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融入德育教育

2014-10-21李高洁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课外德育课文

李高洁

众所周知,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提倡的教育就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协调发展的综合性治国人才,可以说儒家教育尤其重视德育教育。人无德不立,在现代语文教育教学活动中,只有真正把德育教育与日常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综合性人才,是广大语文教师尤其要关注的。

一、深入挖掘文本内容,结合教学内容积极渗透德育教育

1.忠实解读作者原本的特色语言和积累文章词句实施德育

语文教材中收录的优秀文章是经过社会生活检验的,无论是语言特色,还是写作艺术,无论是知识性,还是思想性、艺术性,都是质量非常高的。语文教师要通过课文的文本文字和段落章句,利用作者的语言文字挖掘课文的思想内容,进而领略感受主人公伟大的思想品格,语文教师要通过启发引导,让学生在自由的精神思想天地里接受思想启迪、接受思想德育教化。

2.充分利用课文塑造的典型艺术形象,结合思想感情实施德育

语文教材中的许多经典素材提供了进行思想品质教育的良好材料。《七根火柴》展现了红军在进行二万五千里长征时经历的种种艰难险阻,教师通过引领学生熟读课文,在领会故事内容和思想的前提下,让学生在脑海中勾画出这样的画面:每一位红军战士斗志昂扬,不怕征程艰险,艰难而不屈地奋力在爬雪山、过草地的同时跌倒了又爬起,爬起了又跌倒。这样的画面难道不能让学生深深领略红军战士的英雄气概,进而受到深深的爱国主义教育的熏陶吗?实际上只要教师有一双敏锐的眼睛,有一颗充满智慧的心灵,无论是小说、诗歌,还是散文、随笔,只要透过这些字句文章,深入挖掘深刻的饱含人性真善美的教学素材,语文教师在思想上尽量要通过不同的教学手段使学生产生思想精神共鸣,不断陶冶并丰富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

二、通过课外学习实践活动进行德育教育

长期以来,学校的课堂教学是学生主要的学习阵地,随着现代技术和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创新发展,尤其是新一轮课程教育的深入改革和不断取得新的进展,语文教师越来越注重利用先进的教学设施和一切有效的课程资源,不断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一改传统的课堂学习的教课方式,语文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外时间举办一系列的课外学习实践活动,可以针对某一主题组织和策划课外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观看有教育意义的励志影片,也可以举办演讲比赛、开展调查活动等,通过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此外,语文教师还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重要的社会时事和新闻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引导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像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只有德智体美劳全面和谐发展了,教育才称得上是成功的。语文教师要明白,真正学习的主人是学生,任何人代替不了学生对知识、情感、思想、价值观由外而内的自身内化吸收。学生是独立的学习主体,语文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要了解学生的特点和特长,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真正做到量体裁衣、因材施教。在教给学生知识文化的同时,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要有良好的教育和收获。培养學生独立、自主、自强的品质,永远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教育目标。

教学是一门艺术,艺术要求与教育实际紧密联系,语文教师要紧跟时代发展要求,认真研究总结教育教学中存在的新问题、新情况,革新教学方法,切实改变教学中不重视学生德育的现象,充分发挥语文教育教学中的德育功能,真正做到一切为了学生的健康发展。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课外德育课文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德育无痕 渗透有方——小学语文教学的德育渗透方法探析
端午节的来历
背课文
德育测评:质性与量化的平衡
高校“德育为先”的理论、实施及评价研究
取经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