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潮州嵌瓷艺术传承与发展的思考

2014-10-20卢渤鑫

文教资料 2014年16期
关键词:传承发展

卢渤鑫

摘 要: 潮州嵌瓷是潮汕特有的民间传统艺术,它历史悠久,工艺独特,但出于种种原因,它遭遇了发展的瓶颈。本文探讨了如何寻找突破口,以使嵌瓷艺术展现勃勃生机,焕发出其应有的光彩。

关键词: 潮州嵌瓷 传承 发展

嵌瓷,俗称“贴饶”或“扣饶”,是以灰塑为基础,利用经过剪裁的瓷片作表面装饰,嵌贴出各种图像的建筑装饰艺术,与潮州木雕、潮州石雕并称为潮州古建筑的三大装饰工艺,也是国内独一无二的民间传统艺术。据《广东工艺美术史料》记载,嵌瓷艺术始于明代万历年间,盛行于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流传于潮汕、福建、台湾及东南亚地区。嵌瓷虽长年经受风雨洗礼,但仍光彩依旧,被誉为“永远亮丽的民间造型艺术”,2012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潮州作为宋代的广东瓷都,中心产区就在潮州城四围,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瓷片,潮汕先人发挥聪明才智,以生活中常见的花虫鸟或历史民间传说的英雄名臣、文人墨客为题材,把这些废瓷料用铁钳敲、剪成适用的条片,在建筑物的脊瓴上进行装饰,作品写意大气,气势雄伟,线条粗犷有力,颜色对比强烈,鲜艳明快,在建筑群中光彩夺目,吸引人的眼球。

随着房屋建筑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多的人在建筑中讲究实用、简约、利益,除了修复庙宇、寺院、祠堂和考究的老宅子外,像有屋脊、山墙头、檐头、龙虎井、照壁这些有地方建筑特色、文化烙印的“遗产”,逐渐走向衰败。依附于潮汕传统的民间艺术——嵌瓷的生存空间大大萎缩,在嵌瓷工艺的发展过程中,怎样更好地使原本迎合现代人特有的习俗、乡情、亲情的艺术,获得更广泛的生存发展空间呢?在国家级嵌瓷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卢芝高叔父的引领下,从事嵌瓷艺术这些年,笔者对这门艺术有如下思考。

一、题材在传承中创新

传统的嵌瓷题材内容主要有人物形象、飞禽走兽(如图一)、花卉蔬果及花篮博古、装饰纹样等,人物形象大多取自一些传统文化戏曲、文学、典故;花卉蔬果一般是日常生活所见;动物多是传统文化中带有吉祥意义的龙、凤、麒麟等。前辈艺人经过磨炼和探索,把该艺术从屋顶上解放出来,制成摆件、挂屏(如图二),使潮州嵌瓷焕发新的光彩。笔者认为这种拓展是对的,不可放弃,但也应结合时代,多进行题材方面的创新,如现代值得歌颂的人物形象、潮汕特色景点(潮州新旧八景等)、正在创作中的《熙攘的牌坊街》,这类与现代人生活较为接近的题材,让这个时代的人都能在其中找到打动自己的场景。在学习、整合中,不能脱离社会。艺术源于生活,要从民间传统艺术到现代人审美理念,从现代生活到民间传统艺术,这样才能真正开阔自己创作的视野和思路。笔者在学习嵌瓷工艺的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例如对于风靡一时的人物“李小龙”,能不能也以嵌瓷的形式表现呢?于是笔者利用休息时间,反复探究、描绘图稿,尝试着对李小龙在电影中深入人心的形象进行提炼,创作出《唐山大兄》、《龙争虎斗》、《精武门》(如图三)。找到了创作的灵感后,笔者继而在广东美术馆友人的启发下,为儿童专门创作了《中华成语故事》中的十二幅成语故事,大获成功(如图四)。

二、开展乡土艺术课堂,开嵌瓷体验馆

笔者出生于嵌瓷世家,从小就在叔辈的影响下接触嵌瓷这门工艺,并深深爱着它,爱它的色彩明快,爱它的造型独具匠心。但是,长大后当笔者来到城市,与同龄人谈起这门工艺艺术时,常常听到这样的问题,“嵌瓷是什么”或是“哪里可以看到嵌瓷”。这让笔者意识到,要让嵌瓷有立足之地,首先要让人们认识它、了解它。在中小学课堂开展乡土艺术课堂,除了引入陶瓷、剪纸等人们耳熟能详的艺术讲授外,嵌瓷这种少见的艺术形式更应进驻课堂,让孩子们从小接触嵌瓷,让他们了解潮州的工艺不仅有闻名遐迩的木雕、陶瓷,更有之前被称为“墙头上的艺术”的嵌瓷,了解它的发展历程,在体验馆中动手粘贴瓷片,亲身体验一堆在人们眼中的破瓷片、无用之物怎样变废为宝,成为令人称赞的艺术品。从协助叔父卢芝高到几所学校讲学的现场热烈反应来看,嵌瓷这门工艺是受欢迎的,学生接受了艺术的熏陶,获得了美的享受,也确实因为讲学吸引了一些年轻人上门学习嵌瓷,从中发现了一些好的苗子,为壮大队伍输送了新鲜血液。

三、创建宣传阵地

广东潮安金湖建筑公司为了保护传承嵌瓷这项艺术,在广东省潮州市金石镇湖尾村建成潮州嵌瓷博物馆、卢芝高嵌瓷研究所。在建馆过程中,笔者积极参与《卢芝高嵌瓷艺术》一书的编撰工作,又参与《博物馆嵌瓷艺术》宣传小册子的编辑,当博物馆落成开门迎客时,游人们可在参观馆中的嵌瓷精品后,从发放的宣传小册子中了解嵌瓷的形成、发展,把小册子带回家后又起到宣传潮汕嵌瓷文化的作用,达到开拓市场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举办大型展览,构建网站,制作嵌瓷礼品达到宣传目的。潮州是座文化古城,市政府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我们可以乘着文博旅游的东风,与旅行社合作,把嵌瓷博物馆作为文化推介的一个窗口,大力发展国内国外客人,从而开拓广泛的客源市场,达到更高的认知度,使之得以持续发展。

四、开拓应用领域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高,艺术形式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现代室内装饰中古朴典雅的装修再次盛行,运用古典建筑的门、窗、隔、屏分割空间,把传统建筑装饰——嵌瓷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符号陈设于室内,除了挂屏、摆件外,追求独特的空间氛围效果,也可以将嵌瓷装饰的立面造型和仿古结构的吊顶、电视背景墙、隔断、门框等结合起来,把屋脊上、外墙上的艺术搬进室内,形成一种强烈的古典氛围。如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将传统的嵌瓷建筑艺术装饰完美地融入室内设计中是一门课题,在艺术家眼中:“没有中国元素的家居设计,显示不出贵气。”如笔者家中近期进行翻修,笔者以半浮嵌的艺术形式在玄关的墙面上制作了一小幅《抬头见喜》,这一尝试使来客无不称赞这是房屋中的点睛之笔。由此可见,大型公共场合,如公园、美术馆、酒店这类场地,嵌瓷更有用武之地。这点,汕头潮南的嵌瓷大师许少雄走在了前面,他制作的大型九龙壁嵌瓷就体现了现代装饰中嵌瓷也能占一席之地。为寻找传统工艺和现代设计的结合点,在设计观念、制作工艺等多方面进行探索和创新,是嵌瓷艺术生存和发展的必行之路。

潮州嵌瓷拥有独特的地域资源和深厚的文化积淀,在这片沃土上,潮州嵌瓷如何充分利用优势,做强做大,是我们应深思的问题。在当今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背景下,各地人才辈出,佳作纷呈,我们应从题材、技法、宣传、应用、挖掘、培养等方面入手,紧扣时代脉搏和社会需求,培植好嵌瓷人才,提升潮州嵌瓷的品位和名气,打好品牌,开拓新的发展空间,使潮州嵌瓷显示出强劲而独特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李煜铨.论潮汕嵌瓷的艺术特色与人文价值[D].汕头:汕头大学,2011.

[2]陈彤玲、肖艺凤、温平、陈佳、颜坚真.潮汕地区建筑装饰工艺[C].广州:暨南大学出版社,2008:37-52.

[3]沈福煦.建筑艺术风格鉴赏[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4]林凯龙.潮汕老屋[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5]杨坚平.潮汕工艺美术[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2004.

[6]曾楚楠.卢芝高嵌瓷艺术《序》[Z].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13.

[7]广东工艺美术学会编.广东工艺美术史料[M].广州:广东省工艺美术工业公司,1988.

基金项目:广东省潮州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二五”规划项目(潮州2013-A-10)。

猜你喜欢

传承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从HDMI2.1与HDCP2.3出发,思考8K能否成为超高清发展的第二阶段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携手同行 共建共享:怎么看我国发展不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