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案例模式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设计探讨

2014-10-21曹晓洁

关键词: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曹晓洁

[摘要]传统模式的VB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以“教”为中心,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本文探讨已流传了百年的案例教学来组织整个课堂的教学,从而更好地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案例教学 VB 程序设计 教学设计

一、引言

对于文科专业的计算机能力的培养不再局限于办公软件等应用软件的使用技能,拥有严谨的逻辑思维能力,运用计算机技术解决专业问题也成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程序设计语言课程的学习对于这些能力的培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Visual Basic”作为文科学生学习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具有易学、功能强大、应用广泛的特点。故我校把VB作为程序设计语言课程学习的语言对象。文科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语言之前,从主观意识上就不是很重视该课程的学习。或者没有兴趣,或者觉得对其将来就业没有帮助。这就需要在整个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融入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从而才能达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自从1870年美国哈佛大学居于领衔地位的法学院使用案例的方法进行教学以来,案例教学法已经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历史。其实,追究案例教学发展的历史渊源,可以追溯到我国春秋战国时期以及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问答法”教学[1]。

案例教学具有开放式、互动式的特点。通过选择、组织合适的案例,将理论知识融入其中,使学生通过案例学习、讨论、分析;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在引导学生学习理论知识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培养他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成教学目的,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

目前,程序设计课程主要以“教”为中心。程序设计课程有大量的基础理论和语法格式,同时还要让学生掌握程序设计的理念、结构和算法。传统的讲授模式和学习方法,都是以“教”为中心,先传授理论知识、语法格式,再通过实例进行说明。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使教学效果大打折扣。由于文科学生的逻辑思维模式较为欠缺,在学习程序语言的过程中,难以适应程序设计的设计理念和思维模式,大大削减了学生对知识的驾驭能力,从而降低了他们的成就感,继而导致学习的主动性偏低。不少学生觉得程序设计课程深奥难学,久而久之望而生畏。不少学生甚至认为程序设计课程的学习最终与他们的专业没有太大帮助,将来自己也不可能从事程序员的工作,何苦要花大量的时间学习呢。故而,林林总总,学生在学习程序设计课程中没有高亢的学习兴趣,没有主动性,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又没有很好地吸引他们进入程序的世界,无法将以“教”为中心转变为以“学”为中心,更无法提及提高教学效果了。因此,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程序设计课程的激情、提高程序设计的能力,提高教学效果,就变得极为重要而具有深远的意义。本文将探讨如何运用案例教学,改善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教学效果,从而加强文科计算机课程体系的建设。

三、案例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教师采用案例教学来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学习等能力,从而改变理论知识枯燥难懂的学习模式。

(一)案例选择原则

案例的选取应该充分贴合授课对象的实际情况。如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生活、专业特色等等。当我们选择的案例一旦让学生感受到程序设计和他们休戚相关,一定会引起他们极大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例如,在讲授选择控件时,就可以设计“麦当劳套餐收银系统”程序来模拟普通快餐的收银。界面参考如下:

当用户输入顾客姓名,选择性别和套餐后,点击“总计”按钮,可以快速显示该用户的实际用餐费用。这样的例子与学生生活想贴近。案例一演示,立即引起学生兴趣,让他们有跃跃一试的冲动。实例中还可考虑用户输入信息完整性的检测。该实例不仅可以让学生学习选择控件的基本属性与事件,还可学习巩固选择结构以及作为一个程序员在设计程序时,要有程序设计完整性的理念。

(二)典型案例演变

在讲解数组的定义、应用这部分知识时,我们通常会选择对10个学生的成绩求最高分,最低分这样的典型案例。我们知道对于10个学生的成绩进行上述处理一定需要存放在数组中,这关乎数组的定义;而求最高分以及最低分都属于数组的应用。

其实我们仔细观察生活,我们可以选择奥运会比赛项目的评分实例,可以为我们的传统案例注入新鲜“血液”。如像奥运会十米跳台跳水项目的评分规则中规定,每位运动员出场后,评委根据运动员的助跑(即走板、跑台)、起跳、空中动作和入水动作来评定分数。裁判不管是5人制还是7人制。裁判员打出分数后,都要去除最高和最低分,并将余下裁判员的分数求和并乘以运动员所跳动作的难度系数,变得出该动作的实得分。若我们引用奥运会的比赛评分作为实际案例,其中去除最高分、最低分属于求出最大值、小值的知识点,求最终得分部分让学生可以了解数组的简单统计,同时该案例还具有一定的新颖性。我们也可以选择中国某一位跳水冠军在参加某一次奥运会决赛中,评委给出的分数作为具体数据,加强案例的真实性。这样的案例在让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又可以让他们了解跳水比赛的评分标准。

(三)教学案例实施

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是,教师通过设置具体案例,引导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表达等活动,让学生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索,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2]案例教学法可以按下图进行操作:

四、小结

教学实践表明,案例教学法不但解决了程序设计课时少、知识點多、实效差、与应用相脱离等问题,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计算机应用能力,不少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后[3],还学着利用程序来解决专业中的问题。案例教学将程序设计课程的授课模式从传统的以“教”为主慢慢向以“学”为主进行改变,在某种程度上,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资助:上海海关学院教改项目资助课题(No.2014JG-011)。

[参考文献]

[1]杨光富,张宏菊.案例教学:从哈佛走向世界—案例教学发展历史研究. 外国中小学教育,2008年第6期

[2]李桂芝,周长胜.VB程序设计课程案例教学模式研究.计算机时代,2014年第1期

[3]龚沛曾,杨志强,陆慰民,许兰兰.案例教学法在“Visual Basic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计算机教育,2004年5月

(作者单位:上海海关学院)

猜你喜欢

程序设计案例教学教学设计
基于OBE的Java程序设计个性化教学研究
项目化教学在Python程序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C++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医学专业“Python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改革总结与思考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案例教学在机械创新设计课程中的应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教学的几点思考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