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修教学中的自主引导训练分析

2014-10-21周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周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进行,学生自主学习训练也被提上议事日程。教学中引导学生自主训练已经成为十分热门的话题,因而在汽修的教学过程中自主引导训练对学生有重要的意义,对汽修这个行业实践也是十分重要的。而在以往的教学实例中都是注重理论的培养,学生有没有实践能力根本无人关心,这让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实践能力上受到了一定的局限。所以针对汽修教学中自主引导的问题进行了一些讨论和分析。

关键词:汽车教学;自主引导;基础概述

加强学生的自主引导是汽车教学改革之路的必经途径之一,举个生活中常见的例子:如果你想要学习游泳,空有一些理论,但是不敢下水,那么谁也没有办法,你永远也学不会游泳。在以往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是以课本中的知识为主,对学生进行更多的是素质教育而忽视了实践,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学生的能力没有提高,反而会引起学生的反感,让很多学生不能很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阻碍了他们的发展。

一、汽修理论基础概述

结合实际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有的同学认为汽修就是将汽车进行拆装,只知道怎么拆装就可以,至于一些理论都不重要,殊不知,这一观点将自己带向了误区之中,虽然在学校中学习的理论在将来的实践中很难应用,但是理论就是基础,有谁可以说没有基础就可以进行实践,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此为了打破这一局限,同学们就要对汽车修理的理论有一定的理解。如知道发动机又叫引擎,它能够把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机械能。对于相关的基本理论有所了解才可以做到举一反三,并且可以在实践中运筹帷幄,手到擒来。

二、加强自主引导训练的对策

1.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拓展能力

我们可以知道,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大部分的老师都是一步一步地进行演示,在这个过程中会给学生在思维上增加一些束缚。虽然同学们知道了下一步是如何处理的,但是变了一种方法就不会融会贯通了,大部分学生都是采用复制、粘贴的形式,严重影响教学效果。根本没有自己的想法。所以要想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就必须让他们对事物产生质疑,只有问了“为什么”他们才会找到答案,只有让学生产生了矛盾的心理,才能激发他们活跃的思维。当然这些过程不可能缺少老师的引导,所以作为当代的教师,一定要做到大胆质疑、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对于一些“问题”学生大加赞扬,这样会起到连锁反应。

2.充分运用教学案例

案例是汽车教学中的基本话题,教师通过一些相关案例的介绍,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在学生的脑海中留下印象。但是在选择案例时要围绕教学内容,在进行有针对性讲解的同时更贴近生活,然而教师也要摒弃以往的教学方法,而不是一味地灌输着思想,而是引导学生的自主精神,让学生在真正意义上进行自主的训练。在理论薄弱的环节加强案例的真实性,从而让更多的学生能了解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可以更好地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3.引导学生自主训练

所谓的自主引导就是让学生拥有更多的自主参与、自主学习、自主创新的能力。它不但包括转变原有的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积极性,更好地参与到社会的实践中去。自主的引導主要是针对学习中的同学,教师只是起到辅助的作用,这便要求老师一定要有专业的技能和过硬的技术水平,在自主引导的过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在同学遇到一些技术上的问题时,不要急于给出答案,而是先引导,让他们先思考,再去进行实践,通过实践自己找到解决的办法。通过这一过程老师可以进行最后的补充和讲解,这样不但提高了学生的质疑精神,也使得他们提高了自主训练及创新的精神。如学习有关发动机的课程时,先让一位同学根据所学的专业理论基础进行实践,分析判断自己下一步应如何进行,而其他的同学边观看边思考,如果遇到不清楚的地方可以进行讨论,老师只是在一旁进行引导。通过这样的过程加强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增强了学生参加实践的积极性。

4.自我参与及自我实践

学生知识水平的提高、职业技能的发展,都是凭着自主训练得到的,老师只是起到了纠正的作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为他们营造一个更好的自主训练的氛围,老师通过巧设疑问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使他们思维活跃,并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了知识整理总结的能力,同时也联系了实际。然而作为老师不能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老师不主动给予学生发现新事物的机会,就会让他们变得唯唯诺诺,不敢说出自己的想法,即使有了新的发现也不愿说出,使得学习能力越来越弱。

在汽修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通过自主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自主训练,不仅培养了自己的专业技能,还提高了自身的素质。为以后的工作奠定了基础。所以需要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在训练中不断地完善、创新,为国家培养更多的汽修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徐少华.理实一体化在汽车维修教学中的应用[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

编辑 温雪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