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数字说话让数字起舞
——浅谈经济新闻中如何让数字变“活”

2014-10-22苗艳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新闻报道受众数字

●苗艳

用数字说话让数字起舞
——浅谈经济新闻中如何让数字变“活”

●苗艳

作为客观事实的一部分,数字在新闻报道,特别是经济新闻报道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然而实践中不少编辑记者只是把干巴巴的数字一一罗列,让受众对报道顿失兴趣。文章就如何让数字变活,从数字的选取、处理和使用等几个方面简述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办法。

经济新闻 数字 运用 选取 处理

经济新闻中一般都离不开数字,因为数字比文字更直观而且可以提高新闻的权威性,所以在一条新闻报道中,几个准确、重要的关键数字有时所起的作用要远远胜过几十字,甚至几百字。但在现实中也经常看到,有的新闻报道中数字总是以一副冷冰冰或者呆板的面孔示人,这样的新闻尤其是对于线性传播的电视新闻来说,不仅不会给受众留下任何印象,而且还会让受众失去兴趣,味同嚼蜡。

美国新闻学者杰克·海敦说:“笔头好的记者能想办法让‘一串电话号码跳起舞来’。他们总是努力把满篇数字的东西写得生动活泼一些。”那么,如何在新闻报道的过程中赋予数字以生命,从而使他们在受众头脑中扎根呢?在此,笔者从数字的来源、选取、处理和使用等几个方面谈几点体会。

一、尽量醒目简约

在一些经济报道中,经常会看到一长串密密麻麻的数字,有些报道甚至就是统计报告的节选。类似“实现工业总产值多少,同比增长多少,”“今年夏粮平均亩产多少公斤,比去年增加多少公斤,增长多少;总产量多少万吨,比去年增加多少万吨,增长多少”等等,这样的报道数字虽然很准确,但是却走入僵硬死板的套路,削弱了新闻价值,这就要求记者能从繁多的数字中精选出最有代表性、最能揭示新闻价值的尽量醒目简约的数字运用到新闻中,其它的一概舍去。例如《太原“一元菜”惠民活动更便民》的新闻中,记者并没有将去年、今年太原销售一元菜多少斤,各让利百姓多少钱等的数据一一列出,而是将大量纷繁的数据总结成几个简单的结论数字,“今年仅一季度售出的一元菜占到去年全年的46%,让利百姓达到去年全年让利的75%,”这样,三言两语让百姓了解了今年政府“一元菜”的惠民力度。

二、善于化零为整

新闻需要数字支撑,但大多数时候新闻要求数字准确而非精确。受众“怕”数字,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数字太“虚”,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因此,就应对手中掌握的数据进行一下换算,“实化”处理一下。例如可以运用四舍五入的方法将“59.6%”写为“60%”;“60%”在必要时可以写为“六成”。一些长数字,如“8923”完全可以写成“近9000”,“9921”完全可以写为“近1万”,化零为整,更便于记忆。但要把握一个总的原则,即处理后不影响报道的准确性,不能让读者产生歧义和误解。

三、让数字更接地气

英国汤姆森基金会编著的《新闻写作基础知识》中谈到:“他(或她)最容易理解他个人经验范围内的事。当他读到他的国家收支赤字是1亿美元或国民生产总值是50亿美元时,他并不太清楚这是怎么回事;但当他听到国家的债务摊到每个男人、妇女和小孩头上是2美元时,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这段话说明了一个让数字在新闻报道中“活”起来的基本规律:关痛痒,见冷暖,数字才有生命。作为一名记者要尽可能把抽象的数字形象化,把它变成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感觉得到的事物,那么就更容易为读者接受和感知。比如近一两年来关注空气质量的新闻经常会提到PM2.5,那这PM2.5究竟为何物,不少新闻会照本宣科说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而这样的解释还是让观众云山雾罩,2.5微米到底多大,其实绝大多数人是没有概念的。而在央视做的一条报道中则解释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并且还通过高倍望远镜为观众呈现了一根头发和一个直径为2.5微米的颗粒,这样既形象又直观,观众也豁然开朗。

刚才这个例子用了文学中比拟的修辞手法,其实还有很多文学修辞手法可以运用在让数字接地气上,如还可以运用对比等修辞手法。有对比才能有鉴别,对比手法是将不同单位的数字进行对比,它对分析事物,揭示事物本质,既准确明晰,又具说服力。前几年,国内不少媒体以“中国卖出8亿件衬衫才能买回一架A380”为题,报道中国纺织品在中法进出口贸易中的不对称地位,可谓一语中的。

四、借助图表化繁为简

一条新闻中,长时间文字加数字无疑会让受众产生厌倦感,如果此时一个设计新颖色彩亮丽的图表突然跃然眼前,一定会产生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效果。于是近年来,以列表或图示的方法报道新闻不时出现在媒介上,特别是在经济资讯、体育比赛、成绩排名的新闻报道中,更被大量运用。改种形式,换种口味,这样化繁为简的图表能更吸引受众的关注度。

五、搭上高科技数字变有趣

关注央视的朋友可能会注意到,2014年全国两会报道推出了《两会解码——两会大数据》,在11天的播报中,主持人欧阳夏丹在演播室使用全新的立体成像技术和人机互动技术,生动、直观、易懂地每天向观众播报大数据对收入分配、医患关系、交通拥堵、百姓心愿等两会热点的分析,因为形式手段新颖,收效颇佳。随后一个个和数字有关的节目《数说315》、《阅大数据读新趋势》等接连出炉,搭上高科技的新闻让数字活灵活现,不仅增加趣味性,更收到良好收视效果。

总而言之,在新闻报道中,数字作为客观事实的一部分具有独特的作用。新闻记者要学会通过创新思维,运用多种手段,尽可能赋予数字以生命,让它们“活”起来、“舞”起来,真实而形象地展示经济社会现象,取得最佳的宣传效果。

[1]成思行.一个记者能走多远——艾丰评传[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于继亮.让新闻里的每一个数字都跳起舞来——谈新闻报道中数字的运用[j].新闻世界,2010(7)

[3]王麦玲.新闻报道中数据应用应该注意的问题[j].今传媒,2008(9)

[4]刘保.全经济新闻如何才能出精品[j].当代传播,2007(3)

[5]刘琼秀,把经济新闻写的雅俗共赏[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9)

(作者单位:山西广播电视台 山西太原 030001)

(责编:李雪)

G21,F0

A

1004-4914(2014)09-212-01

猜你喜欢

新闻报道受众数字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
数字变变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