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展体验式教学,提高初中语文教学的实效性

2014-10-21罗宗福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体验式教学实效性初中语文

摘 要:新课程改革对语文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法亟待整改,以学生为主体的体验式改革成为素质教育时代重要的教学手段,它不仅能够使学生通过特定的情景融入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提高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实效性

一、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指的是在实践中认识事物;体验式教学情境化学习,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特点,结合课程内容,使学生通过实践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以此获取知识、提高能力、感悟生命,加深对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

初中语文体验式教学是指教师根据中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设定情境、营造氛围等方式让学生对自己学习的内容产生兴趣,以巩固学习知识,同时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培养和提升。

二、体验式教学的特征

1.亲历性

亲历性是体验式教学的本质特征。体验式教学主要强调的就是学生亲身体验和亲心体验。身体体验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自己的实践进行亲身经历,心灵体验是指学生通过思想的转变、感受的转变等进行切实感悟。亲历性主要体现为教师对学生情感的提升和心灵的震撼等,让学生在自己的实践中参与到教学活动中。

2.自主性

体验式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方式,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重视自身的主体地位,在体验过程中重新进行自我认识以及自我提升。体验是自主的体验,教师所设置的体验是教学过程的依据,教师必须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让他们在体验中提高学习能力。

三、提升语文体验式教学实效性的措施

1.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要把学生放在教学的主体地位,以学生为本。现代化的教学观念认为,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两大主体,分别担任着不同的任务,但是,他们都具有主观能动性。从教学的主体性方向而言,教学并不是单纯地传授知识,更多的是以人为本,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但是,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在新课程改革的引導下,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思想和行为进行教学,让学生认识到自身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同时在实际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权,增强互动性。

2.创设情境,营造氛围

亲身体验有助于帮助学生掌握情感,初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不仅是让学生接受知识,更重要的是满足学生的情感需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调动学生的情感既是任务也是手段,而情感的调动需要一个适当的情境和氛围,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这个教学的艺术境界。

3.及时评估,促进体验深入

体验式教学是让学生从书本里走到生活中,是学生对生活的亲历和感受,可以从中获得知识和思想,体验式教学的过程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和学习规律进行教学,并且要及时进行评估和总结,不断改进才能不断深入。

教师要面对的是不同的学生,每个学生都存在个体化的差异,教师必须因材施教,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错误的体验也是体验式教学的一种形式,它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认清自己,从评估中获得体验式学习的深化。

参考文献:

[1]辛继湘.体验教学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2]李宪勇,徐学福.体验教学及其实施中需要注意的问题[J].中国民族教育,2009(6).

作者简介:罗宗福,男,1974年4月出生,大学本科,就职于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云县刘厂中学,研究方向:语文教育教学。

猜你喜欢

体验式教学实效性初中语文
“主讲主问主评”工作法:提升党课教育吸引力实效性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利用微视频提高小学美术教学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精梳巧练 理性分析——提升小学数学复习课实效性的教学策略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分析体验式教学在中职会计课中的应用
优化作业设计 提升数学教学的实效性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