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江流域船舶与海工配套研讨会在渝召开

2014-10-17

机电设备 2014年6期
关键词:海洋工程船用造船

长江流域船舶与海工配套研讨会在渝召开

10月31-11月2日,中国长江流域(重庆)船舶与海洋工程配套发展学术研讨会在重庆召开,本次会议由重庆市科学技术学会主办,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及重庆交通大学承办,中国造船工程学会理事长黄平涛应邀出席做专题报告,原重庆市副市长、现任重庆市生产力促进中心主任吴家农、重庆市科协党组成员、副巡视员牛杰、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秘书长陈福正及重庆交通大学副校长王智祥等领导出席开幕式。

黄平涛理事长在报告中指出,船舶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对船舶工业在2011至2015年间的发展形势、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发展目标、主要任务、重点领域发展导向、政策措施都做了规定。船舶配套业的发展目标主要是:2015年,船舶配套业的年销售收入3000亿元,主要船用设备的装船率80%以上,品牌船用设备装船率30%以上,海洋工程系统和设备的配套率30%。船舶配套业发展取得了一定进步,具体表现在,

1.船用低速柴油机单机功率由3万马力提升至6万马力,智能型船用柴油机形成系列机型;船用低速柴油机多种关键零部件实现本土化,成熟机型本土化率达80%。船用中高速柴油机配套产业链逐步完善,主要引进机型本土化率基本达到 80% 以上,部分机型达到90%;

2.船用舾装件产品基本实现国内自主配套;

3.锚泊机械(含锚、锚链、锚绞机)、起重机械、舵机等甲板机械实现国内制造;

4.海水淡化装置、空调装置及冷藏设备等舱室设备国内制造能力均有所突破。船舶通讯导航和自动化系统已掌握部分核心技术并成功装船。

但要实现2015年船舶配套本土化率80%的年度目标,仍然具有一定的难度,主要因为:

1.船用电梯、泵、空压机、海水淡化装置、空调及冷藏设备、通讯导航控制系统及电子电气设备等配套设备主要依赖进口;

2.船用柴油机二轮配套能力仍显不足,增压器、电子调速器、油雾探测器、Alpha注油器、电控模块、薄壁轴瓦、控制系统阀件等高端零部件依赖进口现象未见明显改观;

3.低端重复建设严重,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研制生产能力不足。

4.众多船舶配套产业园产品同质性严重,同一区域有多个产业园区低端重复建设现象,导致产能过剩与恶性竞争。

5.企业数量众多,但是绝大部分都是小型企业,缺乏大型领军企业(集团),创新能力十分薄弱。

6.低速机的成熟机型竞争激烈,而高端机型批量生产能力不足。

7.2010年产值排名前十的国内配套企业中,除大连船柴和沪东重机产值相对较高超过30亿元,其余企业的产值都不是太高,产业集中度差。

针对以上情况,黄平涛理事长建议,要优先发展本土化率低的船用设备。

国家、地方政府及集团公司层面:应该编制船用设备国产化实施细则,确定重点发展的产品,有相应的措施,有年度指标,优先支持本土设备装船率低而产值较高的产品。

船用设备制造企业层面:应十分关注相关国际海事组织颁布的新的标准和规范,分析其对船用设备的影响;自行开发、合作开发或技术引进的船用设备,其性能应瞄准国际先进水平,注意节能、减轻自重、降低振动和噪声;建立和培育自主品牌,从国内推向国际;高度重视售后服务工作,从国内做到全球;及时跟踪世界船用设备的发展方向,具有持续发展的能力;由单件设备制造转变为成系统集成供应。

江苏科技大学船舶产业综合研究所所长陶永宏在会上针对海洋工程装备产业链作了专题报告,并以江苏省为例,从海洋工程装备总装、配套、政策、标准、园区规划以及重点发展方向等方面进行了深入浅出的剖析与分解,对行业的创新、转型、升级发展具有非常好的指导意义。

船舶行业知名期刊《船舶工程》杂志编辑部主任宋新新应邀在论坛上作报告,宋新新针对船舶与海洋工程信息服务、相关图书出版等方面向与会嘉宾作了汇报,并表示将不断拓宽杂志发行渠道,增加内容深度,以便更好的为行业服务。

此外,大会还特邀业内专家针对“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孤岛电网”、“双燃料发动机的研究”、“内河电力推进豪华游轮振动分析报告”、“青海湖旅游船建造技术难点分析及应用”、“三体船构型对流场及阻力的影响研究”等议题作了形象生动的汇报,受到与会者的广泛关注。

来自重庆市造船工程学会、重庆交通大学、中船重工第七○一研究所、浙江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省造船工程学会、安徽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西省造船工程学会、江苏科技大学以及重庆地区企业代表共计80余人出席了此次会议,中国船舶设计大师马运义应邀出席。

猜你喜欢

海洋工程船用造船
船用PVC夹芯板在近场水下爆炸作用下的吸能特性
山钢拿下船用9Ni钢订单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
船用柴油机应用前景展望
我国第一台2205千瓦船用低速柴油机
造船技术2016年(总第329期~334期)总索引
SPP造船洽商10艘MR型成品油轮建造合同
造船出海 扬帆启航
《海洋工程》第二届理事会
海洋工程学会第四届理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