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舞蹈武功教学中的身体素质训练

2014-10-21王晓东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专业能力身体素质

王晓东

摘 要:身体素质训练在舞蹈武功课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就身体素质训练与舞蹈武功教学的關系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关键词:身体素质;身体机能;专业能力

随着舞蹈事业的发展,除了优美的舞姿外,舞蹈武功技巧的多变和创新,已成为现代舞蹈的特点,所以对从事舞蹈专业学习的学生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作为培养专业人才的学校,如果要使舞蹈有更高的创新,更多更快地培养高、精、尖的舞蹈人才,那么在抓专业训练的同时,也要重视抓好素质能力的训练。

一、身体素质的训练内容得以补充与完善

身体素质训练在传统练功中虽然已积累了不少经验,练习中也比较重视基本技能训练,这突出表现在腰腿功上。在对动作技巧练习上,强调“膀子劲”(臂力)、“腰劲”(腹背肌力量)、“蹦劲”(下肢弹跳力)、“冲劲”(速度)、“漂劲”(轻巧灵敏)等。具备了些“劲”,再准确地掌握动作“法儿”(即要领),一般来说武功翻腾技巧就可能做得顺溜自如。但在传统练功里,练习这些“劲”,要有“幼功”(儿童时期练功)开始,练个十几年才能具备。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大多数教师习惯于将教学内容直接灌输给学生,由于教学方法和手段的枯燥和单调,学习效果并不明显。

舞蹈训练课中要借鉴体育运动中行之有效的身体训练,并有选择地运用到舞蹈武功学习中的观点提出,就意味着要求教师必须把体育的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与学生个性、学习能力及身心健康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就应把一般身体素质训练的内容作为专项素质训练的内容补充,并在舞蹈武功学习时成为必修课加以普及运用。

二、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相结合,促进身体机能的不断提升

将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相结合的形式引入武功课堂教学,不失为有意义的能力整合,这种教学手段中融入全面的身体素质基础训练,如同舞蹈作品一样借助了武功技巧特定的活动载体。它对学生的翻腾技巧和艺术作品的精彩呈现有较大影响。一般素质是专项素质的基础,一般素质的好坏,直接影响专项素质的提高。在进行素质练习的环节时,把一般素质与专项素质共同来实施,既解决单一肌肉群的练习,同时又强化各肌肉群的专业训练,练习过程中始终需要兼顾素质综合性的训练与提高。这样会促使学生长“劲”快(力量增长率高),身体素质全面,体质大大增强,身体发育良好,能较快地具备各种舞蹈武功专业技术的基本能力,也缩短了掌握武动翻腾技巧的过程。因此,舞蹈武功学习在重视技术训练的同时,应普遍吸纳身体训练,来实现“以劲促功”的目标,使其真正作为一项辅助性的训练项目。

舞蹈武功动作技巧的发展是随着身体素质的发展而发展的,但两者又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他们之间的关系是辩证的统一。身体素质训练的效果,要从动作技巧中体现出来,而动作技巧必须建立在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提高。传统训练舞蹈武功翻腾时,采用单纯练习动作技巧的片面方法,没有进行全面的身体素质训练,没有掌握这两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动作技巧训练的进度很慢。

三、身体素质训练带动专业能力的全面提高

身体素质是掌握舞蹈武功翻腾的物质基础,身体素质训练是为动作技巧服务的。教学实践证明,把一般素质训练与专项素质训练相结合地运用到舞蹈武功教学中,对专门从事舞蹈的人来讲,无论是专业能力、艺术表现力等都会产生显著作用和深远的影响。这也是当代艺术教育教学中需要加速培养优秀舞蹈人才不可或缺的训练方法。

从舞蹈武功专业训练的需要出发,身体素质训练大致包括软度、开度、力量、速度、灵敏、耐久力等方面。学生在身体素质训练中,如果说软度、开度素质是解放身体各关节,力量素质则是带动解放出来的关节,进行大幅度运动的基础;而速度素质则是对所做动作发生很快的反应,促使肌肉、关节在最短时间内完成动作的能力,再由灵敏素质把身体反映出的动作技巧加以表现。身体素质训练是舞蹈专业学生不可忽视的重要辅助项目。因此,在素质训练时,应注重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只有全面发展身体素质的基础上,才能获得各种聚合的功能,促进舞蹈武功动作技巧的提高。

舞蹈武功的身体素质训练在内容、形式、性质方面都具有与其他运动项目不同的特点,这些独特性恰恰符合了艺术教育以人为主的理念,身体素质训练在舞蹈武功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将充分地起着培养兴趣、提高能力、健康身心的重要作用。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专业能力身体素质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关于提升高中体育生身体素质的方法及策略研究
锻炼
新发现
探讨互联网金融对证券行业的影响及解决对策
基于中职教师专业标准论班主任的专业素养
不同阶段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内在发展规律
中外教师合作教学对于中教专业发展的作用研究
职业院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对我国中学生体质健康影响因素回归模型的实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