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教学因小组合作而精彩

2014-10-21石眀环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名次积极性竞争

石眀环

21世纪教育新理念积极倡导合作学习方式,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有这样的要求:在教学中要运用“体验、参与、实践、交流的学习方式。因此,作为一名一线教师,积极践行新课改理念,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主动性、创造性,提高他们的整体数学素质是一项很重要的课题,下面是我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仅与大家共勉:

一、小组合作树立了学生的自信心

自信是一个人对自己的力量的一种肯定,它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在人的一生中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心理学家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成功与否,在于这个人是否有自信心。在教学中,我们常常感叹:这些学生真难教,原因是学生缺乏学习自信心,对数学没有兴趣。那么,怎样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认为小组合作学习是很好的一种教学形式。因为,同学们在合作交流中能够发表自己不大成熟的观点,与同伴一起体验成功或失败。例如在学习高中数学教材《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和正切公式》《二元一次不等式(组)与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等课时,我发现好多学生感到问题有难度,缺乏学习上的信心,这时我就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对那些疑难问题让学生先在小组内小组进行讨论,方案成熟后再在全班交流,在合作过程中,我走入学生中间,与他们一起交流、一起探讨,这样就很好地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数学的信心。

二、小组合作调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通过师生间的相互探讨、学生与学生之间的相互协助,改变了传统教学枯燥、单调的学习方式,让学生懂得在学习中合作,在合作中学习,学生在合作过程中互相尊重,积极倾听别人的意见,增进了师生间的情感交流,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时,我在学生刚进入高一时就开始培养他们注意倾听、独立思考、学会交流与达成共识的良好习惯,例如,我常常这样引导学生:“你们已有这样的结论,其他小组还有更有创意的想法吗?”“这个问题有难度奥,哪个小组能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呢?”这样同学们在回答问题之前就必须和小组成员进行交流,积极寻找问题答案,因为是代表小组的智慧和能力,所有小组成员都会积极发言,他们讨论起来热情十足,兴趣满满。例如,在学习“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和直观图”“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及坐标表示”“不等关系与不等式”等时,我就成功运用小组合作的教学方式,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很好地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三、小组合作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

小组合作学习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和合作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因为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良性竞争,在合作过程中把合作与竞争融为一体,缩小竞争的群体规模,淡化名次观念,把班级名次排名的方式转变为小组名次排名,使个人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间的竞争,使一个第一名转变为多个第一名,让更多学生有取得好名次的机会。这样就增加了学生的竞争欲望。因此,在学习人教版高中数学教材“函数模型及其应用”“空间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时,我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把疑难问题分给每个小组,让他们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同样的时间里哪个小组解决的问题最多,哪个小组就是优胜组。这样每个学生都有参与教学活动的机会,他们为了取得好成绩,纷纷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既在小组内合作,又与其他小组进行竞争。

總之,小组合作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把学生的思维推向高潮,是一种很有效的学习方式,不但帮助学生树立了学习自信心,还调动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热情,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我相信,我们的高中数学课堂一定会因为小组合作学习方式而更加精彩。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名次积极性竞争
激发兴趣,走出误区
排名次
竞争的合适位置
感谢竞争
巧创情境,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如何调动高校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
如何平衡友谊与学业竞争的关系?
“抢”人
正确面对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