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电力企业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研究

2014-10-22曾毅柯志伟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风险因素财务风险

曾毅 柯志伟

摘 要:风险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变的课题,一个业务规模高速延展、盈利水平迅速提升的公司,只有具备与公司规模匹配的业务风险管控能力,其的发展和盈利的基础才是夯实并且可续的。本研究从现阶段基层电力企业(即“作业执行层”)财务控制的现状出发,在对集约化环境下相关财务风险事项进行深入识别与分析的基础上,依据基层单位对具体风险的把控程度,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的财务风险应对措施。

关键词:基层电力 财务风险 风险因素

中图分类号:F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4)09-113-02

风险管理是企业日常经营活动不变的课题。电力企业作为一家基础性能源企业,其的安全稳定是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基石。在当前新技术条件下,我国的电网发展进入了特高压、智能化、国际化发展的新纪元,电网发展方式的转变,客观上要求公司迅速建立一套与之配套并行之有效的管理模式,有效防控公司发展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

一、基于风险导向的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概述

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是对企业中的财务风险进行集中管理,发挥集约化、规模化的优势,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利润目标的执行效果发生偏差的可能性,减轻和消除财务风险的影响,以最低的成本、资金资本的有效配置达到有效保障企业财务目标实现的满意效果。

2004年COSO组织在《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为我们构建了一个基于风险管理目标、风险管理层次以及风险管理措施三维的风险应对框架,其希望借助这样一种框架使得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活动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本文以COSO组织的风险管理框架为基础,结合当前国网公司财务集约化、财务业务一体化的需要,构建了一个适合于基层电力企业实践需要的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型(如图1)。

本文认为上述财务风险集成管控模型可以进一步通过如下数学函数予以阐述:

f(x)=(xi/e) (式1)

公式中:

(1)f(x)表示实施有效的财务风险整合管理预期实现的目标。2004年美国COSO组织在《风险管理—整合框架》中将风险管控目标界定为运营、财务、合规以及战略四项。本文认为作为公司战略的执行层,基层电力企业财务风险集约管控的目标应具有体系化的特点,对上受公司财务战略引导并与之融合,对下与业务执行相对接、具有项目风险管理的典型特征。其一级目标的构成与COSO组织对风险管控的目标界定相同;而在对二级目标体系进行设置时,我们应充分考虑到基层单位业务的执行具有的项目化特点,执行过程中成本、进度、质量三个目标相互关联,并且最终在企业价值活动中体现,而运营风险管控目标的本质是成本、进度、质量三者平衡的结果。

(2)xi表示财务风险管理要素(自变量)的集合,从行为的共性特征角度包括事件识别、风险评估、风险应对、控制活动、信息交流、监督六项管理要素;从现场管理的角度包括人的因素、机器因素和材料因素、方法(规则)因素(4M)四项动因要素。由于上述财务风险现场管理过程具有程序化、可重复的特点,集约化环境下我们实施财务风险管控工作,可以采取整合、集中、统一管控的方式以提升具体财务风险防控工作的效率和可靠性。

(3)E表示财务风险管理要素的公共属性——集约化的内部环境,是统筹管理各个自变量实现风险管控目标的约束条件。

二、集约化环境下基层电力企业财务控制现状诊断

(一)财务风险的识别

1.财务战略风险的识别。

一是政治环境风险——电价政策风险识别。电力资源作为现代社会最重要的生产要素之一,其的定价策略除了直接对商品交换的供求关系做出反映之外,还是国家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而政府的宏观调控行为的目标在于实现社会的公平公正和整体和谐发展,其调控的结果将在电力企业的产权结构以及经营成果中体现,并可能对公司的持续投资和经营能力产生不利的影响。

二是经济环境风险——现金流量风险的识别。根据国研网发布的《2012中国行业年度报告系列之电力》的预测,预计到2015年,电网投资对国家投资的资金需求约为340亿~350亿元,对国内银行贷款和企业债券等债务融资的需求为5500亿~5580亿元左右,而对自筹及其他来源的资金需求为1210亿~1320亿元左右,公司的负债规模将达到股东权益规模的四倍。该投融资模式是通过大规模的对外借款的方式来为大规模的固定资产投资提供资金支持,在借助财务杠杆和经营杠杆提升资产回报水平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现金流偿债风险。

三是其他风险——关联方交易风险的识别。当前基层电力企业的业务范围由主业与多经集体企业两部分构成,主业从事电能的调峰调频以及客户服务工作,而多经则较多地涉足电力产业链的发电、设备制造、工程设计、工程施工以及物资采购等多个上游环节。从宏观制度层面看,目前国内对于关联交易政策制度还是侧重于对关联方以及它们之间交易行为的规范,而对于该类交易的具体操作标准则缺乏政府层面的统一指引。

2.财务流程风险的识别。当前电力企业ERP系统的会计核算属于前端推动模式,前端业务部门对ERP系统会计核算规则的把握程度及其自身业务行为的合规性直接决定了会计核算的最终结果。因此在当前ERP模式下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关键风险点在前端业务环节。

可以说上述两个风险是当前基层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从财务风险过程管控路径的角度上述风险属于财务执行和管控两个环节的风险,因此本文进一步把这两个风险统称为“财务管控(执行)能力弱化风险”,是当前基层电力企业面临的主要风险。

(二)财务风险的成因分析

我们有必要针对“财务管控(执行)能力弱化风险”的发生原因、相关的风险因素进一步深入地分析,找到问题的症结,针对性地改进原有的管理方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防止该类风险的发生。

1.识别所有可能导致发生财务管控能力弱化风险的风险因素。

一是人的因素:原有的一些财务老员工,由于年龄偏大、存在着知识结构老化,工作仅仅满足于简单的会计核算的问题。而现实工作中,财务失控风险的产生往往涉及多个业务部门,具有操作手法隐蔽、政策性强的特点,要发现该类风险需要审核者站在全局、系统的高度,结合相关政策和自身的经验做出判断。

二是机器的因素:ERP外挂系统间信息标准不一致,信息不能及时、充分共享,信息系统无法对业务变化做出快速适应,从而给企业带来财务失控的风险。

三是材料的因素:在推进财务集约化工作后,为保证核算的效率,对基层供电单位提供的结算资料,常常采用远程视屏审核的形式对其原始资料进行审核,这种核算确认与纸质材料无法同步完成的情况,客观上给前端业务部门伪造相关材料、弄虚作假提供了方便,给企业带来的费用结算失控的风险。

四是方法(规则)因素:ERP系统的上线和财务集约化工作的开展,客观上要求对原有的财务风险预警规则进行完善,建立一套适应信息化环境要求的、在线实时财务风险指标预警体系。

五是外部环境因素:国网公司高层近年来提出的“三集五大”的战略理念,其经营哲学和思路的变化,客观上要求基层单位对原有的业务流程进行再造和重组,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当前这样一个新旧模式交替、磨合的阶段,公司内部必然存在管理控制的盲区,都将给企业财务带来一定的失控风险。

2.财务风险因素影响程度评价。从上述导致财务失控风险的“人、机、料、法、环”五个方面风险因素的明细构成来看,人和方法(规则)两因素对于基层电力企业而言相对可控而且存在的问题较多,应作为当前基层电力企业解决财务执行(管控)能力弱化风险问题的关键。

三、应用财务风险整合管控模式,有效防范财务风险

(一)以标准化建设为基础,实现风险的事前防控

一是推进核算与稽核规则体系建设。完善财务在线稽核规则,全面实现财务风险在线监控。针对性地开展ERP系统下财务在线稽核规则的研究,并将稽核规则有效地融入各项具体业务循环的核算控制程序,借助核算手段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目标执行过程中的偏差风险。

二是建设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实现风险在线可控。通过建立财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置指标预警阀值,可以实现定期从财务相关报表中抽取实际业务数据和预算数据,自动计算预警指标值,并根据预警阀值动态标识指标状态,通过对本级及下级组织预警指标的监控,从整体上掌握风险监控状态,帮助管理层发现需要重点关注的风险。

(二)以卓越团队建设为手段,提升整体抗风险能力

一是通过财务共享实现财务核算业务的集中化。通过采取会计核算、监督与财务管理分离的方式,将财务核算与稽核规则的制定、稽核检查、财务团队建设等职责归由地市级供电公司财务部门负责;将具体的会计核算、资金支付和财务管控流程执行监督“集中”给核算中心;而前端财务部门工作重心下沉到公司的事前财务协调部署、属地税务管理、事后财务业务联动分析等细化、深入上。通过区域核算集中有效提升了财务专业对经营结果进行指标筹划的能力,借助核算规则的标准化实现了对前端业务活动规范性的过程监督,有效防范企业经营活动的事中执行风险和事后考核风险。

二是从工作流程而言,要统一明确会计核算、预算管理、资金管理、风险监控等财务管理流程,并在信息系统中固化,形成纵横有序、管理规范、运转高效的财务工作流程。

三是从职能定位而言。市县公司作为基层执行单元,应进一步强化其对生产经营前端业务的财务控制和监督职能。通过制定统一的《内部作业手册》、《财务风险质量控制卡》的形式,使涉及财务风险事项的各部门员工都能充分理解并掌握自身在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职责分工及工作要点,提升公司价值管理目标对前端业务流程的引领力。

[基金项目:福建省中青年教师教育科研社科项目(JB13725S)]

参考文献:

[1] Miller,Kent. D.A Framework for Intergrated Risk Management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Joural of International Studies,Washiongton,Second?Quarter?1992,V01.23,Iss.

[2] 普拉卡什A.希马皮.整合公司风险管理[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3] 宋明哲.风险管理[M].香港:中华企业管理发行中心,1984

[4] 郭仲伟.风险分析与决策[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87

[5] 孙运珍.企业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浅析[J].中国农业会计,2010.01:P18-19

[6] 常永军.浅议民营企业的财务风险成因及防范对策[J].价值工程,2011.05:P104

[7] 谭忠富,侯建朝,曹福成,葛旭波.发电企业业务流程分析的价值链模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04:P413-417

[8] 张荣乾,谭忠富,王成文,侯勇.电力企业风险指标体系及多级风险评估模型[J].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6.02:P123-142

[9] 柏慧,张明文,谭忠富.电力企业安全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J].华东电力,2009.05:P181-185

(作者简介:曾毅,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三明市多家小企业财务管理顾问,研究方向为财务成本管理、财务与会计、高职教育等;柯志伟,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三明供电公司高级会计师,研究方向为内部风险控制、财务管控模式、工程供应链成本管理等 福建三明 365000)

(责编:若佳)

猜你喜欢

风险因素财务风险
户外俱乐部活动的风险因素识别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