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营银行的明天在哪里

2014-10-22高峰

航运交易公报 2014年37期
关键词:小微关联信用

高峰

近日,中国银监会批准3家民营银行的筹建申请。

批准筹建的3家民营银行,因为姓“民”的草根性,对广大小微企业就会“惺惺相惜”吗?答案是不能过于乐观。

民营银行市场化运营,不能违背市场规律。一方面,受规模经济效应制约,“客户散、金额小”,难以实现规模的快速扩张;另一方面,小微企业大多是“轻资产”企业,抵押担保等措施起到的风险缓释作用会降低。

在目前中国市场整体信用不彰的大环境下,有时会出现“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形。

银行业也会“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对不良率高的同类型业务敬而远之,或者在交易时附加更苛刻的条件,导致后者融资更难或者更贵。

如何让新成立的民营银行“不忘初心”,对中小企业多做“雪中送炭”而非“锦上添花”的事儿?

一方面,对新设立的民营银行应实行“差别化”监管。

根据中国银监会网站披露的信息,批准筹建的3家民营银行,定位并不一样。深圳前海微众银行将以重点服务个人消费者和小微企业为特色;温州民商银行主要为温州区域的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和小区居民、县域三农提供普惠金融服务;天津金城银行将重点发展天津地区的对公业务。这样的发展战略,与民营银行发起人对市场的定位、所在地区的经济金融格局等有关,有利于民营银行发挥比较优势。

对于3家批准筹建的民营银行,在满足严格的准入条件后,监管上应因地制宜,体现一定的灵活性。如在存贷比、资本充足率等指标上可以适度放松。对于重点服务小微企业的民营银行,还应给予政策上的支持。

另一方面,在发起人与民营银行之间建立起有效的“防火墙”制度,防范非正常的关联交易。

让民企发起设立民营银行,在国际上并不是什么新鲜事物。未能控制好大股东与民营银行之间的关联交易,几乎是以往民营银行走进死胡同的共同症结。据亚洲开发银行对亚洲各国银行业的研究发现,民营银行最大的问题就是股东关联贷款。2004年4月爆发的“德隆事件”就是关联交易风险暴露的典型事件。

因此,要通过搭建合理的公司治理架构,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体系,构建起有效的“防火墙”,规范民营银行与大股东之间的关联交易,才能杜绝大股东将民营银行当作自己的“提款机”。

同时,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将为民营银行“不忘初心”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在社会信用环境不好时,国有企业和大中型民营企业在获得金融资源上占据绝对优势;当社会信用提升到较高水平时,从获得金融资源上看,获益最大的还是小微企业,银行对它们的信用顾虑会显著减少。

成立民营银行主要还是服务于中小型企业。随着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运用大数据等手段提升监管水平,失信行为的违约成本会越来越高,这对贷款人是硬约束。相对于大银行,民营银行拥有“地利”的优势,尽职调查中信息收集和甄别成本更低,信息也更为对称,这都有利于做好风险控制。

小微企业是支撑中国未来经济发展的“金矿”,作为金融体系中的生力军,民营银行只要具有准确的市场定位、完善的企业治理、优质的服务,就能在服务中小企业中淘到金子,获得良性发展。

猜你喜欢

小微关联信用
小微课大应用
不惧于新,不困于形——一道函数“关联”题的剖析与拓展
为食品安全加把“信用锁”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信用收缩是否结束
小微企业借款人
奇趣搭配
信用中国网
智趣
信用消费有多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