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如何在高中生物课堂上实施学案导学教学法

2014-10-21刘国树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学案导学高中生物新课改

刘国树

摘 要:阐述了新课改下高中生物学案导学教学法的基本定义和操作过程,认为该教学法能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其学习兴趣,但也存在一定缺陷。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生物;学案导学

传统的高中生物教学中,部分教师在教学中只注重优秀生的培养,重知识的传授而不重视能力的培养。新课改后,学生的学习时间增加,但学习目的不够明确,浪费了大量时间。笔者经过长期教学实践发现“学案导学”是目前解决高中生物课堂高耗低效的最佳方案。

一、基本定义

“学案导学”是一种新型教学模式,它和其他的教学方式比较起来有着与众不同的特点:学案和导学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学案是导学的“指南针”,导学以学案为依据,核心在于有目的、有方向地“导”。导具有指导以及在听、说、读、思方面导向的作用。

二、操作过程

(一)布置预习

下课前十分钟给学生分发下节课的导学案,并引导学生了解预习目标,学生根据该目标可进行预习。通过预习学生可自行掌握基础知识,并提出疑难问题记载下来,准备上课时探究解决。

(二)优化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巩固已掌握的基础知识,解决疑难问题。具体有如下几个环节:

1.目标清晰

学案分发给学生后,教师应联系现实生活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适当途径让学生进入“情境”,体悟问题的解决过程。譬如在教学“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蛋白质”一节时,可用近期社会上出现的“大头娃”引出课题,并进一步分析“大头娃”形成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创设问题情境:蛋白质到底可以起到什么作用?它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某些食品为什么要加入氨基酸?用这样新颖的方式提出问题,创设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学习“免疫”一章时,可从席卷全球的传染病着手,譬如2003年SARS、2004年禽流感以及近期出现的手足口病和猪流感,以此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一系列问题:人体抵抗疾病的“防线”有几道?当细菌和病毒进入人体时,机体将采取怎样的防护措施?当细菌进入细胞时,机体怎样将其“消灭”?传染病究竟如何预防?等等。这些问题都是本节的主要教学内容。

2.合理安排自学

学生根据学案主动学习教材内容,并查阅相关工具书。实验老师准备好实验工具和材料,引导学生动手做实验,并观察结果进行记录。自学应贯穿整个教学过程,凡是学生自己能理解的知识一概不讲。例如在教学“群落演替”一节时,让学生依据学案,结合课本,在规定时间内自学。学生需按照学案认真阅读课本,并细心观察发生在裸露岩石上的演替和废弃农田中的演替过程,以此让学生完成自学,不能理解的内容及时记载下来,在课堂讨论中去解决。

3.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自学后,教师安排他们分组讨论疑难问题,并进行相关指导。小组讨论时,组员可随意发表看法,但最终要对疑难问题的解决方案形成一个统一意见,并让小组组长记录该意见。譬如在讲解“群落演替”时,学生对“在群落演替到森林阶段时,还存在地衣、苔藓,灌木吗?”和列表比较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时它们的起点和相同点掌握得不是很准确。对此千万不能给学生进行全面详细的讲解,而应让他们在小组中进行讨论、交流、互助,并引导基础差的学生和优等生积极探讨,进行知识“互检”,以此达到面向全体学生的目的。

4.教师适时点拨

小组讨论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通过教师交由全班同學共同讨论,老师要迅速理清思路,抓住问题要点,针对学生疑惑的症结,一语中的,让学生在急需弄懂问题的心态下,明确道理,即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譬如学生对某一问题不能很好地理解,此时教师要善于抓住问题的症结,给学生指出解决问题的要点,并针对难点问题进行引导和点拨,这样不但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也能提高生物教学的效率。

5.效果检测

教师根据教学难点和重点制订训练题,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完成。学生完成后分组进行批改,以此检查学生对本堂课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对于每节教学内容,可就本节重点知识制订训练题对学生进行检测。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对学生的完成情况进行检查,教师逐一核实,对于检测没通过的同学首先小组辅导,小组不能辅导的全班辅导,全班不能辅导的由老师来辅导。由此一来,后进生也有了兴趣,最终使每个同学都能信心百倍地完成课堂的检测试题。

三、不足之处

⒈因为学案的编写都是集体备课的结晶,因此,有些教师认为学案已经相当完美,在备课方面不再认真钻研,对于所有的班级都完全照搬“学案”。可是各个班级的情况不一样,学生个体也存在很大差异,如果仅仅是用“学案”搞“一刀切”教学,把学案当做是传授知识的“真理”,不进行任何思考随便使用,这无疑是课堂教学中的一大弊病。因此,面对学案,广大高中生物教师仍需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仔细钻研、认真备课,才能适应当前的教学形式。

2.很多学生已经适应了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不敢有所创新,因为学生都明白:老师那儿有标准答案。但学案导学却提倡学生自主学习,异想天开,要有创新思维,并要求学生不能“迷信权威”,要敢于对标准答案质疑,发表自己的想法。因此在学案导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当他们说错时,不要马上更正,而应让其他同学继续发言,最后,启发学生来辨别对错并进行解释说明。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教师在教学中如能有效利用“学案导学”的长处,避免其不足之处,定能提高生物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范增民.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研究[D].曲阜师范大学,2013.

[2]高变英.“学案导学”教学模式的构建于实践[D].山东师范大学,2012.

编辑 杨兆东

猜你喜欢

学案导学高中生物新课改
新课改下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改核心素养下的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探索
新课改理念下的高中物理教学实践研究
新课改下开展数学建模教学之浅见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分析高中生物的绿色生物实验
“学案导学”之我见
高中生物解题教学中应用化学知识的可行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