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研究型教学模式研究

2014-10-25曾小荣陈泽源

湖南科技学院学报 2014年12期
关键词:研究型语言学英语专业

曾小荣 陈泽源 向 征

(江西农业大学 外国语学院,江西 南昌330045)

一 导言

研究型教学模式是在美国布鲁纳的和瑞士皮亚杰的认知发展学说基础上综合构建而来的教学模式[1],起源于医学教育,其基本内涵是教师把研究的理念方法和研究成果引入课堂教师以研究的形式组织教学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研究之中在研究中养成独立思考的能力和批判精神[2]。

受学科性质的影响,研究型教学一般在医学和理工学科等硬学科中展开,因为这些学科的教学更容易融入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发现。很多学习硬学科的本科学生在大学四年级便参与实验室的研究,而软学科(人文社会科学)的教学则缺乏这种参与的机会。在这种背景下,作为人文学科的英语专业是否有必要和能否开展研究型教学呢?

本文认为,在面临改革的背景下,我们有必要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本文首先阐述为什么要在英语专业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然后基于前期研究,初步归纳出在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模式,并结合实践阐述这一模式在《英语语言学导论》和《英美文学》两门课程中的具体实践;最后指出在英语专业中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二 为什么要在英语专业中开展研究型教学

英语专业中开展研究型教学是出于以下四方面的需要:

(1)国内英语专业的发展正面临着危机,随着高等教育的扩招和英语教育的普及,导致英语专业就业难等情况的出现。社会和学生迫切需要和呼吁英语专业的改革(笔者曾对三个班的英语专业大三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生集中反映最多的问题就是英语专业的教学过泛,应进一步细化和专业化)。在英语专业发展面临困境的情况下,改革专业课程内容,探索教学改革方法对促进英语专业的改革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

(2)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也是弥补英语专业学生自身素质和能力短板的需要,英语教育界的专家学者如黄源深[3]针对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缺席”的缺点曾提出了尖锐的批评和深刻的反思,认为英语专业的教学应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也是高等英语专业教育的应有内涵。我国古代著名诗人韩愈在《师说》中提出教师的责任在于传道、授业和解惑。爱因斯坦认为,教育的目标并不是传授知识,而是学生在忘记所学知识后还留下什么。在信息化时代,学生能够便捷地获得知识,且有些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因此教师应把精力放在如何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和发现。

(4)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也是学生自身的需要,笔者曾就“你对改进该门课程(《英语语言学》课程)的教学方法有什么建议吗?”这个问题开展问卷调查,有效样本总量为105,其中19个学生没有建议,在剩下的86份样本中,有30名学生认为课堂应加强探究和讨论,占有建议学生总量的34.9%,如其中一名学生提出,“多开展活动课,让学生自己发现、讨论,但要有检查标准,以保证效率”。

三 如何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

美国博耶斯报告[4]对美国高校的改革提出了10条建议,其中第一条和第二条指出美国的高校需要开展研究型或探究型的教学模式,如第一条认为研究型学习应成为标准,该条中前四点建议分别是:(1)高校新生在大学一年级就应在尽可能多的课程中参与研究;(2)在大学一年级,学生就应该学会书面或口头表述他们的研究结论;(3)本科学生应尽可能探究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人文科学领域的知识,在学科的碰撞中产生原创的思想;(4)应通过合作的方式来学习探究式的课程。

结合已有研究,笔者及课题组成员针对英语语言学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开展了系列研究。综合已有的研究和自身的实践,我们尝试提出如下在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模式:

图1.英语专业知识课研究型教学模式

在这一模式中,我们首先需明确课程的知识目标和能力目标,在这两者中,能力目标更为重要,我们把知识理解为教师向学生传授研究理念和方法的载体。换言之,在研究型教学中,知识不是传授的,而是通过探究获得的。在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能力目标应定位于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问题意识和创新能力。理解能力是提出问题的基础,解决问题最终要落实到创新能力。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学生普遍反映语言学课程比较抽象难懂,认为学习语言学课程的过程也是提升学生理解能力的过程,在英美文学课程中理解文本也涉及理解能力的训练。在训练学生理解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例子或自身对文本的理解来启发学生进行思考,进而解决问题,获得知识。

我们根据上述两个目标确定教学内容,评价方式以及教学方法。在确定教学内容方面,除自编教材外,还可以通过深挖课本内容,归纳出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研究问题。在这方面,除了自身的教学经验外,我们还可参考国外高校所用的教材。国外教材在每章后面通常会给出一些启发性的问题,启发教师和学生进行思考。

在教学方面,采用基于学生探究的研究型教学方法意味着学生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扮演主要角色。为了便于开展探究,学生一般自愿组成若干个研究小组,每组选出一个组长。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采用如下教学组织方法:

图2.研究型教学的组织方法

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布置研究活动以及为学生的探究活动提供指导和帮助,具体探究活动由学生自己组织。在分析任务环节,学生针对老师布置的研究活动,可通过头脑风暴的方式分析已知和未知,从而确定研究目标,并分配研究任务。在学生研究的过程中,教师可组织定期的讨论,了解学生的研究进展和存在的问题。在研究活动结束后,学生应通过提交研究报告或是课堂汇报的方式呈现他们的研究过程和研究结论。上述这些步骤也可借助网络平台开展。

从图2可以看出,在研究型教学过程中,教师扮演的角色主要是促进者(facilitator)和评价者(assessor),次要任务是提供帮助和建议。学生的任务则主要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互相协作开展探究以及呈现研究过程和结论。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组织能力得到锻炼(小组长角色),分析和解决问题以及批判思维的能力得到加强(分析已知和未知,以及设计研究步骤),合作意识得到强化(小组合作)、口语和书面表达能力也得到训练(汇报研究),此外,问题意识进一步深化(在小组讨论以及全班汇报时提出自己的意见问题)。

四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专业知识课中的实践

研究型教学模式在国内外英语专业知识型课程中已有相关实践,在语言学教学方面,相关成果主要有包括Carstensen&Hess(2003)[5]、Zeschel(2010)[6]和Kong(2014)[7]等。国外有关文学课程的研究型教学实践成果主要有Hutchings&O’rourke(2002)[8]和Yohannes(2007)[9]。以Hutchings&O’rourke(2002)[8]为例,该研究通过实例对比的方法,介绍了如何在英语文学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步骤以及方法,作者认为,文学课程由于具有阐释性,适合开展研究型教学。此外,作者指出,不同的课程具有不同的性质,应采用不同的研究型教学方法。

在国内,陈新仁(2007)[10]针对本科生对《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普遍缺乏足够兴趣的状况,建议对该课程的教学实施必要的改革,引进研究型教学理念。作者在确立《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研究型教学的目标之后,根据教学经验,提出了7条具体的措施,最后指出了研究型教学模式的不足。作者认为,在《英语语言学导论》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有助于激发学生对语言的敏感性、好奇心、兴趣,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探索语言问题的能力等,从而实现《大纲》中所规定的《导论》课程的教学目标。

以笔者所在的课题组为例,该课题组通过语言学课程的网络教学平台开展研究型教学。该平台提供了相关调查问卷(有效样本量为105)表明,91%学生选择通过网络平台与老师和同学沟通。在学习过程中,有超过30%的学生认为该平台中的研究型教学区和答疑讨论区对进行初步的研究具有帮助,61%的学生认为网络平台的方式有助于课程学习。但总体来看,学生对于研究型教学的认同度仍然不高,在回答“你觉得教授《英语语言学概论》这门课程应该采用什么教学方法?”这一问题时,选择“教师启发学生参与讨论”的占49.12%,而选择教师设计研究问题,学生分组进行探究式学习仅占19.3%。

从已有研究型教学实践来看,与国内研究相比,国外研究更具系统性,值得国内研究借鉴。此外,已有研究型教学的研究大多在理工类的学科展开,如Lu et al.[11]介绍了他们在清华大学和南京大学的《物理学导论》课程中大规模和长时间进行研究型教学的成功实践。在人文学科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实践相对较少,暂时也没有看到关于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证分析。

五 在人文学科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解决的问题

在人文学科开展研究型教学主要存在如下三个方面待解决的问题:

(1)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学生具备较为较高的综合素质,以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而言,据笔者了解,我国985高校的本科学生已比较适应课程论文的考核方式,而笔者对某所地方高校英语专业本科学生的问卷调查(有效样本量为105)结果表明,有36.2%的学生明确反对这一考核方式,其中有学生认为写语言学的课程论文“对我们来说写这方面的论文太难了,自己都不懂”。如果学生不具备撰写课程论文的能力,又如何要求他们较为科学严谨地来呈现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发现?

(2)与开展传统的讲授型教学相比,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教师付出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如相关实证研究表明,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基于研究的教学需要教师在辅导学生(是传统方法的3至4倍)以及准备课程方面(是传统方法的4至5倍)付出更多的时间[7]。因此,激励教师自愿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要学校层面的制度保障。

(3)最后,开展研究型教学还存在学生是否适应这一教学方法的问题。在国内的中小学教育仍主要以知识灌输为主的情况下,学生仍主要适应传统的讲授和问答的教学方法。如我们的问卷调查结果(有效样本量为105)表明,在选择学习方法时,大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占70.48%)仍习惯于“主要是老师讲,自己有一些思考”这种教学方法,独立进行探究型学习的学生所占比例为0%,这一比例与前文中我们发现有近37%的学生呼吁加强探究型教学相印证。因此教师需要将研究型教学的理念融入教学过程之中,通过探究学习,激发学生发现和创新的热情,拓展他们的知识面,真正实现“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

六 结语

本文从为什么要在英语专业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如何在英语专业开展研究型教学、研究型教学模式在英语专业知识课中的实践以及在人文学科开展研究型教学需解决的问题这四个方面全面分析和探讨了在英语专业教学中开展研究型教学的原因,方法,已有实践以及待解决的问题。除了在语言和文学领域开展研究型教学外,笔者认为,引领学生向除语言文学外的其他领域进行研究也是未来英语专业改革的可能趋势之一,这一趋势需要英语专业教师拓展研究领域,实现与其他人文学科的有效融合。在英语专业改革的过程中,研究型教学模式必将扮演愈来愈重要的角色。

[1]范惠林,赵思宏.研究型教学模式在专业课程中的应用[J].现代教育科学,2002,(11):46-48.

[2]李福华.高等学校研究性教学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4,(6):66-69.

[3]黄源深.英语专业课程必须彻底改革[J].外语界,2010,(1):11-16.

[4]The Boyer Commission on Educating Undergraduates in the Research University.Reinventing Undergraduate Education:A Blueprint for America’s Research Universities[R].1998.

[5]Carstensen,Kai-Uwe&Hess,Michael.Problem-based Web-based Teaching in a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Curriculum[J].Linguistics Online,2003,(17).http://www.linguistik-online.de/17_03/carstensenHess.html.

[6]Zeschel,Arne.Research-based learning in the linguistics classroom[C].Norddeutsches Linguistisches Kolloquium.2010.http://biecoll.ub.uni-bielefeld.de/volltexte/2010/5013/pdf/Zeschel_NLK08.pdf.

[7]Kong,Anthony Pak-hin.Students’perceptions of using Problem-Based Learning(PBL)in teaching cognitive communicative disorders[J].Clinical Linguistics&Phonetics,2014,(28):60–71.

[8]Hutchings,Bill&Karen O’Rourke.Evaluating Learning Change:How Third-year English Literature Students Adapt to Problem-Based Learning[EB/OL].www.ceebl.manchester.ac.uk.

[9]Yohannes,T.Problem-Based Learning in the Study of Literature[J].Academic Exchange Quarterly,2007,(11).http://rapidintellect.com.

[10]陈新仁.本科生英语语言学导论教学法探究[J].中国大学教学,2007,(12):39-42.

[11]Lu Dexin,Dong Ruan,Wang Xu,Nianle Wu,Minwen Xiao,Yu an.An Experiment of Research-Oriented Teaching/Learning[EB/OL].http://arxiv.org,2008.

猜你喜欢

研究型语言学英语专业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体认社会语言学刍议
《复制性研究在应用语言学中的实践》评介
论英语专业语法教学中三种思辨能力的培养
认知语言学与对外汉语教学
时军:定锚现代化研究型医院
定锚研究型人文医院
西方修辞教育传统及其对我国英语专业教育的启示
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培养研究
做“研究型”语文教师,从教育笔记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