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导学达标”教学中教师如何“导”

2014-10-21袁树堂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法导学学案

袁树堂

“导学达标”教学是我校实施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以学案为载体,实施导学达标,使教学过程由教师“教”变为教师“导”,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师主导,学生主体。在尝试教学中,我发现课堂效率高不高,关键看教师“导”得好不好,教师“导”什么,如何“导”?这里谈一下我对教师“导”的理解。

一、凭借学案导过程

1.学案本身就是“导”的载体。用学案导学,体现学案导学、导思、导练、导法的功能。课前教师要精心梳理知识点,理清知识脉络,预设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教师要提出哪些问题,哪些地方需要引导,怎么导,要做到心中有稿,手中无稿,这样才能做到“讲”“导”“练”自然天成,使导学稿上的问题解决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

2.教学过程中以“学”定“导”。教师的“导”应以学生“学”为基础,为“学”而“导”,以“学”定“导”。

通过学生的自学情况了解和个别询问,小组学习中教师的巡视,参与互动,正确把握学生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学生迷茫困惑的地方在哪导哪,重点、难点、关键点在哪导哪。教师一定不要盲目,该不讲的一定不讲,个别问题个别解决,把充足时间留给学生。

二、针对问题导学法

学法指导是“导学达标”教学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无论是预习,还是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学生的自主机会多了,更需要讲究学习方法,重视学法指导,解决怎么学的问题。同类问题的基本思路是什么?新问题怎么想、怎么做;考虑哪些因素;解决的关键点、突破点在哪;本学科的科学研究方法,如化学中的对比试验、控制变量法等。教师还要指导学生一般的学习方法和方式,例如:做笔记的方法,阅读的技巧,捕捉有用信息的方法,自主学习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的技巧等等。

1.在如何指导小组合作学习上,小组长有哪些责任,怎样组织管理小组成员,怎样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确定小组发言人,组员怎样倾听成员发言,怎样边听边想,在别人发言时不要插嘴等?在开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阶段,教师要加以指导,从而有效地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2.在预习上,重在指导预习方法:看书要尽量看懂,可反复看几遍,再做自学检测;要把预习中发现的问题做好标记,做好记录;画出重点难点、含糊不清的地方;预习要根据学习目标,抓住重点、难点,发现有价值的问题。教师要讲清预习的目的、预习的重要性,防止学生不预习,抄预习检测答案。

3.必要时要把学法写在学案上,从而为学生自学、讨论、探究引路。对一些难度较大、学生无所适从的问题,学案上要有一些简单的分析或提示。可以单独下发辅助材料对具体的学法进行指导。

三、小组合作探究交流中,教师组织引导

1.注意把握“导”入的时机

在充分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把在自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先在组内进行交流,会教不会,好帮差,把问题最大限度地在组内解决。如果是无法解决的便成了该小组的共性问题,老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不是马上解答,而是提交全班同学讨论,能够解答的同学自动走到黑板前提出自己的思路,别的同学也可以上去补充、纠正和质疑问题,教师的作用就是引导、评价。

2.找准“导”入点

如何“导”得精彩、适时、适度?要有凭借点:以问题情境导;以学生回答中的错点导;以学生发现的有价值的想法、思路因势利导;通过学生探究、分析、评判顺势诱导;从意见分歧中导;在学生徘徊迷茫时加以指导;在障碍点上点拨引导;梳理知识融会贯通。

3.小组合作学习中的“导”向

教师在巡视、介入学生互动中注重“导”向,对那些偏离正確方向,纠缠不清的枝节问题;由于思维障碍走进死胡同、钻牛角尖,没有实际意义或以现在知识不能解释的问题,教师要引导学生,避免学生走弯路,保证课堂讨论交流的方向性和顺畅性。

编辑 李建军

猜你喜欢

学法导学学案
《背影》导学案教学
乡愁导学案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目录式问题导学法在高三化学复习中的应用
“比例尺(一)”导学案
我是小导游
赵学敏学法作品《沁园春·雪》
体育学法基本定位及其理论建构的必要性(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