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2014-10-21郭磊

基层建设 2014年12期
关键词:生态建筑多样性

郭磊

黑龙江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15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环保意识的增强,各行各业都在将经济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寻求更好的发展。建筑行业也不例外,其生态建筑的发展极大程度上改善了城市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生态建筑中理性化的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保持城市生态的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多样性

我国的经济随着改革开放不断的发展,城市化的建设也在不断加强,但是我国发展经济的同时却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我国城市的生态平衡遭到了严重的破坏,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的困扰,甚至影响了人们的健康。建筑是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的施工是影响城市生态平衡的最主要因素。为了改善这一问题,生态建筑逐渐受到关注。生态建筑具有节能环保的作用,其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对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的作用,也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一、生态建筑的本质

生态建筑是一种通过将建筑内外空间中的各种物态因素进行组织,使物质、能源在建筑生态系统内部有秩序的循环转换,以获得一种高效、低耗、无污染、生态平衡的建筑环境。在建筑的设计施工当中加入生态的观念,使得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和生态能够很好的融合,建筑能夠顺应生态环境发展的规律。这样的建筑结构不会对当地的气候以及环境产生危害。加入生态观念的建筑,其造型和结构与普通的建筑也存在着不同,其造型和结构的多样性更加的明显。可以说生态建筑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趋势而设计的,即融合了当地的文化也顺应了经济和环境发展的规律。生态建筑的设计与其他普通建筑的设计相比,其在技术层面上具有更高的要求,这就考验了设计师们的专业知识与技术能力的水平,其只有掌握扎实的专业知识,并且不断的增加加强生态的理念,在技术能力水平上不断的提高,才能够设计出具有现代意义的生态建筑。作为现代建筑的新形势,其的发展将会给城市的发展带来新的理念,将推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现代的建筑在结构和外观上都有很多的相似点,有的建筑会利用材料来直观的表现建筑的形式,突出现代化建筑类型的特点,这就区分于古典的建筑形式。古典的建筑形式多崇尚的是一种委婉含蓄的表达方式,其建筑的内涵相对与外形结构来说更加的丰富。从古今的建筑结构外观来看,不同的建筑设计顺应了不同的时代背景。而在生态理念不断加强的现在,生态建筑在设计和结构上又与普通的建筑和古代的建筑在表达形式上有所不同。生态建筑在设计上更加的绿色环保,其外观不一定会有多么的华丽,但其所选择的材料是无毒无污染的材料种类,在内部结构中也注重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其设计不止简约大方,还能够更加的美化城市的环境,其具有浓厚的现代化气息,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更加舒适的享受。

生态建筑在设计的过程中,会着重对建筑的剖面进行设计和规划,使内部空间能够接受到更多的阳光,让人们能够充分的享受自然光的洗礼。生态建筑所采用的原料都是无毒无公害的绿色环保材料,一般会采用砖这种材料来增加建筑的蓄热体,以此来增强建筑的性能和功能。其基础设施也严格遵照保护生态的原则而建设,其外观墙体也具有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在生态建筑的设计过程中,为了保证建筑的自然通风性,一般会设立直立的烟囱,直立的烟囱更能够保证通风的顺畅性,在夏季能够保持室内的凉爽。建筑的外观是建筑的脸面,其原材料的选择显得尤为重要。选择合理质优的建筑材料,再运用现代化的设计手段,不仅可以让建筑的外观造型更加的美观,引人注目,还能够使建筑的性能和功能更加的健全。生态建筑在设计上区别于现代的建筑形式,其没有固定的设计要求和指标,其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且生态建筑所提倡的尊重环境、适应气候的设计宗旨也给建筑设计提供了很大的想象空间。

二、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

生态建筑理性化表达的多样性是这种建筑的突出特点,和生态建筑的设计理念有着直接的关系。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其多数都以当地的生态环境以及地方特色为依据,因此,不同的地区会存在着不同的表达形式,包括地域特色和人文气息等。进行生态建筑的设计和施工,不需要对建筑物的外观做严格地要求,但是却需要将美学的诸多元素融入到其中,寻求创新。生态建筑的节能和环保的优势使其成为未来建筑行业发展的总体趋势。

另外,建筑物所在的地点,对于建筑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从建筑的美观程度考虑,同时也要对建筑的实用程度高度重视。如果一些建筑处于城市中心,就需要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融进先进的构思,比如楼板、外墙等等,都需要形成一定的微型生态系统。能够充分体现出建筑的特色。

除了耸立在屋顶上的旋转式“风塔”以外,完全以传统的建筑外观相协调,只是通过技术革新形成了建筑内部的生态系统。

生态建筑技术、建筑构件的多样性也使生态建筑可以在现代建筑原则下展开,由于没有采取高层或大跨的结构形式,可以用砖和钢筋混凝土这类制造时耗能少的建筑材料来建造。楼面为钢筋混凝土,外墙内层是180mm厚的砖,周边外包100mm矿物纤维绝热层,外再包砖。这种结构有助于产生良好的声学性能,更重要的是它可以平衡温度流动,吸收人、计算机、照明和阳光的热量,在空间变冷时释放热量。双层玻璃使用金属框,着色装修以减少维护。通过密封框中的热障以减少冷桥。绝热的热障装在内外楣之间,精心分开窗户的内外层。为了节能,开窗面积限制在外墙面积的20%,自然光由窗户顶部的一块固定的玻璃加强,白天将天光反射到天花上,再反射到进深更深的地方,照度可达到500LUX。

对于生态建筑的多样性而言,建筑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投资预算,选用适宜的技术手段、建筑材料,以形成独特的生态建筑。对于低造价建筑多以地域性建筑为模本进行再创造,其形式制约性较大,多为配合技术的要求,同时也最具有地域特色,无不是生态意识的体现,如:拉森·巴德兰设计的利雅得的司法宫与礼拜寺是一个大型的城市项目。建筑师在以类型学方法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发现,“规模”是这一地区的传统建筑在考虑极热极旱的当地气候环境问题的关键准则。在与现在流行的轻质分离式结构进行对比后,他确定了一个集中的、成簇状的模式以减少获热。在大礼拜寺屋顶上布置了成排的小塔,为室内提供了自然采光和通风。

高投资、高科技建筑在引入生态意识之后,脱下了冷冰冰的外衣,表现出对历史、文化、自然环境的尊重,呈现出人性化的趋势,高技术实现了高情感。新德国议会大厦的修复工程举世瞩目,诺曼·福斯特创造了一个令人惊叹的杰作。议会大厦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并结合共生和热能再生系统,以最低的费用、最少的能耗获得最大的收益。该工程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议会大厦的圆穹顶,圆穹顶也是自然采光和自然通风的节能策略之关键,这个工程也是尊重自然的生态建筑典范。

三、结语

综上所述,生态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设计类型,设计师多采用因地制宜的形式进行建筑设计,生态建筑强调尊重自然、尊重当地的生态环境,而我国地大物博,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气候条件,所以,生态建筑的形式表达也的多样性的。生态建筑的形式不但与建筑材料有关,还与建筑设计的技术有很大的关系,生态建筑可以通过改变建筑结构的形式,减少对资源的浪费,其提倡利用自然资源,比如增加室内的自然光照射,或者自然风、穿堂风等可再生资源的利用。

参考文献:

[1]王菲,乔龙飞.试论建筑的生态化发展趋势[J].青年文学家.2011(13)

[2]任彦涛.生态视野下建筑与环境交互性设计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

猜你喜欢

生态建筑多样性
关于生态建筑设计的要点分析
浅谈生态建筑结构设计的要点
刍议生态建筑设计:建筑与环境的融合
基于绿色理念的城市综合体技术应用研究
利用网络教学多样性 开展有效教学
由古典戏曲看“代言体”在中国的前世今生
浅谈新时期群文辅导工作的特征
舞蹈表演的表现形式多样性研究
生态建筑理念和“包豪斯”理念漫谈
水磨地区蕨类植物多样性调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