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小学开展武术健身操运动项目教学研究

2014-10-21房文治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广播操课间操武术

房文治

健身操是以中国武术为主要内容,以广播操为基本表现形式。而武术健身操又体现了武术运动体育性与艺术性的统一,是容音乐、舞蹈和体操为一体的体育运动形式。武术健身操形态多样、妙趣横生、含有攻防作用,既能单练又能配对交手、既有健身价值又有自卫防身的使用价值,还具有弘扬民族精神的社会价值。

做广播操是我国中小学学生天天坚持、全体参与的体育锻炼形式,是国家基本的体育制度,它以“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保证了学生体育锻炼时间的有效性。《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用广播操的表现形式,以富含民族底蕴的武术动作为素材,具有在增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同时,传承民族文化、弘扬民族精神的作用,有助于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的有机融合,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民族凝聚力,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人类的文明进步作出贡献。

在中小学学生中开展武术健身操教学,将丰富多彩的武术健身操传授给学生,使学生通过正确愉悦的练习形成正确的身体姿态,发展学生的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和耐久性,改善心血管系统功能,提高有氧代谢能力,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礼仪意识、陶冶学生心智、促进身心健康。

学生课间操现状:根据我校每年的检查情况来看,大多数班级开展课间操出现了流于形式的现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学生来到操场后,仅仅是应付差事,有的学生干脆躲避参加。这样的做操不仅达不到锻炼身体的目的,而且也影响了班级形象,对学校的组织纪律也是一種破坏。

我也在平时的教学中对学生上体育课或课间操开展武术健身操练习做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分析,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一、通过调查问卷,绝大多数师生都非常喜欢武术健身操

男生大部分都很喜欢武术健身操,音乐优美,使得女生也逐渐喜欢上了武术健身操。因此《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具备了在全国中小学推广和普及的群众基础。武术是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以武术健身操的形式走进中小学校,是能得到广大师生认可的。创建武术健身操的目的之一就是丰富学生的大课间操体育锻炼内容。武术健身操可以不受约束,只要学生愿意,可以单练,对练,配合音乐,根据节奏,都可以实现健身的目的。武术健身操可以丰富学生的课间锻炼内容,符合课间操的时间特质,所用的时间长短上能得到绝大多数师生的认可。

二、武术健身操既符合体育运动训练学的原则,又契合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里发展变化规律

武术健身操的动作编排新颖,衔接流畅,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练武术健身操的激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好的音乐节奏、旋律和武术健身操动作的和谐配合可以激发学生的内在情感,使学生外在的动作和内在的情感和谐地融合起来,从而促进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习热情,激发学习兴趣,弘扬民族文化和培育民族精神,武术健身操的这种功能是课间其他广播操所无法代替的。增加身体的平衡性、稳定性,增强学生的心肺功能,促进机体协调、灵活,发展艺术,节奏感,使得武术健身操被更多的师生所接受而值得推广。

三、武术健身操有增强体质的作用

适宜的运动负荷可以对学生肌体形成良性刺激,从而起到增强体质的作用。武术健身操可以很好地缓解神经系统的压力,调节中枢系统,暂时缓解学习疲劳。做完武术健身操后,学生感到比较轻松,活动量适中而不累,有利于下节课的学习。如果武术健身操持久练习,它的运动负荷适中,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耐力,锻炼学生的系统调节、平衡能力,运动兴奋使文化学习的精神压力得到缓解。提高学生的表现力,锻炼意志;增强奋发向上的拼搏精神,培养自信心;提高审美能力,增强体质。

四、有助于引导中小学生养成崇尚礼仪的习惯

《全国中小学生系列武术健身操》均以武术的抱拳礼开始,以抱拳礼结束,将武术传承中强调的“始于礼,终于礼”的优良传统编入健身操中。大多数师生认为有必要在中小学开展武术健身操。武术健身操得到了绝大部分师生的认可,符合中小学生课间操的时间特质,运动负荷适中。

武术健身操在弘扬民族文化、培育民族精神、培养礼仪、增强武术认识和激发学习武术热情等功能上得到了大多数师生的肯定。武术健身操可以作为武术文化的标志符号,在中小学推广和普及。开展武术健身操很有必要。既可以在大课间操上练习,也可以在体育课堂上练习,既可以室内也可以室外,场地不限,时间长短也可自由调节,使学生锻炼有很大的主动性。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广播操课间操武术
校园武术“学、练、赛”一体化实践探索
我爱传统文化
我当上了领操员
提高广播操教学效率的策略
中国功夫成青少年新宠
小学生跳课间操成功减重20斤
课间操也必要创新
对高校武术教学中武术文化教育的思考
光明正大
关于课间操的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