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供电企业事先防范法律风险的几点思考

2014-10-21赵琳

关键词:供电法律企业

赵琳

在法治社会,人们的法律意识普遍提高,运用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已经成为解决争端的主要途径。目前供电企业虽然比较重视依法治企工作,注重提高人员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能力,但是对于法律风险的防范比较薄弱,法律在日常工作中发挥事前防范的作用较少,经常是在事后解决问题时忙于应付,这样就很容易出现被动局面,产生企业诉讼、纠纷较多的问题。特别是目前法治环境不理想,部分法院为了快速结案、避免出现上访,不严格按照电力设施产权分界的原则去确定各方的管理责任、安全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再加上供电企业是承担重要社会责任的中央企业,一旦出现涉电纠纷,供电企业很难撇清责任,往往是败诉而归,负担高额的赔偿费用,企业利益无法得到维护和保障。

如何通过法律手段解决涉电纠纷以维护供电企业的合法权益,是供电企业法律工作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但是事后救济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防范,如果能够提前防范法律风险,防患于未然,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笔者结合近几年从事法律工作的经验,就供电企业事先防范法律风险问题进行了几点思考:

一是加强法律内控制度建设。有效的法律风险防范机制应当建立适合企业实际的法律风险管理制度和流程,使其渗透到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首先是搭建制度平台,细化涉及企业法律事务管理、合同管理、企业招投标管理、诉讼项目管理等企业法律规章制度,完善操作流程,使企业风险控制管理在制度上得到充分保障;然后要坚持用制度管人、管权、管事、管企业,并积极宣传包括企业风险管理及控制的政策在内的各方面法律风险控制举措,确保各流程控制点的全面到位,把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都纳入法律化轨道,从源头上杜绝和减少法律风险。比如国家电网公司推行统一合同文本,就可以极大地避免合同类风险的发生。

二是建立风险预警机制。坚持全程监控、全程管理、全员参与、整体把握的原则,对重大经营决策提前进行合法性和法律可行性研究,建立重大决策法律论证制度,保证企业重大举措的风险控制;强化事前预警意识和防范措施,从研究和发现法律风险的成因入手,尽早识别和消除风险根源,规避事前法律风险,杜绝简单的事后补救。比如供电企业在电网建设过程中需要协调多方关系,只要涉及跨越居民房屋、砍伐林木等就可能产生纠纷,在提前判定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后,供电企业就可以在电网项目开工前,争取在当地政府或村委会的主持下,与每户居民签订协议,在协议上列明赔偿标准等有关条款,避免居民以未经本人同意或不知情为理由与供电企业产生纠纷。若无法实现与每户居民达成一致意見,在与村委会或其他代表多方意见的单位签订协议时,就增加“已与所有用户进行沟通”等条款,避免因条款规定不明承担责任。

三是建立法律风险分析评估制度。定期对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进行调查分析,注重信息化管理,积极运用法律风险控制系统,提高科学化管理水平。对各类法律风险进行评分和排序,划分风险高中低等级,提出化解和规避法律风险管理的有效措施,实现法律风险的最小化。针对不同级别的法律风险,重点从风险预警和防范入手,逐步变事后法律补救为事前法律风险防范和事中法律控制;对每一项工作和每一个项目,在正式开始实施之前,都要全方位地开展法律风险评估,根据评估报告,采取得力措施防范法律风险,确保每项业务流程、每项决策程序都符合法律规定。

四是强化协同监督和问责考核。以科学高效的监督体系,切实规范组织行为和员工行为,及时纠正可能出现的偏差和失误,督促指导问题整改,确保依法办事、依法经营。比如电网建设项目在开工前应该办理规划许可证、施工许可证等相关手续,供电企业应该及时安排部门、人员检查施工单位的各项手续是否齐全。严格奖惩措施,真正做到有功必奖、有错必纠,对应该预见而没有预见以及预见到而没有采取措施的法律风险,直接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对主动采取措施防范法律风险并取得成效的,要及时予以奖励,从而调动企业员工事先防范法律风险的积极性。

总之,做好法律风险事先防范措施,可以有效保障企业在危机面前化险为夷,真正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因此,供电企业要积极建立健全良性的法律风险防范体系,以此不断提高企业内部运营效率,保护和提升企业的声誉和整体形象。

(作者单位: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漯河供电公司)

猜你喜欢

供电法律企业
新增后备柴油发电机组及严重事故机柜专用UPS电源后对电厂部分应急电源失电影响
职业道德与法律 教案
涉及网络募捐的现有法律规定
2018上海企业100强
2016,中国企业500强发布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新申请企业一经受理便预披露
关于提高县级供电企业供电可靠性的探讨
就这几招!教你快速识别显卡做工
企业名片Enterprises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