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小组合作学习

2014-10-21赵冬梅

关键词:小棒算法活动

赵冬梅

什么是合作学习?我认为合作学习就是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然而,对于刚刚步入校园 的低级学生而言,他们合作学习的意识、能力、方法都十分有限,对他们开展富有成效的合作学习有一定难度,下面结和教学实践,谈一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

一、初建学习小组,逐步掌握合作技巧

(一)循序渐进培育学习小组的原则

在小组合作学习初期,学生的合作能力几乎为零,此时要注意合作小组内人数的起点是两人。例如,在巩固“5的组成”时,我让每两个人共用5根小棒,照书上小朋友的样子,一人拿小棒,一人猜,猜对后一起口述后换位进行。这种分工明确、操作简易的合作学习学生较感兴趣,并能顺利地进行。当两人合作经历了一段时间,学生已有了初步的合作经验,我再结合具体情况逐步向3人、4人等多人小组发展。小组建立初期,由指定的组织能力强、表达能力好的学生担任组长,由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分工。经过 训练,学生基本形成了合作的意识,掌握了交往的技能,小组合作学习基本上能够顺利进行了。此时,为了让尽可能参与到组织工作中来,使更多的学生获得锻炼的机会,我让学生轮流当组长,这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 性,满足了学生表现自我的心理需要,真正做到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二)小组成员素质均衡分组原则

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常出现这种现象:各小组的活动速度有快有慢,速度快的小组完成任务后,就不能自已,自由活动开 来。究其因,一是低年级学生自制能力差,二是小组之间水平不一,因此,我认为在组建3 人、4人的多人小组时,就要注意“小组成员素质均衡”的分组原则较为科学。

具体做法是:将全班学生按照学业水平、性格、性别、家庭背景等差异分成若干小组,每组3-4人。要注意以 每组都应包含学习成绩好、中、差的学生。②应使全班各组平均成绩大致相同。③不允许学生自由选择本组成 员。这样小组间力量相当,既能避免上文所说的“乱说”,造成课堂上的纷乱,又显得公平、利于学生合作学习。

(三)序号排列原则

所谓序号排列,就是给各小组的成员编上1号、2号、3号、4号的序号,用学生在组中的序号,来区分其在组 水平。比如,在组内成绩好的都编为1号,成绩中等的编为2号和3号,成绩差的编为4号。在进行小组汇报、 教师就向全班声明:请每一组的某号代表本组发言,请大家同心协力帮助他,为他的发言做准备。在小集体的 帮助下,不愿思考的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氛围中不得不去思考、讨论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每一个成员都树立起集体中心意识,增强学生为捍卫集体荣誉而学习的强烈动机,这种合作学习积极性高,能 带动集体的主观能动性。

二、挖掘教材,精选适合合作学习的内容

斯托利亚认为:“在教学的每一步,不估计学生思维的水平、思维的发展,就不可能进行有效的学习。”为此小组学习的问题必须依据学生的认知基础、合作能力,把那些具有探究性和开放性,仅凭个人的力量难以考虑周 全,需要小组集体智慧的问题让学生合作学习。我认为以下内容适合小组合作学习:

(一)“动手操作”内容

在教材中,教材编者精心设计出了许多的实践活动。例如:一年级下册的“摆一摆,想一 想"设计了这样的活动:通过让学生把某一数量的圆片分别摆在数位表的十位和个位上,得到不同的数,巩固对十几认识,还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每一组数的特点,探索规律,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能力。该活动具有很强的开放性,活动提出了分工的要求:几名学生摆圆片,其他几个学生对摆出的结果进行综合、记录。这样的内容就是开展 合作学习不容错过的。

(二)探究性内容

根据低年级学生活泼好动、缺乏定性的特点及其认知规律(动作感知——建立表象——形成概念),能够通过 动手探索出来的结论,就尽量让学生自已去探索。我在教学“7的分解”时,就采取了小组合作学习方式:我把4人分成一组,每小组发一套小棒,一张记录表。我先提出合作任务:“把7根小棒分成两堆,有几种分法?学生4人小组分工合作,一人分小棒,一人记录,一人监督记录是否出错,一人大声汇报每一次的操作结果 通过操作在记录纸上得出了7的6种分法6和1 ,5和2,4和3,3和4,2 和5,1和6。实践证明,通过 探索得出的结论,学生记得更深刻、更牢固,探究的成功也给予了学生极大的满足感,增强了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算法多样,发散思维的内容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教材中算法多样化的特点为学生 提供了一个展示的舞台。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编写特点,适时设计小组合作学习形式,对算法多样的题目,鼓励发展学生的思维。例如,一位教师在教一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十几减9”时就巧妙地运用了小组学习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得出了15-9的多种算法:生1:9个再加几个是15个呢,我就把9记在心里,再往下数到15,看数了几个,那15-9就等于几。生2:因为9+6=15,所以15-9=6(取名为“想加算减法”) 生3:因为15-10=5,减多了1个就还1个,5+1=6,所以15-9=6。(取名为“破十法”)生4:把15-9看作10-9=1,再加上少掉的5就是6了。(取名为“联想法”)生5:15-9中15的个位比9少4,得数是6,那我想是不是可以用“少4得6”“少3得7”的方法来计算。(十得法”)此时,该教师巧妙地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各小组选用其中的一种方法算同一组题目,看哪一组计算让学生对这5种算法进行优化,最后,得出方法既简单又快速。

三、总结评价,提高合作意识

小组活动后,教师要及时进行总结评价,一方面指导学生统一认识,得出结论。另一方面,对小组的活动情况进行评价。如哪一组最团结协作,哪一组最有创新,哪一组最守纪律等。对小组 现也要进行分阶段的评价,主要从参与是否积极,合作是否友好,工作是否認真负责等方面进行,尤其要关注上有一定困难,对他们的丝毫进步都要给予及时的肯定。

我相信: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随着我们意识的不断提高,我们对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会进一步深入。虽然,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但积极探索,实践,“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将不断发展、日趋完善,更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辽宁省西丰县西丰镇中心小学)

猜你喜欢

小棒算法活动
“活动随手拍”
Travellng thg World Full—time for Rree
巧移小棒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算法框图的补全
算法初步知识盘点
第五届手操报系列活动优秀作品展示
风车转转转
“四会合一”活动安排一览表
摆六边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