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课堂的精华

2014-10-21杨芳

新课程学习·下 2014年10期
关键词:蛋白质内容实验

杨芳

高中生物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教材中许多内容都为学生交流、讨论创造了机会,为学生合作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实施环境。下面,我以在生物教学过程中如何贯彻和落实学生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能力方面来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情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当今社会善于交流合作的人更容易得到社会的认可。在高中生物教学中,当进行小组讨论分析的时候,只有少数几个优秀的“唱主角”,大部分同学不能融入小组内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他们保持沉默,从来不参与讨论和分析,当小组汇报讨论成果的时候,也只是几个“主角”学生回答。这样学习方式实际已经背离了合作学习的本意,大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地参与其中。

合作情感是学生的合作需要是否得到满足的情感体验,它是推动学生产生合作行为的内在动力。我常参与小组讨论,有意向“沉默”的学生提问题,督促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地给予鼓励,使他们认识到自己也还行,感知到从未有过的愉悦,逐步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提升他们的合作情感。我想,合作情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的培养对于合作学习能否落实到位是有着重要意义的。

二、明确学习目标,分工具体

合作学习是有明确学习目标和分工的活动,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由于小组学习目标被忽视,组员的任务工作也就不明确,使合作学习漫无目的,即浪费时间又不能达到良好效果。明确学习目标、分工具体能使小组内所有成员各司其职,保证了小组每个成员的积极主动参与,同时也肯定了小组成员在任务中的地位,使组员有一定的满足感和成就感。例如:在“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质和蛋白质”实验中,小组成员讨论形成实验的实验方案后,将实验分为材料的选择和制备、实验试剂的配制和仪器的准备、实验的操作、实验过程结果的记录几个部分,小组成员分工明确,共同快速高效地完成实验。这样小组每个成员都积极参与了实验过程,而且如果实验出现问题后又可以相互交叉检查,进一步加深对于实验的理解,提高了实验的操作能力和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设置合理的合作学习内容

在进行生态课堂教学时,如何设置合理的合作學习内容是非常重要的。教师在选择合作学习内容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应注意并不是所有的内容都适合学生的合作学习。如果是内容简单、一目了然的内容,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就没有必要,否则会画蛇添足,这些问题被称为“假问题”或“小儿科”。如果难度较大的超过了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在此之前没有知识铺垫,学生会感到茫然、无所适从,这些问题会扼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会有损合作学习的情感。针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进行知识铺垫、改变提问方式等,这样会使学生更容易理解。例如:在“蛋白质工程”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中,如果直接提问“请同学总结出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有什么区别?”很多学生就会感到很难回答,因为学生没有对蛋白质工程概念进行充分的理解,应该先设计一些有关问题来理解蛋白质工程概念,在理解蛋白质工程概念的基础上再提出“蛋白质工程和基因工程有什么区别?”的问题,学生就觉得有话可说了。

四、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合作学习

由于小学和初中长时间形成的学习习惯和认知水平,学生的合作学习还存在诸多问题。教师适时适度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在学习“探究温度影响酶活性”的实验时,对于底物的选用,并不是说什么样的底物都可以来进行,可设置一些底物如淀粉、过氧化氢、蛋白质等,再设置一些酶如蛋白酶、淀粉酶、过氧化氢酶等,然后让学生自己去选择实验材料,并进行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分析自变量和因变量,分析哪些是无关变量?如何来控制无关变量?用什么方法来衡量因变量(酶的活性)?教师再引导他们分析一下,学生就会更加深刻地记住实验的结论。这样引导学生合作学习,有利提高合作学习效率,加深学生合作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合作学习是生态课堂的精华,是生态课堂的核心。合作学习不光是学生的合作学习,同样也是教师和学生的合作学习。在生物教学过程中体现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与观念,克服传统教学的弊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使课堂更加融洽、更加生动活泼、更加具有吸引力。

参考文献:

胡新国.合作学习是建构生态课堂的有效策略[J].中国教师,2009(S2).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蛋白质内容实验
优质蛋白质与免疫力
声波实验
关于植物的小实验
最酷的太空实验
鱼中蛋白质测定方法的探讨
让合作探究走进实验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