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财务报告分析方法的改进

2014-10-27李永鹏

北方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分析

李永鹏

摘要:财务报告是指企业反映其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财务文件。现有的财务报告分析体系不能很好地适应会计环境的变化和发展,有一定的局限性。FSAB和IASB都认为,财务报告的趋向是决策有用性。现有财务报告分析的局限性,大大降低了财务报告的决策有用性。通过对现有财务报告的局限性的分析,进而提出财务报告分析的改进措施,是对改进现有财务报告分析体系的有益尝试。

关键词:财务报告;财务分析;公允价值会计

中图分类号:F22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092-02

一、问题的提出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制定实施的各种规章制度影响着财务会计体系走向。FASB在1978年的第一号财务会计概念系统里就表达了财务报告的目标;随后在1984年,FASB重新提出财务报告的框架结构,构成了完整的财务报告体系。

英国特许会计师协会(ICAEW)提出了财务报告体系四大缺陷:一是与业绩预测和充分计量存在差距;二是仅重视盈利过于单一;三是重视利润而轻视现金流量情况;四是财务报告模式缺乏前瞻性,对使用者帮助不大。1994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的“改进企业报告—面向用户”报告,提出了对传统财务报告的改进建议。Miller和Bahnson(2002)比较全面的阐述了财务报告的缺陷。2008年,IASB与FASB在 《关于财务报告目标和质量特征的征求意见稿》中,对财务报告目标进行了详细的阐述;IASB与FASB在2010年的《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中详细地阐述了通用目的财务报告所要涉及的一系列要素;谢诗芬(2001)提出的观点认为计量问题是财务会计的核心问题;葛家澍、陈少华(2002)在表述了一系列会计基础理论的前提下,提出了我国财务报告改进的十三点建议。董旭(2013)对如何改进财务报告体系提出很多建设性的意见,包括提高投资者对财务报告的信任程度等;从现有文献分析来看,财务报告体系主要存在以下不足:一是财务报告分析理论体系不全面;二是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三是定量分析指标未能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二、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分析的局限性

(一)财务报告分析理论体系不全面

1.重视技术分析,而脱离环境、经营活动的相关分析

在目前的财务报告分析方法指引下,财务报告分析体系表现出不足,重视技术分析即运用一些财务指标,脱离公司或企业所处的经济环境、相关经营活动而进行的片面分析。经济环境分析,影响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宏观环境要素包括宏观经济环境、行业发展状况、国家政策的分析等,而过多地将视角集中在财务指标上,就会形成财务分析的盲点即将财务报告与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相割裂,导致分析结果与真实情况相脱节。举一个简单的例子,某公司2012年度净利润为19052.81万元,若仅从财务报告出发,只是报表分析出的企业经营成果,未反映出环境、经营活动等外部因素的作用效果。事实上,根据上述分析,企业的发展能力在逐渐减弱,显示公司发展后劲不足。因此,若想清晰的了解财务报告数据说隐含的真正意义,就必须重视宏观环境与相关经营活动的全面分析。

2.重视财务数据指标分析,忽视战略分析

公司的财务报表可以为信息使用者提供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但只是一种历史性的静态资料,呈现出企业在过去的一个时间段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如果投资者仅以这种历史性的数据作为投资决策的全部依据,而不是将财务报表与其他报表中的数据或同一报表中的其他数据相比较的话,就会丧失决策有用性。比如在一家公司财务数据的产权比率分析当中,2013年为2.16,2012年为1.93,反映企业的负债相对股东权益在增加,这种增加可能是管理层进取的财务战略的体现,但是具体效果要结合整个公司的战略来分析。所谓的战略分析,是立足于企业现实情况,通过企业内部和外部所处的环境,可以定性地分析企业经营管理活动所处的阶段,使企业的财务会计分析契合企业管理现实。战略分析在财务报告分析体系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3.决策有用观没有很好地体现

IASB和FASB都赞同,会计信息的目标是决策有用性,若公司提供的会计信息是决策有用的,则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既要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又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然而由于会计信息的计量基础是历史成本而不是现实成本,所以会计信息反映的是过去的静态的会计信息,而不是基于未来的动态的会计信息。要改变这种会计信息的局限性,会计的计量方式从历史成本计量转向公允价值计量就是大势所趋了。

4.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非财务信息是指以非财务资料形式出现与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信息资料,它客观存在于经济系统的信息传递过程中。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发展,货币计量这一核算前提也开始出现一些争议。现行财务报告多计量有形资产,但一些有用信息却难以在财务报告中用货币计量。南京新百公司是一家老店,拥有良好的商誉和口碑,但财务报告是无法列示这种无形资产以及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原材料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方面的信息,而恰恰是这些会计报告中无法披露的信息对预测和披露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5.预测性信息不足,缺乏前瞻性

财务报告计量模式是建立在历史成本会计计量的基础之上的,反映的是过去的会计交易和事项。但是,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受众更加关心的是基于过去资料而对企业未来发展做出的预测,即前瞻性信息。一家公司披露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根据有关证券法规要求,需要在招股说明书、上市报告书中披露盈利预测信息,年度报告尚不要求企业编制下一年度的利润预测。因此,站在信息使用户者角度而言,相较于历史信息,企业未来经济活动的预测性信息更有价值。因此,应注重披露有利于信息用户做出决策所需的预测性信息。

6.对于风险信息的披露不够充分

在实际的财务报告中很少有公司主动地披露有关风险方面的信息,对于这样的信息披露不充分,明显不利于投资者的判断,不能全面准确地进行投资决策。

(二)定量分析指标未能准确反映公司经营状况

财务报表的分析结果只是对公司财务的历史数据的反映,并不能准确地表明现在和未来的情况。但通过这些量化指标,分析者可以根据积累的经验值及规律性的对企业的现在和未来进行评价与预测。但企业状况是方方面面的,不只是通过量化分析而得到的财务报告结果,还包括一些不容忽视的无形资产,如人力资源、文化、技术创新、品牌和智力因素等,对企业进行适当定性分析也是很有必要的。

1.各项指标缺乏统一评判的标准

指标比较需要统一评判的标准,有比较才有鉴别。如指标会因企业所处的行业及时期不同会有差异,在财务比率分析中,缺少行业标准比率,这使这项分析无参考标准,无法衡量企业在本行业中所处的地位,无法下结论。

2.对非量化指标没有披露

企业在进行财务报告分析时忽略了一些难以量化的指标,从而造成了一定的局限性即无法全面准确的分析企业真正的情况。例如,南京新百公司的人力资源、文化、技术创新、品牌和智力因素等,对公司而言是非常重要的资产,但是由于会计计量的局限性,无法在会计报告中予以披露。一家公司所处的宏观环境、所处行业、微观环境(公司经营战略、财务报告数据及相关指标等)会计报表是无法准确表达出来的。若仅从技术指标层面进行分析,这样的数据分析只能是就报表分析而分析,其结论是不可靠的,也不符合决策有用性。所以,不能脱离了环境、战略、相关的经营活动及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而进行财务分析,只有结合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行业、微观环境的财务分析分析才能提供详实准确的信息,才符合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

三、财务报告分析的改进

(一)改进财务报告分析方法体系

财务报告是指企业等会计主体对外提供的会计文件,它主要反映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等信息。由此可见,财务报告分析的意义是非常重要的,建立一套相对科学的分析体很有必要。

1.经营环境分析

企业营业环境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要素主要包括社会、经济环境等;微观环境要素主要是行业的环境要素,包括市场需要的因素,供给因素,竞争因素。这些因素是把双刃剑,运用的好坏会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企业的经营状况好坏,所以应重视经营环境分析。

2.预测分析

预测分析可以为企业以后的发展规划提供各种信息,并对企业未来总体变化的趋势、性质提供关键信息。它是财务报告分析体系中必不可少的后续环节。

3.决策参考

公司提供会计信息坚持决策有用观,则公司对外提供的会计信息既要符合法律规范的要求,又要满足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投资的目的是资产的保值和增值。投资就意味着风险和收益并存,投资者在做出决策之前需要全面了解公司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以及其他有用的会计信息。因此按照“决策有用观”建立的财务分析体系将更有助于投资者的使用和借鉴。

(二)重视非财务信息

现行财务报告多计量和报告有形资产,但一些有用信息比如非财务信息却难以在财务报告中用货币计量。由于非财务信息是在会计法律法规之外,它的规范性远不及财务信息。在财务报告分析中应当考虑披露重要的非财务信息,这样有利于信息使用者全面评价及预测公司将来的发展趋势。非财务指标包括技术目标,技术创新、人力资源管理、原材料的来源及产品的销售渠道等内容。

(三)对财务报表附注的披露予以改进

财务报表附注是为了便于财务报表使用者理解财务报表的内容而对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编制依据、编制原则和方法及主要项目等所作的补充说明和解释,是财务会计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

无论IASB还是FASB都赞成,会计信息的趋向是决策有用性。为了满足决策有用性的会计目标,就会计信息披露而言对财务报表提出了新的要求,充分披露财务报告附表及附注具有重大意义,因为这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有助于形成其与财务报表主表的不可分割性;有助于满足报表使用者更全面了解企业状况的要求;有助于缓解财务报表信息披露压力;有助于增强财务报告体系的灵活性等。

参考文献:

[1] Miller.Paul,R.Bahnson.高质量财务报告.阎达五,李勇等译[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189-195.

[2] FASB Steering Committee,Improving Business Report:Insight into enhancing voluntarily disclosure,Business Report Research Project[R].2004:4-6.

[3] 任世驰,罗绍德.IASB与FASB通用目的财务报告的目标述评[J].会计研究,2011(9):7-9.

[4] 任月君.我国财务报告改进面临的问题及总体建议[J].东北财经大学学报,2010(4):8-10.

[5] 葛家澍,陈少华.改进企业财务报告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2:11-15.

[6] 董 旭.改进型财务报告保险制度探究[J].会计之友, 2013(29):10-13.

[7] 陈若晴.财务报表分析方法及其改进[J].财会月刊,2010(10):11-12.

[责任编辑:方 晓]

猜你喜欢

财务报告财务分析
企业内部财务报告体系设计与应用
论政府综合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论政府部门财务报告审计本质
国际财务报告准则基金会发布2017袖珍指南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西安饮食股份有限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统计相对数在财务分析中的应用研究
浅谈企业如何实施财务预警分析
试论财务分析在企业经营决策中的作用
陕西煤业偿债能力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