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2014-10-21付永秋

关键词:年级组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付永秋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应该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背景出发,向他们提供充足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幫助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同时获得广泛数学活动经验。为此,我坚持深入各个班级的数学课堂教学,通过深入观察,我发现:各个班级的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活动多,激情少;思维多,智慧少;有回答,但无质疑;有探索,但无创新。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数学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脱离,学生只是为学数学而学数学,根本没有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问题,也没有意识到利用自己学过的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去解释现实世界中的现象,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教师也只是为教数学而教数学,这样的教学对学生很难具有吸引力和亲和力,学生根本无兴趣去探究,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独立性与创新意识。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当以“生活化”呈现教学内容,把生活经验数学化,使学生亲自体会到数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也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又回归于生活。那么,如何使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呢?

一、使教学内容生活化

1.数学课的教学内容要紧密联系儿童的生活。通过教师对学生生活兴趣的了解,以学生生活经验为依据,对教学内容进行二次加工和整合,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使新知识呈现形式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如钟玉杰老师在《克和千克》的教学中,在课的一开始,她就从生活入手,让学生用手掂一掂2分硬币、一袋盐,感觉一下他们的轻重一样吗?不一样的话用什么作单位更适合呢?整节课钟玉杰老师都紧紧围绕着学生身边的数学展开教学活动,使学生真正感觉到了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发掘实际生活中的学习材料: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是数学应用的关键所在。应用数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的各种实际问题的过程,体现了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如潘微微老师设计的各班购买作业本的练习题,巧妙安排了学生在矛盾冲突中,学会根据数据的大小来确定一小格代表多少才合适这种绘制方案。通过对教材中的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数学课堂。使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学生身边的事物。学生会经常收集校园中的数学资源,把校园中的数学问题搬进课堂。

二、使教学过程生活化

在教学过程中,应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体验出发,运用直观语言、实物演示、游戏活动、多媒体教学、实践活动等教学方法和手段来模拟、再现和创设生活情境,寓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于教学全过程,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生的主体意识更浓,活动能力更强。

1.导入生活化:在导入新课时,应当特别注意从生活实例引出数学问题,引起学习需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探索之中。如杨艳娟老师执教的《两步计算应用题》,完成前置性作业交流汇报后,随手取下脖子上围的丝巾,告诉同学们说“老师花18元钱买了两条丝巾,算一算一条多少钱?”学生很快列式解答,接着杨老师又说:“老师觉得很便宜,想买5条送给好朋友,帮老师算一算应该付多少钱?”当学生轻松得到答案后,她又追问“为什么5条花45元?”这样既为学生对两步应用题的分析做了很好的铺垫,又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将生活中自然积累的常识带入课堂,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调动了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数学的积极性,真正体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例题生活化:只有当孩子觉察到学习内容与他自己有关时,才会全身心投入,学习意义才会发生,这时,孩子们不仅学习的速度大大加快,而且会产生自觉主动的学习行为。例如教学“几个和第几个”一课时,张莹老师请8位学生排成一排(没有排头和排尾之分),当问到谁排在第二个时,同学们马上有了争论(两种不同意见),各个抢说理由,互不相让,课堂气氛十分活跃,最终得出“在确认谁是第几个时必须讲清从哪边数起”。借此问题情境,有利于帮助学生真正理解“第几个”在生活中的实际运用。

3.练习生活化:数学练习必须架设起学与用之间的桥梁,把练习生活化。我们在实际教学中采用主题情景题组的练习形式,来开展训练,比如二年级组老师在练习《两步计算应用题》时,用“主题情景图”题组:引导学生根据上面的信息,提出一些问题,通过这样题组的训练,不仅可训练学生对题中数量关系的感悟,还有利于训练学生分析信息、提取信息、综合信息的能力。又拓宽了学生认识的视野,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也发挥得淋漓尽致,更使孩子们尝到了合作的乐趣。

三、使课外应用生活化

1.在学校生活中感受数学:有些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掌握。如果教师引导学生采撷生活实例,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把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可感触的生活事实,学生就能感悟、领会所学知识,从而构建数学模型。如一年级组的老师,在大课间出操排队时,就要求孩子做到“静、齐、快”,并告诉孩子要记住自己排在第几个?前面、后面是谁?左边和右边又是谁?这样进行常规教育的同时,又为学习数学知识打下基础。

2.在家庭生活中理解数学:二年级组老师在教学长度单位——厘米后,让学生回家后量量自己的身高,书桌、电视机等的高度,既巩固了新知,又为学习“米”做准备。一年级组老师在教学《高矮》前,安排学生回家和妈妈、爸爸比一比高矮,学生认真观察比较,无形中就把“高矮”知识渗透在生活中了;学习《分类》后,又让学生当“小管家”,把自己的书包、衣柜、房间整理好,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很自然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这样把抽象的知识具体化,有助于学生理解,同时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实践能力。学生学得积极、主动,思维得到发展。这样既满足了学生学习和理解数学知识的需要,又体会了数学的价值,培养了数学兴趣。

总之,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更离不开生活,数学知识源于生活,而最终服务于生活。数学教学生活化是教育现代化对数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千方百计地让学生从生活中体验数学,让学生自觉地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各种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把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的意识贯穿于教学的始终,使学生在“生活”和“数学”的交替、互动中更加热爱数学、热爱生活。

(作者单位:辽宁省昌图县四合小学)

猜你喜欢

年级组数学知识教学内容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踢毽子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基于教师现场学习力提升的年级组考核完善策略
加强管理提高学校年级组执行力研究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浅谈幼儿园年级组管理与教研组管理的利与弊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