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语文课堂的人文教学

2014-10-21刘粼波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语文

刘粼波

摘 要:教学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取得多少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修身明理,语文教学更应如此。人文教学可以规范人的价值观,可以塑造人的精神气质,用教材提升学生的精神内涵,也更符合新课改培养学生情操的要求。

关键词:语文;人文;精神;教学

语文是一门丰富的科目,它既包含了浪漫的诗人情怀,也具有厚重真实的历史沉淀。一本语文教材里,古今中外的文人墨客一一登场,使我们领略其精神风貌和思想内涵。数理化等理工科目训练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语文则以它独特的魅力丰富了学生的人文情感。

一、何谓人文

人文是人类文化中的先进部分和核心部分,即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比如荀子的《劝学》,“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与其思想“制天命而用之”有异曲同工之妙。荀子也是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中比较特别的一个,他虽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却与孟子的“性善说”反其道而行,提倡“性恶论”,他的思想也比较接近法家的主张。更进一步思考,为什么会出现“百家争鸣”的景象?其实很简单,孔子当年周游列国,也是希望各国君主能够接受他的主张,以此来治理国家。有趣的是,荀子的徒弟李斯继承和发展了荀子的思想,并用它辅佐秦王统一了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集权制度国家。秦始皇三十四年,李斯向秦始皇建议“焚书坑儒”,先秦许多文献古籍都被烧毁,“百家争鸣”产生的许多思想结晶都付之一炬。

二、为什么注重人文教学

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或许有失偏颇,却也不是毫无道理。前文已经说过,人文是先进的价值观及其规范。《论语》告诉我们“三人行,必有我师”,这句话放在任何时代都不会过期。学生取得了成绩上的进步固然令人欣喜,但更重要的是是否学会了做人的道理。学生的成绩再好,品行却不端正,也是老师教育的失败。品行是基础,然后是提高学生的精神内涵,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阅读优秀作品,感受其思想魅力,陶冶情操,追求高尚的情趣,提高道德修养,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不谋而合。

三、怎样实行人文教学

1.课堂上的引导

老师在讲解一篇课文时,注意将课文与之相应的时代背景结合。例如讲到《鸿门宴》时,可以着重介绍项羽的生平:年少力能巨鼎;巨鹿之战破釜沉舟,以五万兵力击败章邯的四十万秦军;摆下鸿门宴,却因为自己的优柔寡断放掉刘邦;被刘邦设下十面埋伏,围困垓下,四面楚歌吹散八千子弟兵;突围至乌江,因为无颜见江东父老不肯渡船而身亡。项羽的人物性格在此过程中就丰满起来。巨鹿之战他为什么能够打败章邯?因为他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又为何被劉邦追截至乌江?因为他刚愎自用的性格。通过历史人物告诉学生我们应该具有什么样的品格。

2.举行文化主题活动

召开“我最喜欢的文化名人”的主题活动,同学们互相讨论,要求学生说明为什么喜欢这个人物、喜欢哪点以及他给你带来了什么样的启示。例如:李白,同学们可以对李白进行人文精神探讨,《梦游天姥吟留别》“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我们喜欢他不慕权贵,自我人生的追求,热爱自由,向往自然的性格。这些名句对学生的性格以及他们的情怀都有塑造作用。

3.小课题研究性学习

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小课题作研究,这样既可以增强学生文化素养,还可以培养学生创造性意识。如:在学习课文《离骚》的基础上,我们今天对屈原的研究不在于对生平事迹进行展览和评述,主要深入地研究屈原的思想和人格以及探寻屈原在当今的现实,从而获取人文价值呢观,通过查阅资料有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贾谊《吊屈原赋》对屈原有评述,对屈原全面了解。可以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屈原人格内涵以及对当今的影响的文章,屈原用极端的方式结束一生,肉体的毁灭却是辉煌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屈原自杀的主要原因在于他坚持完美的执著追求,通过研究使学生的精神内涵得到提高,健全学生的人格。

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应该是培养学生人文情怀的学科。我们要用人文知识慢慢地陶冶,人文教学可以规范人的价值观,可以塑造人的精神气质,学生就会在心里种下美好心灵种子。要让一本语文书成为师生心灵慰藉的书。

参考文献:

张兴爱.新课改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反思[J].中学数学参考,2009.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语文
美在山水,魂在人文
最朴素的人文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人文社科
写人文的写作方法
我的语文书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