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

2014-10-22董惠囡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建设文化管理

●董惠囡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文化的思考

●董惠囡

一个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它才能在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更长远的立足。企业文化是以文化引导为手段,以激发职工的自觉行为为目的的一种企业经营管理思想,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文章论述了现代企业文化、现代企业文化蕴含的先进理念,探讨了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了改进的对策。

企业管理文化 企业员工理念 文化创新 文化特色

一、现代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中蕴含的先进理念

企业文化管理是指企业文化的梳理、凝练、深植、提升,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重落实轻口号,重执行轻宣贯。突出企业文化管理,是基于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认为企业文化是一种管理,是在企业文化的引领下,匹配公司战略、人力资源、生产、经营、营销等等管理条线、管理模块的。优秀的企业管理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与组织一致的目标,并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与企业目标保持步调一致,能为员工营造一种积极的工作氛围、共享的价值观念和管理机制,从而产生鼓励积极创造的工作环境,也会对企业的绩效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企业管理文化蕴含的理念有:

1.蕴含公平竞争的文化理念。现代市场经济实质上就是一种竞争经济,缺乏竞争就会缺乏动力。在经济趋于全球化的条件之下,企业的竞争不但体现于国内,而且还遍布全世界。企业经营者及其成员一旦缺乏竞争观念就会造成缺乏动力。而我们所提倡的是一种公平的正当竞争,而不是依赖垄断特权来参与的竞争。企业经营者既不能回避竞争,又不能实施不公平竞争。为此,必须树立起合理的竞争文化观,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将企业做大做强。

2.蕴含民主管理的文化理念。大量企业在民主管理上存在严重问题,家长制管理企业到处可见。因为缺少民主管理的文化观念,一些企业的管理监督纯粹流于形式。这种现象之产生并非是偶然的,这和我国长期以来封建家长制密不可分。为此,首先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唯有如此,才能树立起民主管理的观念。同时,企业经营者一定要加强学习,以相当的高度把握环境之变化,从而实现企业内部与外在环境之间的平衡,并落实企业的短期与长期发展战略。经营者一定要有主见,将自身主见和专家智慧、群体智慧相互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取得市场竞争的胜利。

3.蕴含开放包容的文化理念。在一个企业中,开放包容有多层意思,开放是一个企业接受外来先进文化为我所用的重要途径,更重要的是企业对内部员工鼓励开放思维接受先进技术,此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推进了企业的发展。包容则是对于犯错误的员工,要包容他们的错误,但是对员工犯错误原因要进行透彻的分析,确保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同时也将员工们的失误降到最低,将上下级的关系处理的和谐融洽。

4.蕴含知识产权保护的文化理念。产品研发和部件专利的研制,是企业全体干部员工的知识的结晶,是用心血和汗水浇灌的企业之花,要倍加爱护和珍惜。在设置企业管理的理念中,加强本企业知识产权的保护,是避免企业损失的重要举措。

二、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问题

当今社会不仅是知识经济、网络经济时代,更是文化经济的时代,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文化力的竞争,企业文化已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强劲动力。企业文化建设也越来越受到众多企业的重视,但目前很多企业对企业管理文化建设的认识不足,企业管理文化建设中存在许多问题,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重视形式,忽视本质。长期以来,企业对如何加强企业文化建设,企业文化的内涵包括哪些内容缺乏明确的认知,认为企业文化的实质和内容就是做一些公关宣传活动、广告推广活动、社会公益活动和职工的文化娱乐活动,而忽视了企业文化中最本质的部分,即企业理念和行为方式的确立与推广。也有的企业在做企业文化建设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视觉文化上,认为统一了着装,统一了企业的标识,做了形象设计和形象宣传,就是在做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建设陷入了形式化、肤浅化的误区。

2.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重设计,轻教化。企业热衷于企业文化展示,热衷于通过企业文化的展示改变企业的社会形象,热衷于让大家知道企业在做企业文化;而缺乏对员工进行深层次的教化,企业的精神文化没有得到广大员工的广泛认同和接受,没有转化为员工的群体意识和整体行动,没有把企业文化真正转化为企业的财富。

3.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重眼前效益,缺长远规划。一是缺乏系统的规划设计。企业文化建设的目的是服务于企业的经营活动,如何将企业的文化力转化为企业的竞争力,需要将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结合起来,落实到企业的实际工作中去。很多企业各项工作都有年度计划,唯独企业文化建设工作没有计划,工作开展的随意性很强,缺乏全面完备的策划方案和详细可行的长远规划。二是缺乏制度保障。企业的管理层对企业文化的重视不够,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来看待,没有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日常管理活动之中,企业文化建设工作缺乏一套完善和行之有效的制度保障。

4.企业管理文化建设重接受和服从,忽视员工的能动性。一是忽视员工的参与度。有的企业认为企业文化等同于企业家文化,企业文化建设是对企业家文化的总结和提炼,企业家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导者和中间力量,员工只需被动地接受和服从。因而企业文化建设中,多采取自上而下的方式,缺乏自下而上的沟通和反馈,员工没有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中来,从而加大了企业文化推广过程中的阻力和障碍,难以实现预期的目标,难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影响力。二是忽视员工的发展。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的是既要提升企业的竞争力,又要给员工一个很好的职业生涯,有的企业在进行企业文化建设中,忽视了企业中最重要的因素——企业员工,没有将文化建设的核心——企业员工作为文化建设的基础,表现在实际工作中重视企业精神文化的贯彻、推广,轻视员工的培训、员工的职业生涯设计和规划,造成员工对自己未来的职业前途和可能达到的职位程度缺乏认识,失去了奋斗的动力。

三、构建企业管理文化的措施

针对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如何加强企业管理文化建设,构建完整的企业管理文化体系,具体的操作步骤与方法包括:

1.创立特色企业文化。一个企业要创立自身的文化特色,就要对企业的背景深入分析,在进行企业文化设计时,离不开对文化背景、经营背景进行深层次的分析、研究;要了解企业的发展历程,熟悉企业的业务特点;要分析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曾经做了哪些自觉、不自觉的工作,对企业过去的文化建设工作进行分析;具体工作要细化,要仔细梳理企业在文化建设方面取得的成绩,每一项工作中目前还存在什么问题,存在的差距表现在哪里。只有做好了这些背景分析工作,才能使企业的文化建设充分显示出自身深厚的文化沉淀,体现自身的个性特色。

2.梳理提炼核心文化。企业的核心理念、企业核心理念的梳理、提炼是企业管理文化建设工作的重心。企业的核心理念要得到员工的理解、认同,对员工产生激励力。一是提炼企业的愿景,很多企业在做愿景设计时,目标过空、过大,不切实际,主要问题就是缺乏对企业的定位分析。要在分析企业在行业中的竞争地位,自身的发展定位的基础上,明确企业的愿景。二是提炼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自身的经营特色是决定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价值观、企业精神等精神文化的基础,要避免企业精神文化的雷同现象,就要把这方面的工作做深、做细。这种文化体现在企业文化建设中,对客户要形成一种亲和力、吸引力和形象力,此时企业文化是一种大家庭文化,对员工是一种小家庭文化,对员工要产生一种归属感、自豪感和荣誉感。

3.强化企业文化理念。企业的核心理念总结、提炼出来以后,不能简单地停留在企业的文件中,必须通过一系列的工作对员工进行强化,做到深入人心。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全体员工的共同关心和参与,要让全体员工认同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营造一种人人参与的企业文化建设氛围,使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能够形成人人得以贯彻的理念。要为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工作创造一个双向交流的平台,一方面使员工真正参与到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中来,另一方面,也进一步加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和理解;企业文化建设工作还需要以一定的形式,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来体现和强化,对外可以进一步传播企业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增强企业对客户的吸引力,完善企业的品牌形象;对内可以充分发挥企业文化的渗透作用,增强企业文化对员工的凝聚力,以文化力推动企业业务的持续发展。

4.认同企业文化,使企业文化成为员工的精神家园。企业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通过培育高效能的企业经营团队,以实现价值共守、精神共通、情感共流和命运共担。如何让员工认同企业文化,让企业文化生根,把文化力转化为竞争力,这需要把企业文化建设工作与企业的业务工作结合起来,避免企业文化建设成为空谈。一是典型人物的树立、学习和推广。通过典型人物的事迹丰富企业精神文化的内涵,使员工在学习、认知企业文化时有积极的、具体的榜样;通过对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的宣传,使员工更深入地理解企业的核心理念。二是开展各种评优活动。通过在员工中开展各种评优活动,进一步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意识教育,在员工中树立规范服务、优质服务的服务理念,形成一种积极向上的风气,以提升企业的服务质量,树立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培育健康的企业文化

优秀的企业文化,既是一种生产力,同时也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它对于构建和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及推进作用,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成长和发展的基石。员工只有理解了企业文化与企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并且认同企业文化,才能自觉地将企业的目标与自身的行为结合起来,企业文化才能成为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和竞争优势。

5.塑造人格企业文化。一个人在学校接受教育和培养的时间是有限的,而工作实践却是终身的,所以终身学习实际上是指在工作岗位上的学习。企业作为一种特殊而重要的社会组织形式,企业文化建设不仅承担着为社会生产物质和精神财富的责任,而且也应当承担起培育人、塑造人的重任。一是培养企业员工的现代人观念。即培养企业员工树立与时代发展要求相适应的现代化观念:竞争与合作的观念。竞争是现代社会活力的源泉,也是促进发展的动力。所以,从思想、制度、环境等方面,鼓励每一位职工大胆探索,独立思考,不断创新是一个企业的当然使命。二是塑造企业员工的道德人格。企业既要关注人、关注企业员工的利益,同时也要注重企业员工的道德人格塑造,如果说,利益人更多地反映了人的自然属性的话,那么,即道德人则更多地体现了人的社会属性。企业在满足人的物质利益需要的同时,也有责任通过思想道德教育和具体分配制度的完善与调整来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促进职工道德人格形成与升华,这样,企业的管理活动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社会不断向着和谐社会迈进,更好地实现企业自身的社会责任。三是增强企业员工自我管理的能力。人是管理的主体也是管理的客体,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增强是变被管理者与管理者之间的从属关系为合作伙伴关系,实现管理主客体统一的最好方式,因此,在企业当中,培育员工不断学习的能力,加强自我管理意识与能力,让员工不再仅仅是人力资源的排列组合,而成为自我管理、自主管理的活生生的个体,是企业的重要责任。

[1]吕治水,黄滨.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研究[J].经济师,2006(2):199-200

[2]宋宪萍,闫银.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的性质——兼谈我国当前国有企业改革[J].理论界,2006(4)

[3]洪功翔.新阶段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性选择[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6(2)

(作者单位:宁波公路市政设计有限公司 浙江宁波 315105)

(责编:李雪)

F270

A

1004-4914(2014)09-279-02

猜你喜欢

建设文化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年味里的“虎文化”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