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案导学”,让师生尽享成功的喜悦

2014-10-21包望理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生上课学案导学教研组

包望理

前五周,我校在县局陈督导、雷老师和我校领导的指导下,积极开展以“导学案”为载体,学生“自学、对学、组学”为学习方式和教师使用“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课堂教学改革。下面我把前五周各教研组的情况作一反馈——使用的感受和困惑。

一、对“导学案”的再认识

对“导学案”首先我们要走出两个误区:

1.“导学案”不是习题集。以前我们总认为既然是学生的学案,就是出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加强练习。“导学案”重在一个“导”字。也就是要根据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精准的问题引导学生不断思考、解决问题,形成技能。

2.“导学案”是个新事物。全体教师基本对它的认识上升了一个层次,不像洋思一样如昙花一现,而是强力推行,我们必须要执行。

3.各位老师认为先踏六步圈套,再充实内容。

4.老师认为导学案有两个精华部分:一是导入明标,二是自学质疑和小组交流。再加上它清晰的评价机制,确实解放了老师,激活了学生。

二、使用“导学案”的感受

1.对学生加强方法的指导。学生上课回答问题声音要响亮,说话要有条理性;在小组内交流时要有序,声音要稍微小一点,不要影响别的小组;小组合作学习时要听从组长的分配;全班交流时应该怎样展示等等,这些都要对学生进行指导。

2.对学生加强“会听”的培养。学生上课“听”的效率的高低直接影响着他的课堂效率。仔细观察学生发现,当你提出一个问题后,80%的学生会很紧张,如果你叫到一个学生回答这个问题,这80%的学生就会马上放松,心里会想“幸亏老师没有叫我。”但是别人回答什么他根本没有听进去。所以我一直很重视学生上课听讲的效率,并且告诉他们要会听并且要有辨别地听,听别人说的对还是错?和自己的有什么不同?

3.发挥“导学案”的多项功能。学生在汇报时,老师可以在自己的这份“导学案”上记下学生的奇思妙想;在做课堂练习时,老师可以在“导学案”上批注学生容易做错的题及出错类型。这些都成为我们进行反思改进教学的珍贵资料。

三、在课堂教学中的困惑

1.在学习过程中,表现积极、成绩优秀的学生得到发言和展示的机会多,提高得更快,而不善言辞、动作迟缓的学困生得到的机会少,不但造成了学习机会的不均衡,而且影响学困生的学习成绩。

2.各教研组都有反馈,一节课六步难以全部踏到。

3.下发的导学案和我们的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不匹配,充分利用起来太困难。

四、今后的努力方向

1.引进来、走出去,做到互通有无。

2.节节备写导学案,堂堂使用导学案。把导学案要“写在手上”、记在心上、用在课上。

3.把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导学案的使用率有机结合起来。

高效课堂是我们努力的方向,让学生喜欢学习、乐于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辭的责任。我们将迈着坚定的步伐,坚持走学案导学六步教学模式的道路,让教师、学生尽享成功的喜悦,实现教师、学生的同步成长与发展。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学生上课学案导学教研组
Factors of Influencing Middle School Students’ Listening Comprehension and Its Countermeasures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学案导学”之我见
谁打我
积极发言
一个充满活力的教研组
对教研组长的选拔与培养知识
浅议教研组功能的最大化
交换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