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位推进模式在中外学者英语学术语篇中的使用状况研究

2014-10-21谢华

科学时代·下半月 2014年12期

谢华

【摘 要】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对主述位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通过分析两组学术文章,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

【关键词】系统功能语法;主位;主位推进模式

1.引言

主位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家提出的一个基本的概念,韩礼德将其定义为:主位是作为消息出发点的那个成分,为上下文中的小句主位,确定小句的发展方向。在英语中,主位的实现依靠其在小句中的位置,小句的句首部分即是主位的处所。主位作为小句信息的出发点,总是位于小句句首,述位是说话者对这个出发点所作的陈述(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根据系统功能语法的理论,任何一种语言的句子都有自己的主位与述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语篇前后句子的主位述位之间会发生某些联系,主位与主位之间,主位与述位之间,述位与述位之间,这些联系随着语篇发展而发生某种变化,形成主位推进,从而使整个语篇衔接连贯。在系统功能语法的指导下,国内外学者对主位推进模式的分析已经做了大量深入的研究,涉及新闻报道,写作教学,医学类语篇,听力教学,广告语篇等方面,但将该理论用于对比分析中外学者英语学术语篇却不多见。

本文通过对比中国英语学习者和英语本族语者所撰写的英语学术语篇,以期发现两组学术文章中的主位推进模式是否有异同之处,来帮助外语学习者从语篇建构和连贯方面更好地把握英语学术文章的撰写。

2.主位推进模式概述及其在国内相关的研究

在连贯的语篇中,小句的排列都是根据语境来考虑的,有规律的(Halliday & Matthiessen, 2004)。Mona Baker 认为,在一个特定的语篇的一个特定小句中,选择一个单独的主位本身并不是特别有意义(Baker, 2000)。但是主位的总体选择和顺序,特别是那些独立小句的主位,对于整个语篇的谋篇布局时有重要意义的。从整体的角度来说,主位的选择是有规律可循的,它对于篇章的语义、内容的组织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Fries 认为 “The information that is contained within the themes of the various sentences of a passage correlates with the method of development of the passage”(一个语篇内的主位包含的信息与该语篇的发展手段有关)(Fries, 1983)。黄国文(1988)也认为分析语篇中句子的主位-述位的划分和句子的排列规律,可以帮助读者了解发话者组织语句的手段和语义意图。捷克语言学家Danes (1974)对语篇中十分复杂的主位关系进行分析后把这种关系称为主位推进程序。他还提出了四种主位推进模式:简单线型(simple linear progression)、连续型(constant theme progression)、派生型(derived thematic progression)和分裂型(split progression)。Danes的这几种主位推进模式影响深远,后来许多分类方法都是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

已有学者应用主位推进模式对语篇的衔接与连贯,或对某一领域进行过分析研究(如语篇体裁分析、翻译应用研究及教学应用研究等)。王琦、程晓堂(2004)从主位与信息参数的角度来建立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提出要在信息场内理解主位推进。李健、范祥涛(2008)把主位推进模式应用到了文学语篇的研究中。赵红、王新梅(2002)对英汉科技语体的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对比分析。 王东风(1998)把主位推进作为语篇连贯的条件,以此来分析翻译的策略。谈小兰(2006)则将主位推进理论运用到大学英语写作教学,以期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及能力。

主位推进模式作为一种语篇功能,在构成语篇连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以主位推进模式为基础对学术语篇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学术语篇中连贯的实现形式。对比分析中外学者在主位推进模式上选择的异同,也使得中国学者在撰写学术语篇时能借鉴英语本族语者更加成熟有效的写作模式,使得其学术文章的撰写能够接轨国际标准,提高中国学者在国际上投稿并被采用的成功率,继而扩大并提高中国学者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

3.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对比分析法,研究的语料为在两组在期刊上已发表的英语学术文章,一组为英语本族语者在国际著名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另一组为中国英语学者在国内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各35篇。两组学术文章都选取了导言部分作为具体的研究对象,文章均选取于语言学习和语言教学领域。为了发现两组语料主位推进模式使用的异同,作者先对每篇文章的主位和述位进行了标注,并按照本研究采用的推进模式类型进行识别和分类。基于收集语料中出现的主位推进模式类型,作者提出了适用本研究的更为合理的四种主位推进模式:简单线性模式、连贯主位模式、派生型和合并型。

4.研究结果和分析

通过使用统计分析手段,本文发现在两组语料中,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状况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着差异。

研究结果发现(见表一),英语本族语篇导言部分共使用542个T单位,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中共使用587个。对相邻T单位之间主位推进模式的出现频率进行统计后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学术语篇中相邻的541个T单位之间共使用了287次主位推进模式,百分比為53.05%;而在中国英语学习者语篇相邻的586个T单位之间使用了262次主位推进模式,百分比为44.71%。该结果表明,英语本族语者更多的使用主位推进模式,使得相邻T单位之间的衔接更紧密。而中国英语学习者撰写的学术语篇导言部分,更倾向于在主位部分引入新的观点,从不同方面介绍研究背景,主位位置出现的信息和前T单位相关性较低。在相邻T单位之间,如果主位部分和前个主位、述位或者超主位之间形式或意义上没有关联,就造成了主位推进的断裂,主位位置上总有新的信息出现,使得文章阅读起来困难。英语本族语者却更倾向于使用前个T单位主位或述位已出现的信息作为起点,因而使得语篇信息流更加流畅。

分析两组语料中主位推进模式的具体类型(表二),可发现在英语本族语者的学术文章中,连贯主位模式的使用频率高于简单线性模式,分别为49.13%和40.77%;而在中国英语学习者的学术文章中,简单线性模式的使用频率则高于连贯主位模式,分别为50.38%和39.69%。本族语者使用较多的是连贯主位模式,比例为49.13%,而中国英语学习者使用较多的是简单线性模式,比例为50.38%。比较两组语料发现,相似之处是连贯主位模式和简单线性模式是两组语料中是普遍采用的主位推进模式。

5.结语

本文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框架下,首先对主述位概念进行了阐述,接着对主位推进模式进行了介绍,并简要回顾了国内对此领域的相关研究。通过分析两组学术文章,研究发现英语本族语者和中国英语学习者在主位推进模式的使用上既有相似之处,也有差异。作者建议在英语教学中,尤其在学术英语阅读和写作方面教师可根据学术文章的语篇组织特征和主述位推进模式进行相关的介绍和教授。

参考文献:

[1]Baker, M.In other words: A course book on translation.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0.

[2]Dane?, F.Functional sentence perspective and the organization of the text. Janua Linguarum, 1974,(147):106- 128.

[3]Fries,P.H.On the status of Theme in English: Arguments from discourse. In J.Pet?fi & E. S?zer (Eds.),Micro and macro connexity of discourse (pp.116- 152). Hamburg: Buske.1983.

[4]Halliday, M.A.K.& Matthiessen,C. M. I. M.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3rd Eds.). London: Arnold.2004.

[5]黄国文.语篇分析概要[M].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25- 28.

[6]李健,范祥涛.主位推进模式在文学语篇分析中的应用[J].大连大学学报,2008,29(4):59- 62.

[7]谈小兰.提高学生英语篇章建构能力——刍议大学英语写作教学的问题及对[J].上海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2006(6):153- 154.

[8]王琦,程晓堂.语篇中的主位推進与信息参数[J].外语学刊,2004(2):48- 51.

[9]王东风.语篇连贯与翻译初探[J].外语与外语教学,1998(6):39- 41.

[10]赵红,王新梅.英汉科技语体主位推进模式对比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9(1):79-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