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2014-10-26陈建峰

体育研究与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指标体系权重矩阵

陈建峰

自主(autonomy)一词源自希腊文“autonomia”,意思是自治、自治权及自由等[1]。而体育自主学习是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生在教师必要地指引、辅导和帮助下,自己确定学习目标、选择学习内容和方法、监控学习过程、评价学习结果的学习[2]。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委员会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中提出:“新的教育精神使个人成为他自己文化进步的主人和创造者,自学,尤其是帮助下的自学,在任何教育体系中,都具有无可替代的价值[3]。2002年教育部颁布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明文规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应具有自主选择课程内容、自主选择任课教师、自主选择上课时间……提高学生自学、自练的能力”[4]。文献显示[5—8],虽然体育自主学习受到国内诸多学者的关注,但是研究的侧重点仍然偏向于体育自主学习的内涵、能力、影响因素和调查研究等方面。多数研究者借助体育自主学习量表进行理论分析和干预研究,而没有把体育自主学习纳入教育评价目标之中,缺乏相应的评价指标体系和体育教育实践指导性。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不但能改进学生的体育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质量,还能对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教学和管理工作的改革提供借鉴。

1 指标体系的理论分析

自我设计。迪金森(Dickinson,1992)认为[9]:自主学习即学习者能识别教师的教学目标。他们知道该学什么,知道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并且重新构建教师的教学目标,以满足自身不断变化的需要;西方著名的自主学习研究者齐莫曼指出,学生有效地管理、安排计划好自己的学习时间,是自主学习者应具有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特征。即学生在进行自主学习之前,首先要明确学习目标,制定学习计划,激发学习动机和兴趣。

自我监控。Holec(1985)指出[10],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对学习进行管理的能力,包括确立学习目标、自我监控和自我评价等。自我监控是指学生在克服身心障碍和监控学习的过程中,学生自己对学习场所、学习材料、学习时间等外在环境因素以及学习习惯和学习情绪等内在因素进行的调节和控制,使之朝着既定的学习目标努力。

自我评价。Chamot& O’Malley(1990)[11]研究显示:完成一项任务后,应该给学习者一定的时间来反思学习活动并评估他们在完成学习任务时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还要给他们足够的时间来评估当初制定的学习目标是否完成。自我评价是指学生通过对学习目标和练习过程、学习方法与效果等之间契合程度进行评价,帮助学生思考自己到底期望从学习中获得什么,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让他们对练习或比赛结果作出奖惩的客观评价,从而有利于个体更好地了解自己、把握学习规律,为以后的自主学习奠定基础。

创新与运用。吴本连(2012)实验研究表明[12],体育自主学习对培养大学生学习表现难美性项群的创新能力具有独特的价值。而学生的体育自主创新不仅仅是狭义的发现和创新,更是一种综合素质、一种学习能力,包括具备创新学习的精神品质,有独立思考的勇气以及学习技巧、学习方法、学习手段的创新和科学制定健身(运动处方)、娱乐、正确处理运动损伤的能力,能将所学的体育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未来职业发展中等等。而这种能力既是体育自主学习的目的,又是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具体表现。在体育自主学习中,只有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自我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让学生在体育自主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学习,才能培养大学生养成终身体育锻炼的习惯。

2 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

2.1 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

(1)评价指标的全面性。全面性原则要求指标体系能够全面反映体育自主学习内容和结构整体性,突出重要指标。而指标体系的全面性原则并不排除对于一些反映枝节问题的指标予以删减,以确保指标体系的简约化,做到不重不漏。

(2)评价体系的客观性。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要把相应的评价理论与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实际状况结合起来进行评估,全方位进行客观分析评判,以确保评价体系具有客观性和真实合理性。

(3)评价过程的可操作性。自主学习评价体系中的各种评价指标要充分考虑到自主学习评价有别于其他学习评价的特殊性。对学习的各个方面都能让学生自觉地做出选择和控制,设计出符合实际的评价过程。

(4)评价指标与目的一致性原则。设定的评价指标要与评价的目的相吻合,即能够达到我们预期的评价目的,并通过多次评价的结果来评断学生的发展方向。

2.2 评价指标的筛选过程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的筛选,是构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重要环节。依据研究需要,笔者对常州大学、南京信息学院、常州纺织学院、常州工程学院、常州轻工业学院等从事体育教学、运动训练、学习评价和教学管理的40位一线体育教师进行了访谈,并向10名专家学者进行了咨询。同时设计出专家咨询表,并对指标内容进行了两轮咨询。运用专家咨询法和层次分析法对初步选定的评价指标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下面是对专家咨询结果的可信度分析:

(1)专家意见的一致程度。协调系数是指专家组中各专家彼此间对每项指标给出的评价意见是否存在较大分歧。通过两轮咨询后,分别计算一、二、三级指标专家意见协调系数,分别为0.917、0.901、0.891,均较接近。说明专家意见认可度较一致;此外对全部指标的协调系数进行显著性检验(P<0.05)。说明专家意见的评估或预测的可信度较高。

(2)专家权威性权值q。专家的权威性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有相当大的影响。某指标的权威程度q等于该专家学术水平权值(q1)、对指标判断依据权值(q2)及调查问题熟悉程度权值(q3)的算术平均值,即q=(q1+q2+q3)/3。本研究全部专家的权威系数均>0.75。一般认为,专家权威系数q>0.70为可接受程度,即专家的评价权威程度较高,其结果可信。

2.3 确定评价体系各指标内容

在评价指标的初步拟定基础上,向专家发放咨询表进行两轮咨询。通过借鉴咨询的意见和建议,并对指标体系进行内容修改和数量增减,最终将普通高校体育自主学习指标体系确定为四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以及30个三级观测指标。

3 层次分析法(AHP)及评价模型的建立

3.1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的构建

根据对普通高校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的理解,确定高校体育自主学习能力评价层次结构图(见表1)。

3.2 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

本文拟采用 Satty[13]的1—9标度方法进行评分。判断矩阵中元素由专家团对每一层级各指标的相互重要性两两比较后进行赋值,再运用几何平均法对各位专家的评判进行分析(见表2)。

3.3 计算权重和一致性检验

有了判断矩阵,即可利用幂法或近似幂法对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根对应的特征向量进行计算,用层次分析法来计算指标权重。笔者采用方根法计算矩阵最大特征根。若定义为阶判断矩阵中的第行第列元素,具体操作如下:

(1)计算判断矩阵中各行各元素的乘积:

(k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2)计算的次方根:

(k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3)进行规范化:

(k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得到W=(W1,W2,L Wk)T为所求特征向量近似值,即元素的权重。

(4)计算判断矩阵的最大特征值:

(k为判断矩阵的阶数)

其中,(AW)m为向量(AW)的第m个元素。

(5)一致性检验。由于客观事物的复杂性或对事物认识的片面性,通过所构造的判断矩阵求出特征向量(权重)考虑其是否合理,需要进行一致性和随机性检验。CR值的计算公式如下:CR=CI/RI,其中,CI为判断矩阵一致性指标;max为最大特征根;k为判断矩阵阶数;RI为相应的判断矩阵的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见表3)。

表1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表2 权重数值划分表

表3 平均随机一致性指标(M为阶数)

(6)计算各组指标权重。根据表1就可得出一级指标权重,以及最大特征根和随机一致性比率。同样可以根据四个层内二级指标、12个层内三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可分别计算出权重和一致性校验,限于篇幅仅构造A1、A2、A3、A4对A的判断矩阵,权重所得结果见表4。

表4 A:A1相对于总目标而言,各个一级指标之间重要性比较

将数值代入公式计算,所得结果如下:

λmax=4.134 2;CI=0.050 2;

RI=0.90;CR=0.055 8 < 0.10

由于CR<0.10,表明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一级指标的判断矩阵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即指标的权重设置合理,层次排序有效。上述体育自主学习评价的权重大小次

序为:W1>W2>W3>W4。表明自我设计、自我监控是体育自主学习评价的主要因子,贡献率达78.13%;自我评价是体育自主学习评价重要因子,贡献率达12.57%。依据上述公式也可得出下面判断矩阵:A1:Bi、A2:Bi、A3:Bi、A4:Bi、B1:Ci、B2:Ci、B3:Ci、B4:Ci、B5:Ci、B6:Ci、B7:Ci、B8:Ci、B9:Ci、B10:Ci、B11:Ci、B12:Ci,所有结果均通过一致性的检验。

(7)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权重体系。下面将对完整的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权重体系进行描述(见表5)。

表5 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体系指标权重表

3.4 四位一体的评价体系流程

对学生进行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是由教师、同伴、自己和教学管理人员共同参与完成的。可督促学生改变上课按部就班、照搬照抄、机械学习的方法;考试不再是学生体育学习成绩的唯一评价,学生也不再把教师看成是知识的唯一来源。这种评价更多地是注重过程性评价。形式包括:考勤、平时作业、课堂表现、学习态度、情感以及进步的幅度等。

在评价过程中,教师的角色逐步从传统教学中的“独奏者”角色转变为“伴奏者”的角色。第一,在评价中教师也是受益者,大量的评价信息为体育教师提供了具体、准确的反馈信息,以促进教师改进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依据“泰勒原理”中四个方面[14],教师的评价过程是:确定学习目标、量化评价指标及权重;组织实施教学计划并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评价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信息整合、总结反馈、改进教学策略。第二,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做出的评价,不仅使学生了解到自身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还能发现自己在学习中的不足,而且可以鞭策学生不断进取,积极向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独立性、自主性,有助于学生反思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进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学生的评价过程为:明确体育自主学习目标和评价指标、学习中随时用评价标准评断学习活动、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评价反馈、反思和调整学习策略。第三,同伴互评的过程,既能取长补短,又能加深自我了解,进行自我调节。同伴互评的评价模式弥补了体育教师单方面评价的片面性,提高了学生间的诚信意识,能够充分保证体育自主学习评价结果的公正性;同伴评价过程为:明确个人的责任和目标,根据同学的学习表现做出符合实际的评价。第四,教学管理人员的评价:能从另一视角为师生提供有关自己学习的信息。既有利于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又有利于培养学生更全面地认识和评价自己与他人的能力。通过评价,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建立了良好的协作关系,以促进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教学管理员评价过程:掌握教学目标、掌握评价指标、观察教学进度、观察学生自主学习状态、检查评定、总结并反馈且反思教学策略、调整教学管理策略。

4 小语

(1)从研究界定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的概念、性质和特点入手,在此基础上,通过文献回顾、专家咨询,并请专家对指标进行筛选和修正,同时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以及论述了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四位一体的实施流程。

(2)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由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判以及创新与运用共四项一级指标、12项二级指标、30项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权重由大到小依次为:自我设计、自我监控、自我评价、创新与运用,其中自我设计、自我监控是体育自主学习评价的主要因子,贡献率达78.13%;自我评价是体育自主学习评价重要因子,贡献率达12.57%。此评价指标为科学评价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提供了参考依据,同时,也为今后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发展方向提供了框架体系,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3)由于体育自主学习涉及内容比较广泛,加之许多教育工作者研究的视角、侧重点不同,因此,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评价指标体系是复杂困难的,故本研究是初步的,有待于做进一步的研究。

[1]李欣.基于网络的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调查与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12.

[2]吴本连.自主学习方式影响大学生体育学习效果的实验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J].1996.

[4]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Z].2002.

[5]邓国良.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能力现状的调查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2):245 ~246.

[6]庞卫华,周学荣.体育自主学习若干理论问题研究[J].山东体育科技,2007(1):50~52.

[7]刘云娜.体育自主学习的理论基础与教学模式研究[J].教学与管理,2007(30):153 ~154.

[8]吴琼,吴本连.论大学生体育自主学习[J].运动,2011(12):99~101.

[9]Dickson L.Learning Autonomy 2: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Z].Dublin,Ireland:Authentic Language Learning Resources Ltd,1992.

[10]Holec H.On autonomy:some elementary concepts[J].Discourse and learning,1985(985):173 ~190.

[11]O'Malley J M,Chamot A U.Learning strategies in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M].CUP,1990.

[12]吴本连.体育自主学习促进大学生创新能力的实验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4):99 ~104.

[13]Saaty T L,Alexander J M.Thinking with models:mathematical models in the physical,biological,and social sciences[M].Pergamon Press,1981.

猜你喜欢

指标体系权重矩阵
2022城市商业魅力指标体系
权重常思“浮名轻”
网络空间攻防对联合作战体系支援度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为党督政勤履职 代民行权重担当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初等行变换与初等列变换并用求逆矩阵
矩阵
矩阵
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