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高中数学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

2014-10-21徐子超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

徐子超

摘 要:面对高中数学教学的严峻形势,创新思维已成为教学界的代名词,如何高效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发挥学生的潜在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成为教师深思的首要问题。拥有自主的创新思维,学生才会对学习产生更加浓厚的学习兴趣。

关键词:数学教学;创新思维;能力培养

当今时代,创新思维已经深入人心。学生想拥有高人一等的能力,殚见洽闻变为每个学生追求的目标。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必须运斤成风,把枯燥无味的课本知识变得獨树一帜。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产生更浓厚的学习欲望,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状态。

一、论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创新思维就是在求学的过程和解决问题中,与众不同的思考问题模式和方向。

往往取决于老师的培养和教学方式。有了独立的创新思维,能带来很多积极的作用,如独立学习能力的提高、学习积极性的增加、求知欲望的扩大等。

硬性灌输知识的旧社会教育方式已经不能满足当代教学需求,教材的改版和教学体制的改革足以说明这些。创新思维才是当今教学的主流。

经过小学六年、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涯,历经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对数学的态度,既喜又忧。学习的主体是学生本身,主要目标是将所学知识熟练应用于生活实践,老师的辅助角色更是不可或缺。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顺其自然地成为老师的工作内容。

高中学习阶段至关重要,是决定一个学生未来发展的过渡阶段。学习不再是单纯的求知,而是对自学能力的考验。而数学是基础学科之一,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论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实践

如何才能把培养创新思维灵活应用于高中数学学习生活中?课堂上的活跃气氛其主导者是教师,幽默风趣的言语既可以凝聚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课堂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就需要老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选择适宜的教学方法。创新思维的应用可以让学生把知识记得更加牢靠,数学的建模能力更强,进而发挥更大的力量。例如,在面对“圆与圆的位置关系”时,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能力把圆比作圆盘、呼啦圈、月饼等等可行的具体实物,激发创新能力,不必因循守旧地使用固定思维把圆当成毫无存在感的做题图形,具象的描述更能体现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这只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一小部分。还要给创新思维营造一个宽松和舒适的活跃环境。这就需要学生的配合,积极主动地加入进来配合老师。

创新是21世纪的风向标,创新思维更应是高中学生学习数学所必备的能力,这样才能使接受的知识最大化。否则既无法扩展新时代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更不能让学生吸收巩固知识。

三、论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优势地位

目前,学习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不再是精神层面的渴求,而是应付家长和老师。高中数学不再如小学和中学那般简单易懂,硬性的背记公式已无法得到解题的满足。这时,创新思维的培养显得尤为突出。不难发现,能够熟练掌握创新思维的同学总是脱颖而出,变得出类拔萃,让他人羡慕。高中数学是融合逻辑推理能力、算数能力、思维拓展能力等几个要素,而不再是单纯地死记硬背,创新思维在高中数学解题过程中占了非常大的比重,决定一个题目是否简洁易懂,是否有正确的解决方向。

创新思维的培养是新时代教学工作的主要任务,打破原有的固定思维模式,挣脱硬性思维的桎梏。一旦养成创新思维的解题思考模式,学生和教师都是收益的群体。不再是死记硬背的做题步骤,而是根据自己所思考的方向进行大胆的解题,有助于燃起学生对学习的热情,进而达到愉快接受新知识的目的。

高中数学中要应用灵活的理论公式和创新的思维模式才能解出复杂多变的题目,更是考验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特点的一个学科。培养创新思维是教师教学任务的重点之一,只有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习惯,才能喜爱数学、不惧怕难题。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创新思维能力培养数学教学
在经济新常态下地方本科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巧用“错误”激活数学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培养职校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