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打造高质量中职德育课程

2014-10-21储建文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功能性解决措施现状

储建文

摘 要:德育课程教学是学校进行思想理论教育的主要道路,也是改变学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重要手段。现在,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世界文化的不断融合,在中西文化相互融合和价值取向综合发展的大环境中,职业院校的德育课程教学也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和挑战。怎样改革和创新中职德育课程理论和实践教学,加强德育教学的实际效用,是目前很多中职院校亟需处理和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对这种现象提出一些观点和想法。

关键词:中职德育教育;功能性;现状;解决措施

中职德育教学是中职院校的主要教学内容之一,是很多中职院校的必修科目,也是进行德育教学的主要方法。中职德育课程的教学改革和课程内容的科学安排都要根据教育的实际要求,促进党的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进一步加强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但是现在很多中职学校的德育教学状况和质量还很不理想,很多中职学校使用的还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顺应时代的潮流。随着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需要根据现实状况深入研究中职德育的实际情况,对德育课进行科学的改革和勇敢的尝试。

一、中职德育教学的实际状况

想要更加深入了解德育教学的实际状况,我们就要了解中职学生的基本情况。中职学生因为学习能力较差而产生了严重的自卑心理,教师、父母、家长和其他的学生都不愿意过多地关注中职生,并且很多中职学生缺乏奋斗的目标和生活的斗志,对自己的未来没有进行合理的规划,对于未来的生活失去信心;还有很多中职学生的年纪较小,因此心理发展也不够完善,有的时候容易出现一些偏激行为。为了更好地发挥中职德育课的实际作用,就需要教师根据这些问题对德育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现在很多学校只是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专业知识,对德育教学的重视不到位,使得德育教学停留在表面。还有,现在的德育教学没有跟随时代的潮流,存在落后的情况,还是一种应试教育,学生的德育情况依照期末考试的成绩评判,德育成绩所占的比例少得可怜,不到10%。如今,社会都在极力呼吁道德素养,中职德育课程所要承担的责任就更加的巨大,要帮助学生建立高尚的道德素养,杜绝一些腐败思想的入侵。不但要注重个人利益,还要注重集体利益,要有乐于奉献的精神;要鼓励学生公平竞争,相互帮助,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学环境。

而且,如今中职德育教学主要是培养学生的社会价值,却忽视了学生的人性发展。中职课程中很多教学内容都比较呆板,不能够表现出学生真正的实际需求,造成所传播的知识和学生的实际需要相背离,也没能顺应时代的发展,对于社会中一些比较热点和主要的问题,不能有效地融合到课本教学中,造成学生在学习德育课程的时候热情不高涨,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得德育课程的实际功效没有发挥到位,也就严重减少了德育课程教学的实际作用。所以,在加强中职德育课程教学质量和效果的时候,对于教学思路进行创新是十分有必要的。

二、中职德育课程出现的问题

德育课程原来的教学模式不容易改变,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客观的原因也有主观的原因。我认为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内容更新较慢

现在很多教材都注重对学生进行德育理论的教育,没有深入到实际,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学生真正需要的是诚实守信、良好的道德教育,尤其是对于学生德育能力的锻炼不充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是进行理论知识的解读,不注重培养学生对实际社会状况进行研究和讨论,也不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

2.教学方式比较呆板

长时间以来,德育课程都是使用比较固定的教材进行教学,传统的教学模式主要依靠教师进行讲解,学生思考的空间小,灌输式教学不善于引导,抽象内容较多,实际道理较少,实践活动更是少之又少。

3.考查方式比较滞后

德育课程在检查和评价学生学习状态和质量的时候,使用的还是考核制的方式,使用闭卷的考试方法,用分数来决定学生的德育状况。当然,分数可以有效地反映学生的考试能力和情况,但是不能作为检测学生德育状况好坏的标准。由于评价制度不健全,使得考察工作没有发挥到实处,考核工作浮于表面,也就不能有效地发挥德育考试的实际效用。

三、如何打造高质量德育课程

根据职业教育发展的实际情况,构建”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核心“的德育课程教学形式。

1.改变德育课程教学中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情况

要和实际生活相联系,不要受课堂的束缚。这主要表现在三个层面:

(1)在德育课的内容方面,要更加深入地体现实际生活、学生的实际状况,要以社会主义价值观为主要内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地融合德育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要表现出职业教育的特征,进行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职业纪律和相关的法律教育,还有创业教育、择业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等等。

(2)在德育教材的构成方面,利用模块教学方法改变工学交替和半工半读的实际情况。

(3)在教学的方法上面,依照中职学生的实际思想状况,利用典型的案例分析、情境教学、现场学习、社会研究、社会实践等方法,让学生投入到实践活动中,有效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2.改变德育教学方法,坚持以学生为主体

学生在德育教学中占据主体地位,不能进行灌输式教学。所以在德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的主要任务就是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可以把德育教学的内容划分为各个专题进行教学,指引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进入社会、进入企业,在实际调查和体验的过程中研究问题,并且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这种探索式的教学方法,就是学习的八大步骤:问题教学、研究、沟通、解惑、体验、综合分析、自我评价、实践证明。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能够有效地体现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进一步提升学生自我学习和锻炼思维能力的有效方法。

3.以就业为指导,综合德育教学的内容,进行模块教学

例如,在就业和创业指导教学的时候,根据职业和创业的内容,把职业教育课程分为职业和创业两个方面,在教学的时候,要善于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和创新意识,进行一些小发明、虚拟招聘和“我是小老板”等活动,也可以进行即兴演讲、答辩、最佳创业方案比赛等等。

⒋以能力为主,改变德育教学的考察方式

长时间以来,德育教学中存在一个明显的不足就是课堂上传授的知识、书本上的知识点、脑海中的知识点、卷子上的知识点都是主要内容,通过考试来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这样的考评方式不完善,不利于學生的综合发展。

在现在的社会中,德育教学逐渐走向合理化,需要从知识、能力、情感态度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价,学生的成绩考查需要融合这三方面的因素,单方面强调知识点的记忆是不对的,要注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就是要开卷和闭卷相融合,让学生写小论文、调查研究等等,让学生走进社会,用实际生活的例子证明教材中的内容,加强理解,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最后,就是卷面成绩和平时成绩进行融合,不能过分注重卷面成绩而不注重实际表现,杜绝一试定成绩的方法,有效地发挥德育教学的实际效用。

四、综合

德育教学改革是一个综合性比较强的工程,需要采取认真严谨的态度去学习,通过反复的实验和探究建立一个良好的、人人参与、关注度高的教学氛围,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德育教学的实际效用,为社会培养更多素质健全的优秀人才。

参考文献:

[1]孙敬华,胡小伟.医药卫生学校教师应具备的职业道德研究综述[J].教师,2014.

[2]吴頔.中职机电专业教学改革之我见[J].时代教育:下半月,2013(16).

编辑 王梦玉

猜你喜欢

功能性解决措施现状
中医外治法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研究进展
心理干预对学生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治疗作用分析
亚洲丰系列功能性肥料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防治功能性消化不良药膳两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