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4-10-22张晋梅

经济师 2014年9期
关键词:足额养老保险基金

●张晋梅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张晋梅

养老保险缴费的主体是企业,企业能否按时足额缴纳养老保险基金,关系着社会养老保险的正常运行,也关系着每一位企业职工退休后的生活保障。同时,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能否管好用好基金,只能增值不能贬值或流失,也是考量社保管理部门是否尽职尽责的标准。长期以来,一些企业压低养老保险基数、漏缴现象严重,阻碍了社会养老保险体系的健康发展。社保基金管理部门对违规欠缴甚至拒缴的企业,缺乏有效的制约手段。文章对此进行了探讨,同时提出了相关对策。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 足额征缴 有效管理 正常运行

一、当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深入和劳动用工制度机制的改革,企业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已逐步进入了规范化、制度化的轨道,挪用、挤占等问题已渐渐销声匿迹,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与管理人员积极开展内部控制,扎紧篱笆,防患于未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在征缴和具体的管理环节还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1.普遍存在着欠缴保险费的现象。许多企业都存在着拖欠费情况,以某省地级市为例,审计部门近期开展的专项审计中发现,有的地级市保养老保险基金欠费达到几个亿,严重地影响了基金的支付。

2.一些企业从自身利益出发,尽量压低养老保险缴费的基数,漏缴保险费。征缴基金的依据是基数与费率,没有准确的缴费基数就很难保证社会养老基金的足额缴纳,也影响了社保基金管理与基金的来源。我国《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缴费单位、缴费个人应当足额缴纳社会保险费”,但是一些企业往往采取各种手段,能拖就拖,能赖就赖。企业领导人对此熟视无睹,认为“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实在拖延不了时再想办法。

3.无法保证基金保值增值。我国《社会保险征缴暂行条例》中明确规定:“养老保险基金结余除预留的相当于两个月的支付费用外,应全部(约占基金结余的80%)用于国家发行的特种定向债券和其他种类的国家债券或转存定期存款。”社会保险基金是保证退休人员基本生活的“底线”,只能增值不能贬值或流失,因此,基金管理部门再将社保基金投入市场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宏观利益与长远利益,做到万无一失。但是在一些有基金结余的地方执行情况并不乐观,距离制度要求还有比较大的差距,导致一定数额的社会保险基金无法实现增值保值。

二、养老保险基金征缴与管理存在问题产生的原因

1.有关社会保险基金的相关法规严重滞后,无法有效地开展足额征缴。我国社会保险费征收的依据是1999年1月14日由国务院第1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至今已有15年的时间。在15年的时间中,国内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由于社会保障一直没有立法,管理部门无法对长期拖欠社保基金的企业进行强制性清缴,没有相关的法律制裁手段,结果导致拖欠现象大量存在。

2.企业领导法制意识淡漠,对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一些年青人多、退休职工少、经济效益好的企业认为按时、足额征缴养老保险基金会吃亏,不愿意缴纳;一些经济效益不好,资金周转很吃力的企业则是能拖就拖、能推就推,实在拖不过了再想权宜之计。还有一些企业宣传不够,很多员工对相关政策不了解,缺乏保护自己权益的主动性,从而使一些别有用心的领导钻了空子。东北某大型国有冶金企业职工就是由于没有了解政府对自己企业的相关优惠政策,受企业个别领导的蒙蔽,导致在长达10多年的时间里,没有按时拿到政府给的补贴,使自己的合法权利受到严重侵害。

3.一些企业的经济效益的确很差,“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有关资料表明,拖欠社保基金大户主要还是长期以来产品无销路,成本居高不下、退休人员多的“老、差、关、停”的困难企业,他们连给在岗职工发放基本工资都捉襟见肘,很难有资金弥补自己在社保基金上的空缺。

4.社保基金管理与地方财政、银行等相关部门协调不够,导致基金不能及时保值增值。一些地方的社保管理部门开拓意识不足,没有经常性地与财政、银行、证券等相关单位联系、协商,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合作,及时通过财政专户将社保基金购买国债抑或是转入定期存款,结果使利息收入减少,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社保基金减值;一些银行与金融单位出于自身利益,拖延时间,不按规定办理优惠利息,不及时将已经到期的基金转入定期存款,想方设法“挖墙脚”,也是导致社保基金缩水的一个因素。

以上种种原因说明,一代人的退休费用由下一代人承担存在着许多隐患,如果遭遇经济严重衰退等不利因素,就会使在职的劳动者不堪重负,难以承受这一重任。这种模式长期下去,自然会导致我国经济面临严重的挑战。

三、解决问题的相关对策

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承担着太多的社会关注,是企业离退休员工的“保命钱”,不能有丝毫的疏忽大意,必须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对待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因此,作为企业养老基金管理人员,要坚持原则,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全面履行社会责任。

1.企业领导要切实提高对企业养老保险基金问题的认识,将按时、足额缴纳企业养老保险基金摆在企业发展全局的核心地位。只有认真做好关乎全体员工切身利益的社会保障工作,解决好员工的后顾之忧,才能做好这一关乎国计民生、惠及子孙的大事。同时,要将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和国有企业下岗基本生活”两个确保“时刻挂在心上,作为检验一届领导是否做好工作,完成上级党委交给任务、切实履行职责的考核指标。企业领导要针对自己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关制度与征缴办法,加强管理与调控,接好地气,落到实处,不得有半点疏忽。

2.呼吁人大与相关部门尽快制定与出台社会保险立法,从而能够社保基金管理部门能够有法可依,有法可循。15年前国务院颁布的《社会保险费征缴暂行条例》,在改革开放时期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将我国养老保险事业推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由于历史的原因,在执行中也出现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立法与执法层面还有许多诟病,只有通过加大立法力度,尽快出台社保法,才能使基金管理步入依法收缴、支付、管理、监督的运行轨道。

3.社保基金管理部门与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加大清缴力度和稽查力度。深刻认识社保基金对于巩固与加强、发展社会统筹工作,切实保障退休职工的生活,维护社会安定,实现”中国梦“与进一步深化企业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要积极组织人员深入厂矿企业,对每一家企业开展认真的调查研究,核实每一家企业工资总额与退休费用,切实防止漏缴与冒领。对欠缴企业,要分清情况区别对待。对确有困难的企业,可以采取全部缓缴抑或是部分缓缴的方法,等待企业经济效益有所好转时,再予以补缴;对一些本来有能力缴费但是故意拖欠、甚至拒缴的企业,则要采取警告与处罚的行政措施,让其认识到拒缴将会付出很大的成本,从而不再重犯类似的错误。

4.要积极组织厂矿企业、社保机构、银行、新闻出版单位等对广大参保人员开展社保基金征缴与管理的宣传活动。一方面通过报纸、电视、广播、手机、网络等媒体,声势浩大地进行宣传,让每一位在职职工与退休人员都“关注社保、了解社保、参与社保”,愿意为搞好社保基金征缴与管理出力献策,主动“鼓与呼”;另一方面,要协调政府各相关部门之间的配合,充实稽查力量,齐抓共管,形成“拳头”效应,将拖缴、漏缴问题降到最低。同时,社保机构与窗口服务人员要全面提升服务意识,自觉履行社会责任,主动接受社会监督,一切为参保单位,一切为了参保人员,要在服务理念、服务行为、服务态度等方面解决“最后一公里”的问题,重点解决办理社保业务排队、耗时长、个人查询信息不方便等问题,换位思考,创新服务。要深刻认识服务“窗口”对收缴社保基金的重要性,在单位新参保登记、新参保人员登记、人员增加与减少、单位与个人信息变更、申报社会保险工资等方面大开方便之门,争取做到“鼠标一点,申报保险”。

5.切实加强基金管理,杜绝一切可能存在的漏洞,同时要确保基金保值增值。社保机构要积极与财政部门、金融部门加强联系,全面落实财政专户存储的规定,及时将保险基金存储为定期或购买国债。根据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提供的数据:2012年,我国社保基金投资收益率为7.01%,开创了2009年以来的最好水平,明显地跑赢了同期的通货膨胀率。因此,要及时研究保证基金保值增值的新方法、新规律,确保基金安全、健康地增值保值,尽最大的可能避免基金利息受损。

[1]霍曾聚.当前企业养老保险基金征缴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山东审计,2003(4)

[2]邰成贵,杜雪峰,缴纳社会保险费应为法定义务.江苏法制报,2010.9.16

[3]曾丽.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财会制度之我见.财会月刊,2010(5)

(作者单位:晋煤集团赵庄煤业人力资源部 山西晋城 048000)

(责编:若佳)(责编:李雪)

F840.67

A

1004-4914(2014)09-071-02

猜你喜欢

足额养老保险基金
保障农民工及时足额拿到工资
财政部苡心芰ΡVぱ老金按时足额发放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加强学习 整改问题 建立制度 强化稽查 为安徽省全面依法足额征收排污费提供根本保证
退休后可以从职工养老保险转为居民养老保险吗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