概念逐步拓展和更新。我国的成本控制理念,来自管理引进。引进者受到时代、认识水平等多方面的制约,未必就能够把正确的理念和管理方法做真实的再现引进;企业运行的环境不同,管理的理念和方法也不能相同,生搬硬套、削足适履的管理引进,把成本管理扭曲化;解决这个问题,关键在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和实事求是地按照企业和社会环境的实际取用最合适的管理方法,并加以融汇和革新。

(四)第四个误区是风险控制与企业损失的避免

风险管理是行为,避免损失是结果。我们没有办法也不想完全消灭风险,这是客观的实在。我们的目的是企业不因风险是存在或发生而蒙受损失。自风险管理引入企业管理以来,风险控制与财务管理方面的研究文章不可胜数,许多人都在关注如何消除风险,同样也有很多人关注如何减少损失,具体的做法因个案而别,具体的原则是:用科学手段预估风险,通过过程控制降低风险发生的概率,通过技术手段减少损失;常用的方法有:降低风险法、分散风险法、转嫁风险法、缓冲风险法、回避风险法、分割风险法等。

(五)第五个误区是财务管理的范围

最初的财务管理是资金管理、账目等基础性管理工作,随着企业的发展和社会经济的进步,财务管理向纵深发展,其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过程控制实现管理的精细化,通过分解管理环节实现管理的深层次;二是通过范围的拓展,实现管理的综合化和统一化,财务管理随着企业发展的需要逐步形成以财务管理为核心的综合管理体系,涵盖整个企业的内部和外延。通过对比不同规模的企业我们不难发现财务管理其实是要和企业发展相适应的;也就是说整个企业管理随着企业的发展而发展,否则就是企业的灾难。

三、解决问题的建议

通过分析我们不难看出,企业财务管理的实质是通过管理实现利润的最大化,这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根本。要实现这个目的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摒弃陈旧观念,接纳新思维,依据实际情况制定管理方式,选用或培养适合的人,引进或创新技术手段,贯彻执行预定的管理方案,并根据实际信息反馈最初适应性调整,严格过程控制,达到盈利目的。企业是因人类经济行为而组成的集合体;财务管理说穿了就是人的管理和对人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提升人的整体素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作用将收到不可估量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屈 艳.企业财务管理探讨 [J].经营管理者,2012(13)(2).

[2] 金 阳.现代企业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对策 [J].管理世界,2013(11).

[3] 李厚元.我国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J].经济论丛,2013(3).

[4] 何玉冰.浅议企业财务风险的控制与防范 [J].现代商业,2012(5).

[5] 马德宝.信息化系统软件在企业财务管理中的应用 [J].财会园地,2010(1).

[责任编辑:张 伟]

猜你喜欢

财务风险误区财务管理
医院财务管理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公路施工财务管理和成本核算
新会计制度对财务管理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财务专业视角下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培养
圆锥曲线学习中的六种误区
关于野生动物行为的5个误区
解析几何常见误区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