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中学音乐中合唱教学的重要性

2014-10-21吴梅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团结协作合唱教学审美能力

吴梅

摘 要:音乐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灵活性强的学科,它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能、情感、身心健康等的形成,起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而合唱教学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关键词:合唱教学;审美能力;实践能力;团结协作

合唱教学是一种综合性非常强的教学课程。它不仅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培养、开发并发展学生的音乐鉴赏能力、审美能力以及表达能力。因此各学校都把加强本学校的合唱队伍建设作为一项重要任务。

一、合唱的定义

合唱是指多人演唱多声部作品的声乐演唱形式。但它又不是一种独立的演唱形式,包含着如轮唱、对唱、重唱等其他有伴奏或者无伴奏的演唱形式,它是音乐的综合体,更是声乐表现形式的综合体现。

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人声,最美的人声是合唱。合唱作为用人声来表现音乐作品的声乐表现形式,是声乐表现中最为全面、最为高级的一种形式。

二、合唱的特点

由于合唱是多人演唱多声部作品的声乐演唱形式,那么它就是集体性的歌唱。相比个人独唱,它没有个人独唱那样要求专业性很高,个性化很强,但它也有很多个人独唱等声乐表现形式所没有的优点:

1.音域范围广:我们每个人的有效音域一般只有两个八度,而合唱的音域,则根据歌曲的需要,一般可有四个八度,甚至更多。

2.音区丰富灵活:它有轻巧飘逸的女高音声部,有深沉、雄厚的男低音声部;它可以从最低音区的男低音声部,经过男高音、女低音连续过渡到女高音声部的最高音区;也可以在轻巧飘逸的女高音声部,一下跳到深沉、雄厚的男低音声部而不留任何声区转换的痕迹。

3.和声效果好:因为有较多声部的使用和较宽音域空间的可能,所以在和声的运用上合唱可能会更多样、更方便、更丰满。

4.气息持续长:一个人的气息量是有限的,而合唱可使用“循环呼吸”,保证在长时间内合唱的音响不中断,用以表现较缓慢、连贯、悠长的作品。也就是说合唱可以根据作品的需要充分发挥气息的作用。

5.音色变化多:一个人的独唱大多只使用一种音色(个别戏剧性叙事作品除外),而合唱不但包括自然的高音、中音、低音,男声、女声、童声,还可以进行各种不同音色不同声部的多种组合,使合唱表现得绚丽多彩,变幻莫测。

6.力度起伏大:一个人的声音表现力是有限的,而合唱则将声音的表现力很大提升。由于人数的不等,形式的丰富,合唱的声乐表现可以适当扩大。同样由于合唱丰富的表现力,弱声的表现也难不倒它,弱时可以是萦绕耳畔的习习微风,强时也可以是震撼寰宇的雷鸣闪电。

三、合唱的作用

近几年,合唱这种集群众性、艺术性与思想性高度统一的演唱形式,正处在蓬勃发展时期,其优点越来越多地被人们所发现、认识及肯定。

1.它培养了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理解多元文化。通过合唱排练,使学生深刻了解合唱歌曲中词曲作家的生平、创作过程、时代背景以及歌曲所表现的主题思想。通过对我国各民族优秀的不同风格的作品的学习,还可以使学生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增強民族意识,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通过对世界各国音乐的了解与学习,不仅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同时也让学生体验、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合唱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2.它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自信心。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教学过程就是音乐的艺术实践过程。因此,在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中,都应激发学生积极地参与艺术实践活动。合唱,正好给予学生这样一个锻炼、实践的平台。让学生积极参与,给学生自我锻炼、自我表现的机会,才能使学生认识到自身价值。通过合唱训练,不仅增强了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同时也增强了学生音乐表现的自信心。

3.它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作为合唱,要的是求其共性,达到相互关系的和谐,这样才能发挥其真正价值。所以,学生参与在合唱中必须按照合唱的要求来进行歌唱,把每一个个体融入集体中,形成统一的声音,学生在合唱中了解到团队工作的重要性,学会与他人共事并产生互动,相互理解,共同成长。

由于合唱大部分时间各声部之间的旋律都各不相同,学生必须学会倾听彼此的声音,唱出自己所在声部的旋律,同时也学会思考和意识自己的感觉和情绪,不断调节声音、发散情感,渐渐做到声音和谐统一、情感交融,同学之间的合作能力也逐渐增强。

让学生参与到合唱中也具有培养团队奉献精神的意义,因为各个声部旋律的不同使学生歌唱的同时也在聆听,听着集体发出的和谐动听的声音,而自己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自然而然地就融入集体、注入了情感,进入了丰富的音响世界,情感上得到了满足,也受到了美的熏陶,在培养了良好的音乐感觉和丰富的音乐想象力的同时,学生的思想意识也提高了,具有可贵的团队奉献精神。

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实践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它对学生的综合音乐素质和身心发展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情感世界,而且培养了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理解多元文化的能力;增强学生的音乐实践能力与自信心;增强了学生的集体主义和团结协作精神。在这样崇高的音乐文化中潜移默化,从而使学生更加热爱音乐艺术,热爱合唱,为学生的美好人生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陈建安.中小学音乐教师合唱指挥探析.人民音乐出版社,2010.

[2]李重光.基本乐理.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3]桑桐.分析探讨纪念随感:音乐文集.上海音乐学院出版社,2013.

[4]紫茵.中国合唱卡在哪里.音乐周报,2010.

编辑 孙玲娟

猜你喜欢

团结协作合唱教学审美能力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唤醒倾听的耳朵,打开合作的心扉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艺术体操教学中提高审美能力的途径探索
新时期中学美术课教学方法的思考
个性化教育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探讨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
浅谈科学课上的小组合作学习
依托“雁文化”促进师生和谐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