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施工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

2014-10-22李建花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应收账款施工企业管理

李建花

摘 要:应收账款是企业流动资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由于建筑市场供求失衡,法制、法规不健全及建筑施工企业缺乏风险防范意识等原因,建筑市场存在大量拖欠工程款现象,致使应收账款在企业资产中所占比重居高不下,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施工企业只有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做好应收款项分析工作,建立健全坏账准备金制度,才能将应收账款余额和坏账损失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

关键词:施工企业 应收账款 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9-121-02

随着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日益扩大,加之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施工企业越来越处于被动的地位,随之而来的是应收账款数额日益增大,给施工企业带来了更大的资金压力。不仅严重影响了施工企业的资金周转,而且会带来严重损失。因此,加强应收账款的管理和清欠,已经成为施工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

一、应收账款的特点

施工企业的特点主要表现在:施工生产的流动性,施工生产的单件性,施工生产的长期性。正是由于这些特点的存在,使得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具有与其他行业不同的特点。施工企业应收账款主要是指施工企业在承接某一工程项目的建造任务的过程中,形成的营业收入在约定期限内没有收回所产生的一种账面资产,由于施工企业的特殊性,它的特点和一般制造企业的应收账款有明显不同,主要表现在:

(一)应收账款金额大,周期长

其主要原因是一般的工程项目造价较高,因此其应收账款涉及金额也较大。工程工期从最初合同的签订到最后完工交付使用一般要跨越一年以上,有的要跨越好几个年度,且要经过中间验收、竣工验收,交工后还要有一定的保修期,这就使得应收账款的存续时间延长、管理难度加大。

(二)应收账款的确认方式

施工企业的收入形式和确认方式;一个工程项目造价在合同约定条款的基础上,要经过预收工程款、中间计量、竣工决算等多个价段,期间会因为合同变更、设计变更、索赔等发生变动,这样导致应收账款始终处于一种不确定状态。

(三)应收账款的形成原因

施工企业应收账款在工程形成至结束的过程均有可能出现,主要有以下几点:预付款未按合同支付;正常进度款长时间不获支付或正常进度不获签认;竣工决算不获办理或决算后工程款长久不获;施工单位按合同完成工程,建设单位不予验收,造成保修金被实际拖欠,或在验收后拖欠保修金;合同变更等等。

二、应收账款管理的必要性

(一)应收账款的现状

多年来,施工市场始终是僧多粥少,尽管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但仍不能满足施工企业“吃饱”的需要。一方面为了生存,各施工单位千方百计找米下锅,积极承揽施工任务,“找活难”、“盈利难”、“资金更难”是当前施工企业的共性,大量应收账款收不回;另一方面,一些大的集团企业内部单位互相拖欠、长期不对账,有些企业虚报产值,多计收入,形成事实上的潜亏,严重影响各单位的财务状况。

(二)造成的影响

应收账款的大量存在,对举步维艰的施工企业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占用了企业的大量周转资金,增加了企业的成本,增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严重影响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

1.举债经营。企业一方面大量资金滞留在外,长期收不回来;另一方面内部资金短缺加剧了资金矛盾。为了维持正常的生产经营,企业不得不大量举债。

2.资金周转不灵,盈利能力下降,制约企业向前发展。就目前施工企业而言,由于大量应收账款滞存于建设单位不能及时回收变现,企业流动资金异常短缺,周转缓慢以至不灵,严重影响施工生产的正常进行,大大降低了企业的偿债能力和盈利能力。

3.加大企业坏账成本。应收账款基于商业信用而产生,存在无法收回的可能性,因此给应收账款持有企业带来的损失即为坏账成本。基于此,为规避发生坏账成本给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带来不利影响,企业应合理提取坏账准备。

三、应收账款管理的新思路

解决建筑企业工程款拖欠问题,作为施工企业,应该首先从完善自身出发,从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事后对策的不同角度加强内部建设,努力预防拖欠款的产生。

(一)正确选择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

1.建筑施工企业应吸取多年来以产值最大化为经营目标,以及“有标就投,有工程就干”的经营思路所带来的深刻教训。在目前的市场条件下,施工企业应站在企业良性发展的高度,确定适合自己的经营战略,从应收账款形成的最初就强化风险意识,制定承包审查制度,合理甄别建设单位和工程项目。

2.提高企业领导者的专业素质。正确决策、科学管理是降低和减少企业资金风险的核心,提高资金利用效果是管理者在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管理意识。

3.选择业主和项目应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性质和不同的项目类型,确定不同的风险程度。多年的事实表明,一旦危机出现,建筑施工企业往往是其转移风险的第一受害者。为此,建筑施工企业必须有足够的认识,树立正确的市场竞争意识。

(二)加强合同签约管理

1.应建立一套既适应行业特点又符合法律要求的科学的合同管理模式,并建立科学、具体可行的系统管理制度;设置专职管理部门,培养具备相关知识的管理人员,使得所有承包合同签订前必须经过评审程序批准成为制度,并使合同评审、谈判、签订三项权限之间能够相对独立、相互制约。

2.工程施工合同是付款、结算的依据,合同具有法律约束力,把好合同签订关是解决工程拖欠款的重要手段之一。首先是对工程付款、工程结算等主要条款要明确时间、计算方法、制约措施,不能含糊其事。否则,由于没有明确的制约措施,工程竣工结算久拖不决,甚至拖上一两年也无可奈何,造成无法催收工程款,久而久之,随着当事人变动等因素极易引起呆账、坏账等发生。

(三)强化合同履约管理

1.施工企业要树立诚信经营意识,按约定兑现合同承诺,在建筑单位展示自己的良好形象。作为建筑施工企业要在这方面充分理解建设单位,并通过自己在施工进度、质量上的(下转第123页)(上接第121页)良好表现使自己的履约无懈可击,让建筑单位相信自己的资源投入物有所值,减少建筑单位因为对自己的反感而故意在支付工程款时制造障碍。

2.施工企业在承接了工程项目后,应积极组织资源,按合同约定组织人员、设备、材料进场施工,并严格按业主要求达到各施工工期。

3.组织相关人员认真学习合同条款,特别对于在工期、质量、安全上的特殊约定要认真领会,要建立健全生产、质量、安全、文明施工内部控制制度和体系,使工程建设在规范中进行。

(四)加强中间计价结算及进度款项的收取

1.制定计价结算,明确相关职能人员在此项任务中的不同责任。

2.配备专职人员负责同建设单位的计价结算工作,并按规定时间向业主提交计价结算报告,并负责取得对方的合法签认。

3.施工企业在按照工程承包合同完成工程进度的同时,要及时清算工程价款。

4.制定进度款收取制度,要将收取工程款与项目部收入挂钩,以保证进度款的正常收取。

5.以建设单位批复计量列支财务应收账款,而不能自行以完工工作量作为当期收入。

(五)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手续

1.一般的合同条款约定保修金金额为标的额的5%~10%,保修期一般为一年,最长不超过两年。施工单位要注意平时竣工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尽量按建设要求提供竣工资料,并办理交工验收手续,尽量缩短实际保修责任期,以减少建设单位迟迟不验收造成的保修金被拖欠的现象。

2.建筑行业工程造价的决算一般是在工程竣工后才开始办理,建设单位、施工企业在一些工程量、价的计算上往往存在较大差异。因此,在工程完工至竣工决算尚未办理完毕的这一段时间内,要保持工程项目主要人员如项目经理、预算员等的相对稳定,以便及时同建设单位沟通,争取早日办理竣工结算。

(六)完善催款制度

1.领导重视,制度完善,责任明确,加大考核力度。

2.建立应收账款的账龄分析;应收账款的具体管理方法用得较多,其易于操作的是账龄分析法,目前各企业在对客户进行账龄分析时用得较多的是编制账龄分析表。

四、结论

总之,只要建筑施工企业在应收账款的全过程上加强管理,严加防范,通过自身努力将被拖欠风险降至最低限度,困扰建筑施工企业多年的这一现象必将会得到显著改善。

参考文献:

[1] 杜洪波,张跃克.浅析施工组织与管理及质量的发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26)

[2] 史爱民,王晓华.浅谈建筑施工组织与管理[j].山西建筑,2010(20)

(作者单位:山西宏厦第一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山西阳泉 045008)(责编:玉山)

猜你喜欢

应收账款施工企业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加强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提高施工企业经济效益
中小企业应收账款管理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