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省中小微企业内源性融资问题浅析

2014-10-27羊艳王文利

北方经贸 2014年9期
关键词:中小微企业甘肃省

羊艳 王文利

摘要:中小微企业在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但其在发展过程中也出现了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最为关键的就是内源融资问题,它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小微企业与我国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所以,改善与完善我省中小微企业的内源融资问题,对于促进中小微企业的健康成长和确保国民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甘肃省;中小微企业;内源性融资

中图分类号:F279.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4)09-0061-02

内源融资是指公司经营活动结果产生的资金,即公司内部融通的资金,是企业不断将自身的留存收益和折旧转化为投资的过程。内源融资在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是成本最低、风险最小的融资渠道,是企业资金的重要来源。中小微企业在不断发展中内源融资显得越来越来重要,但是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一、甘肃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现状

在发达国家,内源融资比重一般都超过融资的一半以上。据美国独立企业联合会对其中小微企业融资方式调查,中小微企业资金45%来源于个人储蓄。而我国目前关于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方面官方数据很少。2006~2008年国家发改委中小微企业司发布的中小微企业发展的相关报告中没有提及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问题。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比例过低意味着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匮乏,这点在甘肃尤其突出,融资成本过高,债务负担过重,中小微企业自我积累的融资机制难以形成,降低了中小微企业抗御融资风险能力。

二、甘肃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现状存在的主要原因

(一)自身内部经营管理不强,盈利能力较弱,内源融资源头不畅

1.产品、技术、市场创新能力弱

甘肃省众多中小微企业普遍存在产品结构不合理、产品技术含量低、质量不过关等问题使产品缺乏相应竞争力,再加上不注重新市场开拓,市场占有率必然不高。

2.财务管理能力低

表现在:一是缺乏严密的资金使用计划,内部资金调度能力弱,资金营运能力不强,重视利润而忽视现金管理,资金利用率低,二是不重视财务管理,未建立有效财务管理体系,把财务管理工作视为可有可无的工作;三是缺乏高素质的财务管理人才。

3.管理层缺乏科学决策能力

许多中小微企业重大决策由企业主决定,决策不民主,没有形成一种良好的决策机制,缺少科学的可行性分析,使企业陷入困境。

(二)自我积累意识差,对内源融资缺乏认识

1.对内源融资重视不够

很多企业很少考虑利用自留资金经营补充资金的不足,经营缺乏长期经营思路,在内部利润分配中存在“重消费、轻积累”的短期化倾向,不注重自身积累,企业发展难以为继,其生命力不能持久。

2.缺乏折旧意识、折旧率过低

企业利用折旧进行内源融资的可能性小主要由于折旧率低,自留折旧资金少,不少企业甚至无足够资金用于维持简单再生产,更无法对设备进行更新改造。

(三)中小微企业财税负担重

1.宏观税收负担重

近几年,国有大型企业大多处于亏损状态,2011年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为470.48亿元,2012年国有企业亏损补贴为564亿元。而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我国财政收入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同期GDP增长速度,说明国有企业对财政收入的增长贡献能力有限,财政收入快速增长并非建立在国有大型企业快速发展基础上,其主要负担落在中小微企业等主体身上。

2.现有税收政策不利于中小微企业增强内源融资

近年来,政府出台了一些针对于中小微企业的税收政策,但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税收优惠对象不是直接针对所有中小微企业,而且多以所有制形式为划分标准,占绝大多数比重的私有中小微企业被排除在外;二是税收优惠政策比较凌乱、缺乏系统性,而且由不同的部门负责实施,对中小微企业的促进作用有限。2003年1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微企业促进法》虽然在税收优惠方面做出了规定,但也仅是一个法律框架,缺乏具体的实施方案,中小微企业很难利用税收增强内源融资的能力。

三、增强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强中小微企业内部经营管理能力,提高资金利用效率

1.加强产品技术的创新和市场的开拓

运用科学定价和营销策略,拓展产品的潜在市场。通过建立适当的销售渠道和服务体系,增强销售能力,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2.挖掘企业内部资金潜力

一是降低成本以增加潜在利润,增强企业内部融资能力。二是加强资产管理,使其占用的资金更加合理化。三是提高资金周转速度,使其可变资本的利用率不断提高,节约资金。四是减少企业资产及时变卖,实现企业资源的再分配,优化资产组合,从而达到专业化程度,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水平。五是加速折旧,降低固定资产使用风险。

3.提高企业经营管理层的素质、形成科学的决策机制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不断地提高企业管理水平,企业管理水平的高低决定着企业发展的方向与持续经营的时间。如何提高企业管理水平,是企业应予以高度重视并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管理者的正确决策决定着企业各项工作的成功与否,企业重大经济问题的决策对企业日后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二)完善财务制度,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1.重视财务管理,引入财务管理新模式

规范财务管理体系,规范财务管理制度,这是按新《企业会计制度》的要求,促进企业的持续循环发展的方式之一。

2.注重营运资金的管理

加强信用管理,减少坏账损失,利用现金预算表和资金调度表做好现金管理;加强存货管理,减少资金积压;避免借短期资金长期的投资使用。

3.加强融资管理的财务协调

在营运资金方面, 中小微企业要更处理好资金的结构性短缺问题,与大企业相比更应稳健理财,“以筹定投”。在收益管理协调上,既要努力增加收益,又要在收益分配中为积累财力做准备 。

4.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素质

如企业具备相应条件,应当引进优秀的财务管理人才,如尚不具备条件,则可以借助独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外提供的一些专业服务。

(三)合理避税,减少税收支出

一方面要研究相应的法律知识,特别是与税收相关的税法知识,寻找合理避税的可能;另一方面要用足税收优惠政策,尽可能利用合法的税收优惠政策为自己合理避税。这些避税措施必须建立在不违反有关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否则就会得不偿失。

(四)政府的大力支持

1.通过财税政策支持以增强其内源融资能力

一是降低税率。如降低中小微企业营业税、增值税等流转税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对于小企业而言,所有内源性的融资,实际上是小企业资金来源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大的金融环境很难以在短时间内改变大金融机构主导的金融体制。我们可以试图通过很简单的减税方式,增强小企业的内源性的融资能力。前段时间政府也出台了一些措施,降低中小微企业的增值税、营业税税率。这个方面实际上还可以做更多的更有力度的工作来推进这个事情。

二是进行税收减免。为鼓励中小微企业对外出口,政府对中小微企业在初创期的发展以及产品与服务的出口等方面,有着一定税额的减免政策。

三是提高税收的起征点。提高营业税、所得税的起征点,可以减少起征点以下的企业的营业税和所得税税收。

四是提高固定资产折旧率。

2.政府采购项目倾斜于中小微企业

近年来国家的政府采购支出直线上升:2008年为5990.9亿元,2009年为7413.2亿元,2010年为8422亿元,2011年为1.13万亿元,2012年为2.28万亿元。甘肃省相关部门应当明确向中小微企业的采购份额。这样可以缓解中小微企业产品销售的困难,增加中小微企业的获利能力,为内源融资提供资金来源。

(五)推进中小微企业积极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形成企业自我积累能力,成为市场真正主体的关键是产权是否明晰,现代企业制度是以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为条件的新型企业制度,推进中小微企业产权改革,通过适当的方式,真正建立适应市场经济竞争需要的、产权明晰权责明确的现代企业制度为中小微企业增强自我积累意识提供了源动力。

参考文献:

[1] 韩 鹏.中小微企业增长与内源融资、内源融资现金流的敏感性的研究[J].金融论苑,2010(6).

[2] 冯银波.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和间接融资现状分析[J].学术理论,2007(7).

[3] 吴庆念.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的渠道和模式研究[J].企业经济,2012(3).

[4] 黄东坡.我国中小微企业内源融资问题探讨[J].财务与金融,2008(4).

[5] 刘文芳.解决我国中小微企业融资难对策探讨[J].财经界,2011(1).

[责任编辑:庞 林]

猜你喜欢

中小微企业甘肃省
铜奔马
席晓辉作品
2017年度甘肃省三八红旗手(集体)名单
Love and Responsibility Connect Three Generations
金融支持新疆中小微企业发展问题研究
论中小微企业融资困境的应对路径选择
浅析中小企业财务压力及策略
试论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我国民营银行发展的风险及防范研究
中小微企业在四板市场的融资方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