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成都的茶市

2014-10-21徐伯荣

晚霞 2014年9期
关键词:公会花茶茶馆

徐伯荣

公元前59年,西汉谏议大夫王褒写下一篇传世之作——《僮约》,其中“烹茶尽具”和“武阳买茶”成为中国,乃至世界关于买茶和饮茶最早的文献资料。武阳为今四川彭山县。四川产茶、罗茶、卖茶、饮茶的历史悠久,成为茶的发祥地。茶于四川无疑是一页辉煌历史。

成都是四川最大的茶叶市场。每年南路(宜宾、筠连、珙县、峨眉)和西路(名山、雅安、荥经)产的茶叶,纷纷在成都交易,成为茶叶市场的支柱。西、南路卖出的茶叶多属原茶,亦称毛茶,茶分春、夏、秋三茶,冬季称边茶是修剪后的老叶,多在产地加工蒸热后筑为砖茶。销往康、藏、甘肃等以及四川甘孜、阿坝地区。

成都茶叶公会建立较早,是在清政府四川劝业道台周孝怀倡导民众务工经商推行新政的浪潮下建立的。成都茶叶市场有很大潜力,在于四川人饮茶的习惯历史悠久,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那个时候,仅成都县、华阳县就有1000多家茶馆,成为茶叶最大的买方市场。成都近郊数十余县,数以千计的茶馆,其茶叶供应均依赖于成都茶叶市场。

茶叶不比粮食、食盐、鸦片、赌场容易获取暴利,再加上茶叶技术性很强,历来官商很少插手,只不时有地痞、流氓、政府官员敲诈勒索而已,它基本上属民间商家经营。每年春节一过,坐落在金玉街的茶叶同业公会成为西南最大的茶市,当年春、夏、秋茶的合同纷纷在此成交、签约。买卖双方多系茶业公会同仁,它既是行帮的一次交易会,又是同业者的一次聚会,它传递茶区的生产、种植、加工情况,交流水陆交通运输条件变化,茶叶价格等信息,决定当年的成交额。占地数十亩的茶叶同业公会不仅是一个市场,还是成都花茶加工最大的作坊,每年要烘焙上千担花茶,供市场需求。茶叶公会董事薛少华、徐春山常住公会,他们得到市商业公会王剑鸣、钟云鹤等人支持,使成都茶市循序渐进发展。

茶叶产地每年有大量茶叶运往成都,运输是个关键。春茶上市在五月梅雨季节,夏茶上市在暴雨盛夏,秋茶却在秋雨绵绵的日子。南路茶一靠水路,由宜宾起运逆水而上;二靠马帮,一匹马能驮一百多斤茶叶,从筠连到宜宾,水路要一个多月,马帮驮运也需20余天。茶叶怕雨怕受潮,解决茶叶遇水发霉是个难题。那时无雨披、塑料布等物,遮盖茶叶用的是牛皮、羊皮和蓑草。运输茶叶十分辛劳,西路茶叶运输容易些,雅安距成都360华里,多用板车,四五天可跑一趟。

茶商为将茶叶加工获利,与西门外茶店子等地花农合作,培植大片茉莉,以花掺入其中,烘焙后成为独具特色巴蜀一绝的花茶,十分畅销。成都人喜爱花茶与重庆人喜爱沱茶一样,一方一俗,有其历史原因。

茶市稳定,促进了茶馆业的发展和繁荣。茶馆业有自己的同业公会,与茶叶公会成为姐妹公会,茶叶公会担负供应任务,茶馆业公会促进市场繁荣,与为顾客提供小憩、聊天、娱乐的大众化休闲和贸易的地方。茶叶业和茶馆业既有合作,又互相帮助。双方互相依存,共求發展。茶叶业公会在茶市闭会期间,一切营销、执行合同,诸多事宜都在城守东大街以廖文长为会长的茶馆业公会开设的西南最大一家茶馆——华华茶厅办理,处理茶叶业和茶馆业公会的日常事务。茶商徐春山说,我经营40余年的茶叶生意,差不多都是在华华茶厅做的。

茶叶业和茶馆业的形成、崛起具有特色,为世人公认,其中的经营之道是很令人深思的。

猜你喜欢

公会花茶茶馆
《成都老茶馆》
一渡春水
《长沙茶馆文创产品设计》
工会落实集体合同制度 营造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
创新工会工作思路 促进职工文化建设
关于新常态下煤电工会如何与时俱进的三点建议
朋友圈里热卖的花茶真的养生吗?这样喝花茶反伤身
杯水车薪
花茶
浅谈工会“家文化”的公司文化氛围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