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特色学科专业的内涵式发展战略与路径探究

2014-10-21李莉刘建新

中国电力教育 2014年32期
关键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李莉 刘建新

摘要:特色兴校是高校内涵式发展的必然选择,直接体现是特色学科和特色专业。由于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可借鉴波特五力模型,创新学科建设特色发展;建设特色专业的核心是准确专业定位,选择特色培育路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特色学科;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4)32-0058-02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促进高校办出特色。世界一流大学几乎都是以一流的学科专业而闻名于世。如哈佛的文科、麻省理工的工科、普林斯顿大学的理科。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国内学界对学科专业的内涵和外延做了大量深入研究。其中,梁传杰等诸多学者从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和内涵式发展的角度,研究分析了高校优势学科群发展各阶段系统要素、快变量及序参数[1]。不同高校由于各自办学定位和发展目标不同以及受到外界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多重约束,特色学科专业建设的路径选择存在多元性和复杂性。因此,特色学科专业内涵式发展战略与路径研究,在高等教育发展方式转型时期,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一、特色学科发展战略

高校办学定位、目标的多元性决定了学科建设路径选择的多元性;作为一个系统,高校受到外界环境与内部条件的多重约束,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在不同条件下,學科建设路径选择又具有复杂性,且不同主体对学科建设的理解也有所不同。虽然大家已经认识到学科建设的重要性,但高校受国家教育宏观政策、地方经济发展和教育政策的影响,学科建设往往停留在学校管理层面和建设层面,还没有真正升华到办学理念,即学科建设管理体制、模式、机制和文化培育等方面。因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分析和明确学科建设及其路径等基本问题。

国内有研究者提出:基于波特五力模型的高校特色发展战略。波特五力分析模型是美国哈佛大学商学研究院教授迈克尔·波特(Michael Porter)于20世纪80年代初提出,对企业战略制定产生了全球性的深远影响,可以有效地分析客户的竞争环境。这对于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按照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高校所面临的中央教育管理部门、高校管理部门、相关行业或地区、校际竞争对象以及社会用人单位等外部环境,高校学科建设发展战略可以分为四种。一是适应政府主导型发展战略:主要是现有部委高校和省属重点高校,竞争力较强,把握政府发展方向,通过政府的重点建设和重点发展,实现学科建设的引领性发展。二是谋求行业对接型发展战略:主要是原有行业办学的高校,与原有行业仍然保持着紧密联系,并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与行业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协作,实现学科建设的特色发展。三是适应地方需要型发展战略:主要是现有地方所属的高校应主动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把握地方发展的战略导向与长远发展,通过与地方在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上的协作实现学科建设的需求导向型发展。四是特殊定位差异型发展战略:主要是现有地方所属高校,在与其他高校处于竞争弱势地位之中需要在差异化方面寻求自身的发展。五是协同创新发展战略。当前,不同类别、层次的协同创新发展日益成为高校提升教学科研水平、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发展的自觉选择。比如:北京大学与清华大学、中科院物理所开展量子物质科学协同创新,发挥各自在量子物质领域中理论、计算和实验方面优势,联合组建“新型量子及拓扑态研究”、“高温超导研究”等六个创新平台,统筹配置和集中三家优势科研资源,实现科研人员跨单位互聘,开展互补研究和通力合作。哈尔滨工业大学与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单位开展宇航科学与技术协同创新,以国家航天工业重大需求为牵引,采取“课题组负责制”与“两总负责制”(总指挥+总工程师)有机结合的科研组织模式,有效克服基础研究与产业需求脱节的弊病,统筹推进知识创新与技术创新。

笔者认为高校特色学科建设与发展可采取以下措施:在理念层面,建议从制度顶层设计,统筹发展学科专业建设。一是抓体制,以完善现代大学制度促进学科专业建设科学发展;二是抓内涵,以提升学科专业竞争力强化优势与特色;三是抓队伍,以高水平团队建设加快学科专业建设创新发展;四是抓管理,以横贯性管理保障学科专业建设协调发展;五是抓文化,以大学文化建设引领学科专业建设健康发展。在实践层面,一是突破结构惯性作用,实现国家需求、区域企业集群、学校学科专业群三者结合,相互对接,主动适应和引领国家、区域产业结构的调整方向。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高层次人才并着力完善人才评价体系。三是推进学科组织模式创新,培育学术共同体,加快特色学科和学科群建设。四是加大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力度,促进基础学科和应用学科相结合,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五是立足学科专业平台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增强学科专业建设与发展后劲。同时,高校应努力在制度建设、经费配套、科研平台或教学基地建设、教师学生激励等方面,配套建立相应的保障机制。

二、特色专业的定位与培育路径

当前,特色专业建设的核心是准确专业定位和特色培育路径。正确的专业定位应在分析人才培养需求(社会需求、学科需求、学生需求等)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学科优势、专业教学优势等,找到最佳结合点,这也就是专业特色的生长点[2]。人才培养需求和人才培养优势这两种要素之间不同的结合就构成了不同的专业特色培育路径。比较典型的有:

1.社会需求与应用研究优势结合形成的专业特色培育路径

对于行业背景高校的应用型专业,以满足社会需求为着眼点,可打造具有较强实践应用能力的专业特色。

2.社会需求与“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优势结合形成的专业特色培育路径

它有利于使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上更接近于产业行业的实际需求,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就业机会,在岗位针对性方面形成比较优势。

3.学科需求与理论研究优势结合形成的专业特色培育路径

如果专业所依托的学科具有较强的理论研究优势,可以为学生提供参与学术研究和创新活动的平台,让学生站在理论前沿,开拓学术视野,培养其较强的理论创新能力,有利于学术型人才培养。

4.学生需求与人才分类培养机制优势结合形成的专业特色培育路径

整齐划一的教学安排难以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要求。如果某个专业有比较充足、水平较高的师资队伍,课程、实验室资源丰富,可以让学生更多地自主选课、参与学术科技创新活动就可能满足学生个体更多的需求和选择,充分发挥其潜能。这对培养各类优秀人才也不失为一种专业特色。

对于一些新办的、优势并不明显的专业来说,应正确分析专业办学所面临的社会需求,结合专业最有可能形成的优势去寻找最佳结合点。一旦专业特色定位及其培育路径确定,接下来就是着力提升专业教学水平。概括地说,专业提升分为前瞻性提升和夯实性提升两部分。其中,前瞻性提升主要指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特色方问、课程设置以及服务面向等问题。夯实性提升主要是针对专业办学基本条件和教学建设,特别是新专业,包括其高水平教师的引进与培养、实验室建设与管理、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等方面。对此,笔者结合当前部分高校新办专业数比重较大、特色不鲜明等问题,建议采取以下举措:以建立健全专业状态监测与评价指标体系为核心,创新专业建设与管理监评机制;以国家专业评估与专业认证为目标,探索专业建设与国际接轨的规范化发展路径;以本科专业校内评估为抓手,完善专业建设与管理指导机制;以教学管理工作评估为手段,创新专业建设与管理督导机制。

三、创新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

特色专业的发展模式与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紧密相关。可以说,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决定了人才培养模式的选择;反过来,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也影响着专业建设的发展模式。理论上分析,人才培养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现代教育理论、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一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规格,以相对稳定的课程体系、教学内容、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的过程的总和[3]。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处于整个教育教学改革的深水区,且内涵丰富,涉及到人才培养指导思想、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培养策略、教学评价等。系统地分析人才培养模式的构成要素有利于从动态上把握人才培养过程的规律,制订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模式,克服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从而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当下,高校学分制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呈现多元化发展趋势,主要特征是构建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实施探究性的教学方法、建立学生参与科研的教学制度、实施协同培养的教学组织形式等[4]。按照专业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合作对象方式、教学组织、学制安排等方面的特征差异,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典型类型大体上有嵌入式、分段式、选拨式、产学研式、连读式等,且在同类专业教育下相互交叉。典型案例有美国工程教育CDIO[5,6]培养模式等。

笔者認为,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高校与合作方的协调机制,特别是配套相对完善的教学质量评估监控体系、信息沟通协调机制、风险预警处置方案等。高校应有专人落实校企各方培养方案的组织、运行和监控,及时反馈信息;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包括企业指导教师管理),配套相应的薪金待遇、职称评聘、绩效考核等激励竞争机制;需加大投入,改善教学条件,特别是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政府也应出台鼓励产学研各方的补偿互惠机制。

四、结束语

纵观国内外高等教育发展历程,学科专业的建设与发展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究的理论和实践问题。高校在学科专业发展战略、路径的选择上,应解放思想,开放办学,错位发展,避免恶性竞争、越位竞争,避免学科专业设置的随意性和内涵建设上的趋同性,以彰显办学特色。同时,健全学科专业结构布局优化调整的动力机制、约束机制、助推机制和退出机制,因地制宜地探索学科专业特色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参考文献:

[1]梁传杰.高校优势学科群形成过程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4).

[2]张灵,禹奇才,张俊平.专业特色建设的几个基本问题[J].中国大学教学,2012,(9):28-30.

[3]刘明照.高校院系专业结构调整与认证及教学质量保障指导手册[M].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08.

[4]罗三桂.自主创新视阈下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特征探析[J].中国大学教学,2013,(5):13-15.

[5]刘鸿.法、美、德、俄高等工程教育“卓越”之缘[J].大学教育科学,2012,(132):46-50.

[6]于黎明,殷传涛,陈辉,等.高等工程教育发展趋势与国际化办学探索[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2):41-52.

(责任编辑:王祝萍)

猜你喜欢

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
引企进校实施项目教学新载体
浅谈职业技能大赛对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作用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职院校特色专业建设内容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