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润物“细”无声

2014-10-21陈丽芬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作业历史班主任

陈丽芬

我班的历史教学结出了丰硕成果,开心之余,加强反思。究其原因,细节决定成败。从细处着手,用智慧让学生喜欢历史、创造历史。

初二历史期末成绩新鲜出炉。从初一下半学期开始,我班的历史成绩就让人羡慕嫉妒。其实没有什么秘诀,只是工夫在平时,细节决定一切。

一、细心,为班主任工作打下基础

班主任效应确实存在。通过两年的沟通交流,我对学生更加熟悉。不要小看“熟悉”,它能产生一些微妙甚至“神奇”的力量。人是渴望赏识的动物,当自己的名字被老师很快在班上喊出的时候,那是一种激励的力量,更是一种强烈的认同感。学生会对班主任产生敬畏之情、喜爱之情,从而把与之相关的事情做得更好,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个人学习和生活习惯,整个班级也会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

二、细化,打造灵动、有效的历史课堂

抓好历史教学规范,特别是课前预习、课堂有效教学、课后复习、改正作业等常规而让严抓不懈。

1.课前预习是从初一第一节课开始就制定的规范

学生要将独立预习过程中自己弄不懂的问题,在课本上做记号;对教材中模棱两可、似是而非的地方在书上圈点勾画;对于难易程度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颜色的笔做标记。对不理解的地方,要大胆提出疑问,然后带着这些疑难问题上课,就会把主要精力用在“刀刃”上,提高听课的质量和效率。

2.课堂上调动学生的兴趣和参与度

“乐学”才是学习的最高境界。要从学生的实际需要和意见出发,以新课程理念指导,采取相应的形式,让教学有趣味。

(1)要在教学工具上有趣味

在北师大版七上第九课“甲骨文与青铜器”教学时,我就带领他们去了学校附近的市博物馆,参观青铜器展览,让学生去触摸一些模型,观看一些实物和视频,从触觉、听觉等感官去了解我们灿烂、悠久的文化。当我说到“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青铜器”这个话题时,同学们来了兴致,提出了材料、制作细节等问题,并根据博物馆的考察做成历史小报。

(2)幽默的语言

在讲“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时,反映人们上班的情况,我用形象化的语言“上班一窝蜂,下班大呼隆”,并配合很多的漫画,学生很惊奇当时的时代竟有如此荒诞的事情,对此产生疑问,进而探究事实的深层原因。

(3)穿越时空的角色扮演法

例如:以秦始皇设郡县制为例,让学生扮演王绾与李斯,发表分封制和郡县制的优劣,从他们所代表的立场,从他们的身份与地位来进行辩论。比如在讲分封制时可以设计一系列的问题:①如果你是周天子,根据当时西周初年的情况你会如何进行管理?②设置表演情境,你来进行分封,你封给哪些人?封给他们什么?③你在接受分封之后,你会如何向天子表示?创造问题情境,给学生思考的兴趣,给学生还原历史。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历史意识。

(4)让学生走近历史的方法,就是让历史的见证者与其交流。“文化大革命”这节课教学时,我要学生去调查和访问50岁以上的老人,与其进行交流,并形成他们的调查报告,在班级里进行交流,很多学生获得了较好的认识。

3.作业改正要及时、有效、到位

我班的作业改正是我检查历史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每次的作业改正必须全员过关,才会批下次的作业。虽然工作量翻了一倍,但我觉得这样改正的效果才有效和踏实。现在学生的改正习惯非常好,學生的历史知识得到了巩固,做到事半功倍。

4.复习时要注意方法的指导

在做好知识准备的同时,也要做好生理和心理的准备,擦亮利剑,准备考场亮剑。

(1)背好知识点

虽然是开卷考试,但是没有适当的背诵是不合适的。需要背的主要是重大的历史事件以及知识点所在地——就是在课本哪里,这样考试才能事半功倍。

(2)建立知识线索

教师在授课中,必须把课本内容一点一点讲清楚,让学生能够有条理地把握相关内容,然后就能制作出每一课的相关知识线索。可以按朝代,可以按专题,也可以按不同的时代特征。这样就能实现学以致用,能够更加“有效”。

(3)看清、看懂图片和地图

历史是一个多方面知识融合的丰富多彩的“迷宫”。要看清楚地图和周围的通关武器,正确解读后才能走出迷宫。因此在最后迎考时就让他们看地图和图片,并且独立思考这些图片能反映哪些重大的历史事件。让学生做到了解熟悉,独立思考,独立出题。

根据以上几点,我们班的成绩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而且一直保持这种好的势头。只要你平时做个有心人,细心点,智慧点,你就能取得很好的收获。其实历史教学是一件充满乐趣、充满智慧的事。

编辑 温雪莲

猜你喜欢

作业历史班主任
我的班主任①
当一名轻松的班主任
新历史
作业
历史上的6月
历史上的八个月
历史上的4月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
我们的班主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