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活语文精编

2014-10-14黄集伟

语文世界(初中版) 2014年6期
关键词:董桥柴静作家

黄集伟

【正因为这些微小的因缘际会我们才能走到这里】

来自电视主持人柴静博文,语出演员曾宝仪。央视纪录片真人秀“客从何处来”开播后,柴静撰文介绍该系列纪录片所呈现的启示。其中一段写该片主创李伦的感想。李伦说,这个节目做到现在,对播出是不是有收视率没把握,但是对过程感激。“他用了‘感激这个词。‘我们的先祖们,居然那么用心,留给我们这些笨蛋,要不是偶然地做节目,我们真的不知要错过多少”……为此,柴静建议:“像曾宝仪所说:‘看完节目后,若你能有这冲动,转头问身边的长辈,他们或许觉得渺小,无足挂齿的过去,然后对他们说‘正因为这些微小的因缘际会,我们才能走到这里,谢谢你。”

【你觉得恨,却离不开】

语出《TimeOut》杂志封面专题,题为“最坏的北京”。“‘你觉得恨,却离不开。嘎调的这句歌词,用来形容当下生活在北京的人们再精准不过。无论是老北京人,还是新北京人,对北京失望的理由大抵都差不多。城市固然不会像男人一样,越坏越惹人爱,可到最后,你总会找到爱一个城市的理由,亦是它再坏都令你舍不得离开的理由”……前段文字来自该专题导语部分。

【要脸的人】

语出作家稀饭的饭:“朋友说,实在不知道自己是不是适合干这行了。反正在封面上写‘这才是最好的……‘这是最好的译本……这种话实在没法印到书上去,但实际上那么多人还真的吃这一套。我也无话可说。想来只有回一句:整个世界都在挑战要脸的人。”按劣币驱逐良币的铁律论,这年头,要脸的人不大好混吧?

【让到场的缺席得以可能】

语出学者大旗虎皮微博:“微博和微信都是从一个空间到另一个空间的逃逸线,让到场的缺席得以可能。用百姓话就是可以开小差了”……这个“到场的缺席”让人想起诗人严峻的一本书名“我在我不在的地方”,这书名的另一种表述可以是“我不在我在的地方”,也是一种“空间逃逸”。

【是刹那间同时萦绕你我感受和记忆间的,某种和谐】

来自作者李宗陶在《南方人物周刊》上的题为“史景迁的历史之味”的专题报道,语出作家普鲁斯特。文章收尾处,作者引用普鲁斯特在《追忆似水年华》的结尾语,以此比拟“史景迁的历史之味”:“一小时不单只是一小时,它是满载荟萃、声律、期待和心境的花瓶。我们所谓的真实,是刹那间同时萦绕你我感受和记忆间的,某种和谐。”

【此去山青水绿珍重千万】

来自评论者章诗依短文,语出作家、媒体前辈董桥。“5月1日,董桥就要荣休了,从他供职了14年的《苹果日报》社长任上退下。4月27日出版的《苹果日报》副刊‘苹果树下,有余英时先生恭贺的文字,短短的篇幅里,回忆了二人论交始末与精神上的相知相契……董桥的封笔之作名为《珍重》,文末尾一句‘曾经牵念也是福分,此去山青水绿,珍重千万说得轻轻浅浅却意味深长。”

【唱得像是酒后的喃喃自语星空沉溺于阴沟】

语出乐评家张晓舟专栏新文“忧郁的海”。比较陈秋霞20世纪70年代名曲《偶然》的不同版本,张晓舟写:“假如说黄耀明唱出了爱情的清澈,那黄秋生就唱出了爱情的压抑……《偶然》结尾那三句“我是天空”本来充满期待和大爱,而黄秋生却唱得像是酒后的喃喃自语,星空沉溺于阴沟”……张评着眼点是技术,更是经验与情感的投射。

【保护他人的喜悦是一种更高的美德】

来自知乎日报明栏“如何正确地吐槽”新一辑,语出答问者周妤墨。回答“同学出去旅游回来之后炫耀坐过地铁,如何才能神回复”一问,周妤墨答:“可以理解嘛。好比我同事第一次去五星级酒店吃自助之后也很兴奋的,前一天发了朋友圈,第二天早上又讲了一上午。忍住不说自己也去过,是很辛苦的。但是,保护他人的喜悦,是一种更高的美德。”

【你的智血已浸润无数的心地】

语出评论家李摩诘4月11日微博:“你离开这世界整整十七年了,你的智血已浸润无数的心地。谢谢你。”4月11日是作家王小波冥诞。李摩诘微博最后“谢谢你”三字既无时态,又有时态,是过去,也是现在。

【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语出作家止庵微博:“想起此语,真乃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当三缄其口。”止庵所谓“此语”,是作家鲁迅在《说胡须》文中一段:“凡对于以真话为笑话的,以笑话为真话的以笑话为笑话的,只有一个方法:就是不说话”……无从猜测止庵此慨来由,但鲁迅恁多遗产里,鞭辟入里之断确实不少。有痕有血,历历在目。

【生命力对应的不是不死而是有力地活着】

语出作家宋石男:“舅舅去世了,享年72岁。舅舅是个生命力极旺盛的人。死亡也无法改变这个事实。生命力对应的不是不死,而是有力地活着”……宋老师收尾处“不是”“而是”的二选至少在我看,仍过于理想。“有力”?谈何容易。

【点赞之交】

网络新词,较早出自知乎专栏作者陈章鱼文中。他认为,“有个成语叫‘点头之交,互联网上的我们,更像是‘点赞之交……网络是方便我们表达的工具,反而让我们不善于表达。”作者陈一斌也曾在《网络上,我们用“赞”归纳一切暧昧》中分析“赞”:“用轻佻的方式表达情感,只能让我们对感情愈加不认真吧。‘赞用了一种含混不清略带暧昧的态度来概括评价,让网络千人一面。你我双方在网络世界相互点赞,却从来不对一个话题进行交流。也许,在网络上花费大量时间热聊的我们,其实并不亲近。”

【先把自己搞定了再说】

来自腾讯大家栏目,语出作家冉云飞新文,原题“一个不着急的人是多么幸福”,该文是冉云飞先生为新书《纸锋》所作序文。谈到西闪西门媚夫妇的慢生活态度,冉云飞写:“动荡时还能读书,除了表明自己不同寻常的定力外,还明确地透露出:外在大事固然重要,但还是先把自己搞定了再说。这需要一种从秩序上,把个人幸福优先于社会福祉的思维,这也是不受‘大词左右生活的实际体现。”

【爱是一种很易碎的瓶子,掉在地上没有碎】

来自《TimeOut》的专题报道。报道主角是一段时间内“连百度都‘不知道的著名人物”艺术家艾未未。上面这句话出自艾未未之子、年仅4岁的“艾老”。“艾未未口中的‘艾老,就是他如今四岁的宝贝儿子,小家伙年纪小小却能写诗能画画,出口就是‘冰是鱼的被子这样的句子……他太特别了,别人结婚让我去台上说几句,那个场面是特别神圣的,我没准备都不知道说点什么好,他就跑上台说我能说一句吗?然后就说,‘爱是一种很易碎的瓶子,掉在地上没有碎。我都震撼了,太有哲理了。”

【春天,请进吧!】

来自网友横断掌的微博:“数九图整个冬天挂在门上,和和一天一笔一画地数完后,打开门放心地说:‘春天,请进吧!”……小朋友和和的一句“春天请进吧”用到了拟人修辞,而它让人心动不全因为修辞……我们也学过修辞的,只是此时此地我们已无沛然童趣盎然童心。

(选摘自网络博客“孤岛客”)

猜你喜欢

董桥柴静作家
作家的画
作家现在时·智啊威
在通往梦想的路上一路狂奔
论柴静新闻采访对客观性的践行
柴静:有一种日子穷开心
英华沉浮,字斟句酌
文人的风度